专栏名称: 饭统戴老板
知名财经博主 微博签约自媒体 当地一个比较有趣的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厦门日报  ·  蒋超良被查 ·  2 天前  
厦门日报  ·  今年首批!下周一启动意向登记! ·  2 天前  
厦门日报  ·  特朗普宣布:恢复死刑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饭统戴老板

图里的这类回复,是某一类观点的集大成者。我们逐句分析一下:1/ -20240409181524

饭统戴老板  · 微博  ·  · 2024-04-09 18:15

正文

2024-04-09 18:15

图里的这类回复,是某一类观点的集大成者。我们逐句分析一下:

1/ 前面的三句,「产业弱小的时候,当然可以补贴,所有国家都会这么玩」。这是典型的”战术后仰“,先承认你的观点,摆出一副“你讲的东西我早知道了”,为下面的转折来做铺垫。

2/ 紧跟的四句,「但您老人家都产能过剩了,还要一边低价倾销,一边财政补贴,这就没道理了」,这是最凸显功力的一段,先扣两顶帽子,一顶是产能过剩,第二顶是低价倾销。

这两顶帽子,基本上就是海外给一些中国优势产业比如光伏电动车量身定制的,别人还要媒体造势、议员听证、贸易调查、司法判定……费这么大劲无非想增加谈判筹码,到这哥们这里就直接盖棺定论了。

首先说“产能过剩”。像电动车这样的新兴产业,还处在渗透率还在上升、市场规模远没有见顶的阶段,根本不适用于“产能过剩”这个词。就好比现在全球科技巨头都在搞大模型,万模竞赛,你能说现在大模型已经“产能过剩”了吗?

别人发明一种叙事,你不但信了,还主动往本国产业头上扣,佩服佩服 [老师好]

而对于光伏这种构成绿色能源核心、需求还在成长的产业,你要想贴“产能过剩”也行,毕竟这个产业周期轮回好几次了,但“产能过剩”本身就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特征,过剩了,自然会有市场规律来帮着出清,中国有没有坚持市场出清?光伏哪个细分领域没有倒闭企业?光首富就扑街了一堆吧?

咱不是坚持市场经济路线吗?怎么企业具备了全球竞争力,您就反过来用一个市场经济的标准特征,来指责市场经济淬炼出来的企业呢?

再说“低价倾销“,这个真是憋不住笑了,价格比你低,就等于“低价倾销”?「倾销」的正规定义,是售价低于成本价格,中国出口的光伏组件动力电池和电动车,有哪一家是硬着头皮亏着往外卖的?哪家出海的企业,不是海外利润比国内高很多?

比亚迪买到欧洲的车,价格比国内高不少,但在欧洲人眼里仍然是便宜,理解成“低价倾销”不怪他们,但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中国很多车企的确具备大规模的成本优势?这是天方夜谭吗?比亚迪长城奇瑞上汽的报表都是公开的,翻翻不难吧。

还是那句话,别人发明一种叙事,你迫不及待先信了。

3/ 但这两顶帽子,还不是最牛逼的,最牛逼的是最后这句话:「就不能给自家工人增加一点儿工资,来平衡贸易不均衡吗?」

这句话的前半句,直接上价值了,深深具备人文关怀,简直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能让你情绪一下子窜上去了,自然对前面的逻辑崩坏全盘接受。

且不说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涨速度,是一个被讨论了许多年的话题,劳资本身也是市场经济的一部分,供需决定价格,另外“给自家工人增加一点儿工资”,这是在呼吁国家强制让企业涨工资吗?如果国家这么干,到时候“损坏市场经济精神”、“破坏营商环境”、“加速制造业空心化”这些指责,您帮着去反驳吗?

最后,「平衡贸易不均衡吗」这句,实在是绷不住了。平衡贸易均衡,为啥只要中国出力呢?美国的很多东西中国倒是想买,比如英伟达的显卡,你有多少中国就卖多少,问题是他们卖吗?

朱总在1999年访美时就说过:“你们既不卖计算机给我们,又不卖卫星给我们,什么都不给。难道只想卖小麦和橘子吗?”兜兜转转几十年过去了,平衡贸易的责任居然还是要落在我们的头上。

打了这么多字,最后只想说一句:很多事情没有对和错,但你到底怎么看,取决于你的立场。

发这个帖子的哥们,是微博财经圈的老牌名人了,标榜深度价值投资,曾经被一堆散户追捧,出于克制我就不点名了。查了下业绩,管理基金9年多,收益23%,9年收益23%啊,GDP的零头都不止增长这么点儿。

这个业绩基本代表一个事实:几乎看空中国所有具备超额收益的产业,甚至连平均水平的产业趋势也没抓住。

认知决定收益,立场扭曲认知。基金经理的主业,还是应该做研究,要多花点儿时间去产业里看看,调研,而不是在微博上冲浪,跟着情绪走。一点粗浅的建议,免费奉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