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己筑基是丹道修炼的入手功夫。
炼己的要点包括炼心、止妄、以及加强德行修养。
筑基的要点在于凝神、调息,筑基为丹道修炼之初阶,而炼己则贯串三关修炼之始终,
炼己筑基之理论各派一致,但方法迥异。
炼己功成的表现就是妄心降伏,杂念消融;对镜无心,常清常静,筑基功成,则有补亏圆满、身返童体等验相,炼己筑基未成,就会导致炼精气神时出现不能辨药生之时等九种恶果,为修道之歧途。
内丹学即丹道修炼之学,是道门全真派主要修持法门,起源于古代的守一、行气、吐纳、坐忘、心斋等修持方术
。
东汉魏伯阳撰《周易参同契》,融《周易》阴阳学说、黄老道家内炼理论和丹鼎炉火之功于一炉,成为系统的内丹学理论著作,被奉为“万古丹经王”。
唐末五代时,钟离权、吕洞宾将完善了内丹理论,形成了对后世影响极大的钟吕“金丹派”,被后世内丹各派奉为祖师。
内丹学以人体为鼎炉,以精、气、神为炼丹药物,以炼己筑基为入手功夫,以大小周天功法为核心修持,以召摄先天一气、开发人体潜能、强身延年、得道成仙为修炼目标。
炼己筑基是丹道修炼的入手功夫,无论钟吕金丹派,还是之后的南宗、北宗、东派、西派、伍柳、千峰等丹派,入手功夫都是炼己筑基,其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炼己筑基为道家性命双修之法,炼己为性功,筑基为命功,古来丹家对此论述颇多,本文试对炼己筑基的概念、重要性、方法和成果等几个方面内容作如下概述。
在丹书中经常炼己筑基并提,有许多人往往将炼己与筑基混为一谈,认为炼己就是筑基;或认为炼己只是筑基的开端。
其实,在内丹修炼中,筑基与炼己有着本质的区别,筑基为内丹修炼入门的第一步。
通过筑基可净化身心、培元固气,弥补精气神的亏损,为以后的内丹修炼奠定基础,而炼己则贯穿于丹道修持的全过程,对于修炼丹道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何为炼己?参照丹经记载,总结历代丹家关于炼己的观点如下:
第一,炼己即炼心,即丹家所言的修心炼性。
如王重阳真人《五篇灵文注》曰:“炼己即炼心也。心为离,离者己土也。炼心不动,己离宫修定。定则气和,和则身安,安则精气充满,满则铅汞凝结,结则造化自身……心死方得神活,此之谓也。”
《唱道真言》曰:“炼丹先要炼心。炼心之法,以去闲思妄想为清净法门。仙家祖祖相传,无他道也。吾心一念不起,则虚白自然相生。此时精为真精,气为真气,神为真神。用真精真气真神,浑合为一,炼之为黍米珠,为阳神,而仙道成矣。”
第二,炼己即除妄。
除妄,就是使妄念不生,正念现前。
如《樵阳经》曰:“初功在寂灭情缘,扫除一切杂念,方可下功。除杂念,乃是第—着筑基炼己之功也。”
陈虚白《规中指南.止念第一》曰:“大道教人先止念,念头不住亦徒然。”
止念即炼己也。又云:“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惟在此已……盖无念之念,谓之正念,正念现前,回光返照,使神御气,使气归神,神凝气结,乃成汞铅。牢擒意马锁心猿,慢着工夫炼汞铅。”这就是说,炼己就是降伏妄心,使元神呈现。
第三,炼己即德行方面的修养。
如陈致虚《金丹大要》曰:“去色欲,绝恩爱,轻财物,慎德行,四者炼己之大要也。”
《修真九要》论述较全,其文曰:“何为炼己?少贪无爱,炼己也;牢固阴精,炼己也;打炼睡魔,炼己也;苦己利人,炼己也;大起尘劳,炼己也;心地下功,全抛世事,炼己也;勇猛精进,以道为己任,炼己也;脚踏实地,步步出力,炼己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炼己也;被褐怀玉,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炼己也。炼己之功居多,总以无己为归着。
老子云:“吾之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何为筑基?筑基通常指补足已经亏损之精气神,使之返还童体状态,补亏原则就是以精补精,以气补气,以神补神。
如《天仙正理》曰:“筑基者,安神定息之谓也。未筑之先,元神逐境外驰,元炁散,元精败,基坏矣。必用三宝合炼,精补其精,炁补其炁,神补其神,能合一则基成,不能合一则塞不可成,基成而人仙之果证矣。”
《仙鉴》曰:“神本无体,与炁为体。精无定形,以意而形。心苟不定,一身之气,汤沸火煎,莫能止息,则炁驰神耗,精必无由以生。精既不生,性必昏而不明,虽欲筑基,其可乎?”
