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德科地产频道
吴晓波频道旗下地产公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宝宝  ·  有没有百万富翁?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德科地产频道

宁波:你还能抓住哪根稻草?(上)︱刘德科

德科地产频道  · 公众号  · 房地产  · 2017-05-11 07:07

正文

她值得更美 更有激情和征服欲

AM6:00,May.10th,2017


文︱刘德科


1st

不惊

 

这篇一再迟到的文章,在一堆密密麻麻的故事与逻辑框架里,迷失了写下去的方向。

 

恍若迷失的宁波。

 

也好啊。过些年,前些日子宁波弄出的限购,拍出的史上最高楼面地价,都不过是几朵小浪花,在脑海里汹不了涌。

 

所谓房地产,不过是城市光环下的一道阴翳。谁的光环越耀眼,这道阴翳就越醒目。

 

宁波是光环微弱的城市。

 

宁波恐怕是中国最尴尬的著名城市。80 年代的「计划单列市」,90 年代的「副省级市」,这些政治上的加持,犹如名贵的衣裳,依然挂在太平洋的风里,提醒着每一个路过的人,这是一座宠辱不惊的城市。

 

没有宠,也没有辱。于是不惊。

 

是,她有比大多数城市富足的市民。或许,这就够了。

 

但这不是本来的那个宁波。她值得更美,更有激情和征服欲。

 

2nd

深圳神话

 

从前的那个宁波,她喂大了两个超级城市,上海和香港。

 

在毛泽东的电报中,你可以看到宁波帮在上海的地位。1949 年 5 月 6 日,解放军兵临上海,毛在电报中特别交代:「要注意保护宁波帮大小资本家的房屋财产,以利我们团结这些资本家在上海与我们合作。」

 

不少宁波帮,还是去了香港。那时香港,不过是中国南海上的一个中等城市——它的真正崛起,很大程度上仰仗于那些不愿意跟蒋介石去台湾的大陆精英与资本,他们如潮水般涌入,光芒四溅。

 

后来屹立在香港的商业巨子,有包玉刚,有邵逸夫,也有董浩云,第一届特首董建华的父亲。他们都是宁波人。

 

邓小平也一直惦记着他们。1984 年 8 月 1 日,邓在询问 14 个沿海开放城市时,特别问到「宁波怎么样」。

 

这其实是个设问。他自己作答:「宁波的事情好办点,宁波有那么多人在外边,世界上有名的两个船王包玉刚、董浩云都是宁波人。

 

然后,他说出了那句后来被广为传诵的话:「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

 

当时的效率超高。两三个月后,阔别家乡四十余载的包玉刚,回到了宁波,留下了很多乡情盎然的句子:「我愿为宁波的事跑腿。」

 

此后,他常常能见到邓。他跟邓说,宁波的面积是香港的 10 倍,人口也跟香港差不多,但还没有一所综合大学,我打算在宁波办大学。

 

邓题写了校名。包玉刚捐了 2000 万美元。在当时,那是一笔超级巨款。

 

迅猛涌入宁波的香港钱财,变成了一座座医院、学校、剧院、图书馆……

 

主要是捐资。主要不是投资。

 

在 80 年代,分别流入深圳和宁波的「港资」,很可能是等量齐观的。但流入深圳的,主要是投资;流入宁波的,主要是捐资。

 

在乡情观念里,这是宁波之幸。但就城市的命运而言,乡情反而更可能是一种包袱。包玉刚也好,邵逸夫也好,他们怎么好意思在宁波赚钱呢。

 

面对无私的捐献,宁波最终还是没有说出那句很煞乡情的话:你们来宁波赚钱吧。

 

是不好意思,还是没有意识?

