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新汽车
《中国新闻周刊》出品,由资深汽车采编团队带来的有趣味、有情义、有思想、有深度的汽车新闻和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AI范儿  ·  OpenAI 宣布即将发布GPT-5! ·  9 小时前  
AI范儿  ·  OpenAI 宣布即将发布GPT-5! ·  9 小时前  
笔吧评测室  ·  聊一台售后长达3年的一线笔记本 ·  2 天前  
宝鸡市场监管  ·  今天起,正式施行! ·  3 天前  
宝鸡市场监管  ·  今天起,正式施行! ·  3 天前  
Java知音  ·  SpringBoot 实现图片防盗链功能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新汽车

全球车企闹停产 买车等等更划算?

中新汽车  · 公众号  ·  · 2020-03-27 17:58

正文

在疫情全球爆发,中国国内“抗疫”已取得阶段性进展的情况下,全球汽车市场形势对于中国汽车企业而言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国家对于汽车产业的扶持政策也显得尤为重要。 ( 微信公号: CNWAUTO)

新冠肺炎疫情对于汽车行业的影响几乎已经遍布全球。

世卫组织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3月26日18时(北京时间3月27日1时),全球确诊新冠肺炎465915例,死亡21031例,目前全球已有199个国家地区出现新冠肺炎病例。作为全球汽车产品的核心产区,欧美地区已成为新冠肺炎的重灾区。


受疫情蔓延冲击,意大利、美国、西班牙等汽车市场纷纷按下暂停键,福特、大众、标致雪铁龙、菲亚特克莱斯勒(FCA)等多个跨国汽车集团等宣布区域性停产,世界范围内被波及的工厂总数达到100余家。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发布的数据显示,欧洲乘用车新车销量在今年前两个月的累计销量为220.2万辆,同比下滑7.3%。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RBCCapitalMarkets)认为,由于新冠病毒在全球范围的爆发对供需两端产生的影响,全球汽车产销预计下降16%。

大范围停摆


3月11日开始,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宣布关停旗下欧洲工厂,成为首家宣布关厂的跨国汽车巨头。随后的一周时间里,疫情在欧洲开始蔓延,各大车企纷纷跟进宣布停产,掀起了车企在欧美地区的“闭关”潮。

3月16日大众汽车表示,已关闭其西班牙马尔托雷尔(Martorell)和纳瓦拉(Navarra)工厂的生产。由于工人短缺,大众汽车还将西班牙里斯本(Lisbon)附近的Autoeuropa汽车装配厂的日产量减少了16%。与菲亚特和大众分批关闭工厂不同,戴姆勒在3月17日宣布,将其在欧洲地区的大部分工厂暂时关停,部分行政工作与之一同暂停,目前预期的停工期为两周。


欧洲之外,美国政府也开始针对性的强制干预。加州等部分州政府强制要求车企等非紧急性生产的企业停产,不少在北美设立工厂的车企也纷纷宣布关厂。受疫情影响,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在一名福特员工感染后紧急宣布停产。由于担心新冠病毒和美国总统特朗普出台的欧洲旅行禁令,特斯拉撤出在德国柏林工厂工作的所有美国员工。

与整车企业相比,汽车零部件生产为主的汽车上游产业链同样也深受影响。在确诊病例最多的意大利,菲亚特克莱斯勒已经有工厂因为供应链中断而短暂停产。断供的车用电子元器件制造商MTA公司表示,应公司所在地伦巴第大区地方政府的要求,公司已经从2月24日开始停产。为解决关键的电子元器件的供应问题,菲亚特克莱斯勒不得不申请特别许可,从位于“封城”地区的MTA工厂运出部分零部件。


目前来看,在欧洲设有工厂的车企已关停了其中的大半厂房,部分车企甚至关闭了其在欧洲的所有工厂。在疫情传播相对较弱的北美,有车企主动关厂,也有车企仍处于观望状态。反观亚洲,由于主要汽车生产位于以中、日、韩为主的东南亚地区的多数车企已逐渐复工,但距离满产阶段仍有距离。

对此,有分析认为,此次疫情虽然为全球车企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但企业不该盲目着急复产,与快速复产相比,如何能够帮助企业所在地区更快度过疫情以及维护好自己的产业链,才是企业最应该考虑的。

弥补性自救

在疫情全球爆发,中国国内“抗疫”已取得阶段性进展的情况下,部分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如今的全球汽车市场形势对于中国汽车企业而言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9年,中国汽车出口第一大市场为拉丁美洲,出口35.64万辆,同比增长2.2%;其次是亚洲(中国以外),出口30.16万辆,虽然出口量同比下降19.8%,但出口额最高;之后是非洲,出口15.33万辆,同比增长13.5%;对欧洲市场实现突破,出口12.28万辆,同比增长79.7%;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对北美出口同比下滑38.2%至4.50万辆。全球市场环境与中国市场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最近几年里,中国汽车品牌在国外布局甚广,旨在布局全球市场,推升品牌价值。吉利、奇瑞、长城等一些有远见自主品牌积极拓展了海外的销售网络,并已经逐步完成了拓展海外市场的脚步。然而,随着国外疫情肆虐,中国汽车品牌除了要在疫情过后与合资品牌争抢国内市场外,还将在汽车出口业务上承受较大压力。对于中国品牌而言,2020年将是相当艰难的一年。

整车市场承压的同时,深处汽车产业链上游的零配件产业同样承受着疫情带来的出口压力。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显示,2020年1-2月中国汽车零配件出口金额为76.28亿美元,同比下降13.3%。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同时也是巴西、欧洲、北美等汽车重点市场的零部件供应商。从全球各国当前的疫情防控措施来看,全球疫情很可能会导致中国零部件出口受阻,短时间内会出现产能过剩和商品积压问题。



所以,对中国汽车产业而言,自救依然是正途。根据乘联会发布的3月前两周乘用车零售表现来看,3月第一周的同比降幅为50%;第二周的降幅为44%,预计今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市场零售量约为299万辆,同比下降超40%。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看来,2020年中国车市将“低开高走”,但上半年的压力依旧很大。“疫情结束后虽然会迎来一波短暂的消费高峰,但受到部分居民收入下降,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收入下降的影响,全年汽车市场发展形势仍不容乐观。”

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全球政治并不十分稳定的形势下,中国车企走出去,仍存在着较大的拓展困难与经营风险。因此,国家对于汽车产业的扶持政策也显得尤为重要。在3月18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王斌表示,要促进汽车限购向引导使用政策转变。

本文为中新汽车原创,欢迎小伙伴分享,媒体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作者及出处,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此文任何内容制作为视频、音频脚本,违者将承担法律责任。图片来源于网络。
推荐阅读
准备买这几款车的请等等!中保研2020第一批碰撞测试都有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