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证券虚假陈述侵权民事赔偿案件中的基础概念及法律规则
(一)什么是证券虚假陈述案件?
(二)证券虚假陈述案件当前有效适用的主要法律规则依据包括哪些?
(三)证券虚假陈述案件中所涉证券交易场所范围包括哪些?
(四)证券虚假陈述案件中所涉证券的种类有哪些?
(五)证券虚假陈述案件的原告范围及起诉要件包括什么?
(六)证券虚假陈述案件的被告包括哪些主体?
(七)证券虚假陈述案件的管辖法院如何确定?
(八)证券虚假陈述案件中,是否超过诉讼时效如何判断?
二、证券虚假陈述案件中的“三日一价”
(一)什么是证券虚假陈述案件中的“三日一价”?
(二)证券虚假陈述案件中的实施日如何认定?
(三)证券虚假陈述案件中的揭露日如何认定?
(四)证券虚假陈述案件中的更正日如何认定?
(五)证券虚假陈述案件中的基准日如何认定,基准价如何认定?
三、关于证券虚假陈述案件的构成要件及其常见争议
(一)证券虚假陈述案件的构成要件包括哪些?
(二)如何判断和认定证券虚假陈述案件中的虚假陈述行为?
(三)证券虚假陈述案件中虚假陈述行为要件认定的常见争议问题
-
证券发行中的虚假陈述行为是否包括定向增发中的虚假陈述行为?是否包括协议转让和面对面交易中的虚假陈述行为?
-
什么是“预测性信息安全港”规则?
-
会计差错与虚假陈述的区别与联系?
(四)证券虚假陈述案件中,原告有权主张的投资损失范围包括哪些?投资损失具体如何计算?
(五)证券虚假陈述案件中,被告可主张的投资损失扣除范围包括哪些?
(六)在证券虚假陈述案件中,有哪些常见的损失核定专业机构?有关损失核定专业机构的特点是什么?
(七)证券虚假陈述侵权行为因果关系构成要件中的交易因果关系如何认定?
(八)认定证券虚假陈述侵权行为因果关系构成要件中的交易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情形有哪些?
(九)证券虚假陈述侵权行为因果关系构成要件中的损失因果关系如何认定?
(十)证券虚假陈述案件中,过错要件如何认定?
-
证券虚假陈述案件中发行人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是否存在过错的认定标准?
-
证券虚假陈述案件中独立董事、外部监事、职工监事是否存在过错的认定标准?
-
证券虚假陈述案件中保荐机构、承销机构是否存在过错如何认定?
-
证券虚假陈述案件中,会计师事务所是否存在过错如何认定?
-
证券虚假陈述案件中,律师事务所、资信评级机构、资产评估机构、财务顾问等证券服务机构是否存在过错如何认定?
(十一)证券虚假陈述案件中,过错要件认定的常见争议问题
-
过错认定中的被告中介机构的注意义务如何判断?
-
保荐机构、承销机构非尽职调查工作(如持续督导)的虚假陈述责任及过错认定标准如何?
-
新三板主办券商非尽职调查工作(如持续督导)的虚假陈述责任和过错认定标准如何?
四、证券虚假陈述案件中关于责任承担的常见争议问题
(一)证券虚假陈述案件中,各被告之间如何承担责任?
(二)证券虚假陈述案件中,任一被告的虚假陈述行为人向投资者承担全部连带赔偿责任后,能否追偿相关方?
五、证券虚假陈述案件中的特殊制度与程序
(一)什么是证券虚假陈述案件示范性案例机制?该等机制有怎样的作用和影响?
(二)什么是证券虚假陈述案件代表人诉讼制度?该制度具有怎样的作用及影响?
(三)什么是证券虚假陈述案件中小投服支持诉讼制度?该制度具有怎样的作用及影响?
(四)什么是证券虚假陈述案件民事赔偿先行赔付制度?该制度具有怎样的作用及影响?
(五)什么是证券虚假陈述案件专家证人制度?该制度具有怎样的作用及影响?
(六)证券虚假陈述案件中调解程序如何启动和进行?调解的效力如何?调解程序的主要功能及作用?
六、附件一 法律法规汇编
七、附件二 案例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