 

高尚而纯粹的乡情,改变不了城市的命运。无根的深圳,让李嘉诚们赚到了大把的钱,一跃成为中国的超级城市;有根的宁波,没有让包玉刚们赚到宁波的钱,而宁波依然还是宁波。

 

乡情的浓郁芬芳,让宁波吸纳了大量的「港资」,无私而安静的「港资」;乡情的沉重包袱,让宁波错过了大量的港资,富有激情与征服欲的港资。

 

不是说没有港资在宁波投资,而是说本该有更大剂量的港资,直接而勇猛地把宁波推向深圳式的宝座。

 

错过了 80 年代,宁波迎来了耀眼的 90 年代。

 

3rd

苏州的魔法

 

就经济角度而言,90 年代是朱镕基时代。

 

80 年代是「增量改革」,哪里容易改,就从哪里改起。90 年代则是「整体配套改革」,经济制度的顶层设计。吴晓波把朱的这次改革,称为是自王安石变法之后中国的又一次「整体配套改革」,其间相隔的 900 多年,寂寞无声。

 

在朱的治理下,「中国创造了连续 12 年没有爆发通货膨胀、年均 GDP 增长率高达 9% 的经济奇迹,堪称当代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黄金时期」。

 

浙江民营经济就是在这样的黄金时期,赢得了盛名。

 

1999 年,经济学家钟朋荣发明了一个词:「小狗经济」。这个新词,差不多是对 90 年代浙江民营经济的最佳总结。

 

「小狗经济」使得浙江的大部分城市崛起。其中风头最劲的两个,便是温州和宁波。

 

温州是一穷二白起家,虽勇猛但称不上精进;宁波的家底本来就厚,一踮脚便扶摇直上,直盖省会杭州。

 

宁波的 90 年代堪称耀眼。但 90 年代中国最耀眼的二线城市,恐怕不能算是宁波,而更可能是隔壁省的苏州。

 

苏州的迅猛崛起,绕不开这样一个产城融合的魔法作品:新加坡工业园区。

 

在宁波躺在民营经济的小确幸时,苏州施展了高效吸纳外资的大抱负。她用新加坡工业园区这个巨大的水晶球,展示了一系列的魔法,让跨国企业蜂拥而至。

 

那是一种高效吸纳外资的魔法。它不是寻常意义上的那种小工业园,而是造了一座比苏州老城区更庞大的新城:当时苏州的平江区、沧浪区和金阊区,加起来也就 80 多平方公里,新加坡工业园区则是 288 平方公里。

 

新加坡工业园区不仅重新塑造了苏州的经济轮廓,也重新塑造了苏州的城市格局——苏州比绝大多数城市更早地拥有了一个成熟的新城,只不过它不叫「新城」,而是叫做「园区」。

 

二十年前的 1996 年,宁波的 GDP 总量是苏州的 79%;二十年后的 2016 年,宁波的 GDP 总量仅仅只有苏州的 55%。

 

为什么是苏州,而不是宁波呢。宁波在 80 年代错过了深圳神话里的港资,在 90 年代又错过了苏州神话里的外资。

 

但是不要紧,宁波抓紧了 21 世纪 00 年代最重要的那根稻草:2001 年,中国加入 WTO,宁波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外贸飞毯。

 

这块飞毯,似乎把宁波载向何方?是更绚烂的天空,还是一个更安静的大地尽头?

 

如果城市的命运主宰者是阿拉丁,那么他给了宁波一块飞毯,却忘了给那盏神灯……

 


To be continued

未完待续

 

下篇预告:忧伤的裁缝·陨落的主政官·断裂的城市·低飞的房价·隔壁的互联网·继承不了的上海·下一根稻草……

 


Or by a cyder-press, with patient look,
Thou watchest the last oozings hours by hours.

周一至周五推送



DK购房课程2.0

如何买到好房子

暨德科地产频道第二期会员招募

 ·Limited 1998·


10场线上直播

01︱买房时机:反周期的秘诀

02︱买哪些城市:「吸附力」与「溢出效应」

03︱买新区还是老城:「李嘉诚定律」的缺陷

04︱买哪种房:基于「产品换代」的涨价模式

05︱户型性价比:哪些户型才是硬通货

06︱楼层性价比:不同楼层的价格秘密

07︱怎么挑房企品牌:要买对不同房企的爆款

08︱地铁房的价值规律:如何掐住价值爆发期

09︱学区房的秘密:如何判断涨价巅峰期

10︱总结课:哪些楼盘值得买哪些不值得买

 

5场线下课程

Beijing︱「北京模式」下的购房理念大转型

Shanghai︱上海:「上海魔镜」里的房价秘密

Shenzhen︱每座城市都有一个「小深圳」

Chengdu︱地段价值演变的「成都启示录」

Hangzhou︱预测楼市的N种方法


点击 阅读原文 成为德科地产频道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