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互联网悦读笔记
互联网悦读笔记,6年产品总监带你学习互联网、了解互联网,“解构”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的风口、变革、话题人物。也会每日和你分享“产品经理的自我修养”,欢迎一起交流,共同进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走上工程师之路的罗文博 ... ·  17 小时前  
北美留学生观察  ·  最新!UCAS公布2026「英本申请」时间轴 ... ·  2 天前  
北美留学生观察  ·  五类补贴留学生必看!各地超全福利政策汇总,赶 ... ·  3 天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马斯克宣布:免费!直到崩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互联网悦读笔记

日思v215.建立合理的Bug反馈机制|答众思v2

互联网悦读笔记  · 公众号  ·  · 2018-01-11 20:44

正文


互联网悦读笔记,以产品视角,记录互联网思考

产品日思录vol215

建立合理的Bug反馈机制

PS:

日思录的文章,不保证篇篇深思,但保证每日有思考,希望通过持续思考加深对某个话题的理解,这一过程需要大家和我共同努力,感谢你的支持!

《建立合理的Bug反馈机制》。接昨天的话题,今天来聊聊我对“ 如何建立合理Bug反馈机制 ”的看法。

同样,先回顾下昨天的文章:


众思v2.如何建立Bug反馈机制?


直接说下我的看法,我认为,想让整个Bug反馈合理进行,首先一个大前提是, 产品经理需要主导和把控Bug的提交情况和流程 。具体做法如下:


1、 扩大沟通渠道覆盖面 。也就是说,产品经理需要主导 建设、拓宽、宣传用户反馈Bug的渠道 。举个例子,可以由产品经理主导建立用户反馈群,这个群里的成员,可以由技术、客服、产品经理、测试人员,制定规则,只要有用户反馈,首先丢到这个群里,由产品经理判断,是Bug还是需求还是用户操作失误。如果确认是Bug,@相关开发、测试人员解决。


2、 明确人员权责 。这一点是要解决“反馈过多导致信息混乱”的问题,如果谁都能在群里丢反馈,一方面存在重复反馈,一方面处理效率较低。比较好一点的做法是,每个业务对接部门,指派特定的用户反馈处理人员,这个人就负责某条业务线所有用户反馈的收集,包括内部的和外部的,然后统一处理,统一反馈。


3、 同步Bug处理结果 。很多时候Bug并不能立即解决,需要排期开发,但客服人员并不清楚哪些问题什么时候会解决,哪些是暂时解决不了的,只能反复询问。因此需要产品经理建立有效的Bug同步机制,比如利用石墨文档,利用teambition,利用wiki对所有反馈进行实时更新,并开放给群内成员随时查看,让大家对反馈进度有所感知。


4、 规定反馈模板,提高反馈效率 。这个属于小技巧,我之前的一篇文章也提到过( 【产品日思录】vol31.怎么向产品经理提Bug? ),就是给所有反馈人员一个 固定模板 ,包括反馈时间,所在环境,所用设备,bug出现步骤,当前登录账号等等,尽可能多地帮产品、技术定位问题,提高处理效率。


OK,以上4点,就是我对“建立合理Bug反馈机制”的解决方案,那么,大家又是怎么看的呢?


== =====我是分割线===== ==


下面再分享一些大家的精彩观点:


@蓝莲花

之前团队规模小,反馈bug确实是直接找到开发,执行效率确实高,一般改完后开发人员也会及时反馈,但确实出现很多了问题,文章中也提出来了。后来团队规模变大,成立了测试部门,目前在bug处理上,一般是先采集用户反馈信息,畅通用户反馈机制,然后根据用户反馈对bug做一个分类分级,并且通过内部工具记录bug及关于该bug的相关信息,如机型、操作系统、版本号、详细问题描述,然后指向测试人员,测试人员通过提交信息进行问题复现,根据bug类型,指向相关人员,如产品设计人员或开发人员,然后由相关人员进行处理并对bug进行问题分析记录,处理完成后指回测试,进入回归测试后,再反馈bug提出人员,确认已解决,该bug关闭,同时给予用户反馈。另外,过程中也会对bug优先级进行评估,严重影响用户体验的会第一时间处理。目前开展还算顺利。


@Andy山谷

首先,对bug类型进行标记,按照系统软件、卡顿性能等等进行分来收集;对bug的来源也进行标记,看看反馈来自于普通用户还是专家用户;对bug的重要程度进行标记。 其次,我觉得应该建立反馈筛选机制,去除那些无意义的提交。 最后根据重要程度进行排序,挑出Top5进行评估,讨论哪些是因为技术疏忽并且可以修复,哪些是因为产品设计思路,需要改进或者重新设计。


@💦 💦 💦 Jor

我们团队小,18个人。统一通过禅道提交,再由产品,测试指派到个人。


@戴彦清

说到这个都是泪啊,因为公司太小,测出来bug后几乎是测出来几个,直接和程序员说了,程序员就给改了,改完后,就继续测,虽然效率很高,但总觉得做得不规范


再次感谢大家的回复~我也学到了很多,希望也对你有所启发哦~

* 关于《产品日思录》

《产品日思录》是我个人公众号上每天更新的系列文章,记录了我在做产品过程中的思考、总结、经验积累,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随手转发留言~

下面是历史文章目录:

产品日思录目录1-150

产品日思录目录151-200

近期日思汇总如下:

众思v2.如何建立Bug反馈机制?

日思v214.产品迭代是数据驱动还是业务驱动?

日思v213.知识付费思考第三弹

日思v212.如何权衡产品短期和长期价值

日思v211.产品浅思|即刻App

日思v210.趣产品|冲顶大会

日思v209.修正你的技术栈|答众思v1

众思v1.你的技术栈被锁死了么?

日思v208.如何让用户加入你的社群?

日思v207.复盘|日思2017数据总结

日思v206.悦读2017,你好2018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