炼己筑基是丹道修炼的初阶下手功夫,但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吕祖《沁园春》曰:“七返还丹,在人先须炼己待时。”
张紫阳真人《悟真篇.西江月》曰:“若要修成九转,先须炼己持心。”
《脉望》曰:“何以必先炼己纯熟,始可采药?盖心动则神不入气,身动则气不归神,故邱祖谓心地用功,全抛世事,方能神气合一。”三关修炼前,炼己筑基,方可行采药之功。
炼己筑基能补体亏、固丹基、返还童颜。上阳子曰:“金丹之道,先须炼己,使神全气盛也,七情不动,五贼不乱,六根大定,精难动摇,方可从事丹道之言。”
张三丰真人诗曰:气败血衰宜补接,明师亲授口中诀。华池玉液随时吞,桃坞琼桨随口咽。绝虑忘思赤子心,无情少意丈夫烈。丹田温养返童颜,笑杀顽童头似雪。
伍守阳真人还指出,炼己贯串三关修炼之始终。
他说:“论炼己者,论其成始成终之在真我。真我者,是言己之本来面目,即元神本性之别号也。凡所为采药、炼药,基之筑成于始者,皆由炼已,证本来面目之成于始者,即所以修性于始也,
所为伏气、胎息、脱胎、出神、成还虚于终者,皆由炼己,证本来面目之成于终,即所以修性于终也。”
这就是说,炼精、炼气、炼神和最终还虚都离不开炼己。
丹道炼己筑基之法,各派皆有,道理相同,方法迥异。炼己重在息心除妄。
方法如下:
《道乡集》云:“未炼还丹先炼己”。凡坐必须放下心身,去除凡相,推开妄念,勿为六贼所扰,莫任七情放纵,居尘出世,住世超世,事来则接,事去仍静;过去事莫追忆,未来者莫远虑,现在者须放下,虽处纷扰广众之中,如入无人无我之境,始为炼己熟也。慎勿常与人谈,《道德经》云:“闭门塞兑”。闭门者,闭目静观也;塞兑者,忘言守中也。门常闭则神不外驰,兑常塞则气不外耗。故慈氏以清静六根为入手第一步。
筑基之要,不外乎凝神、调息。
如何凝神?
邵子曰:“天之神发乎日,人之神发乎目。大矣哉!人之神发乎目也,目之所至,心亦至焉,故内炼之法,以目视鼻,以鼻对脐,降心火于气海,益不过片响工夫而已。”
如何调息?
《脉望》曰:“下手立基之始,离诸妄想,物我俱忘。专气致柔,回光返照。静定习久,如止水无波。凡息一停,真息自动。但觉—念从规中起,混混续续,兀兀腾腾,静极欲动,自然见玄关一窍,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入无积聚,出无分散,此之谓真胎息。”
筑基之功,重阳真人所传最为详细,三丰仙师说理最为精要。重阳真人曰:“静坐忘情,止念心死神活。厚铺坐褥,宽衣解带,于子时向东微微盘膝打坐。握固端身,叩齿咽津,舌抵上颚,耳以反转,微闭其目,以垂眼帘,以神光返照于脐下,故曰玄关。静坐之工,首须止妄念。有一毫妄念,则神不纯阳,而功难成也。又要忘情,情不忘则心绪不宁,道亦难成也。”
厚铺坐褥者,使可耐坐而不倦也,宽衣解带者,使气得以行往也。子时者,乃阳气发生之时也。向东者,取生气也,盘膝而坐者,收养气神也。握固者,即拳手似两姆指掏第三指,为忘形也。端身直脊者,使两间通达而气不拥塞也。唇齿相叩者,重楼无耗气之患;口乃气窍,口开则气散,故宜闭之耳。返听者,耳通精窍,逐于音声,故返听而不闻也。微闭目者,使不坐于黑暗也。
目为神窍,目伤于色,神从色散;全开则神露,全闭则神暗,故半垂帘也。目光自玄宫返照于脐下者,犹天之日月光明普照而生万物也。寡言语以聚气,使气不漏于口。绝音声以养精,使精不漏于耳。空色相以凝神,使神不漏于目。
故谓之无漏真人也。此乃打坐之工,入德之门,不可视为虚妄。勤而行之,自有应效,休得懈怠,自误前程。
《三丰全集.道言浅近说》曰:“凝神调息,调息凝神”八个字,就是下手工夫。又曰:“心止于脐下曰疑神,气归于脐下曰调息。神息相依,守其清净自然曰勿忘,顺其清净自然曰勿助。勿忘勿助,以默以柔,息活泼而心自在。卽用钻字诀。以虚空为藏心之所,以昏默为息神之乡,三番两次,澄之又澄,忽然神息相忘,神炁融合。不觉恍然阳生,而人如醉矣。”
炼己功成的表现就是妄心降伏,杂念消融;常清常静,事来则应,事去不留,对境无心,不为物诱,虽遇拂逆之事,心无动摇,不起憎爱之念。
如王重阳真人《全真集》云:“湛然不动,昏昏默默,无丝毫念想。”
又如伍守阳真人说:“己念伏降,而性真纯静”,“炼精、炼气、炼神,则不被境物颠倒所诱,已有定力,不从外境所诱。”此定心由降妄念而得。
筑基的功夫,按照传统要修百日功,名百日筑基或百日关。因修炼者的身体素质、修炼方法、用功精进程度不同,所以见效有迟速,体验有不同,也不能一概而论。
有通身酥麻、蛛网罩面、息住脉停之验。千峰老人曰:“每日参禅打坐时,两眼归并合一,神气下照丹田,是助养舍利子发生足满,其顶有颠弯之状,耳发龙吟虎啸之声。其身如在云端,通身酥麻发痒,如凭虚御风,快乐无边,满面如蛛网罩面,又如蚁行,痒痒欲搔,散之印堂,次到鼻柱、眼眶、两颧。两腮、牙关,口中津液升满,咽纳不尽,此时口闭懒开。身沉懒动,入于混沌,化为无有,并不知身在何处。自然息住脉停。”
有真气运行、开关展窍之验。张三丰真人曰:“大凡打坐,须将神抱住气,意系住息,在丹田中婉转悠扬,聚而不散,则内藏之气与外来之气交结于丹田。日充月盛,达乎四肢,流乎百脉,撞开夹脊双关,而上游于泥丸,旋复降下绛宫,而下丹田。神气相守,息息相依,河车之路通矣。功夫到此。筑基之效已得一半了,总是要勤虚炼耳。”
有血化为膏、体生光明、不惧寒暑之验。钟离祖曰:“果然百日防危险,血化为膏体似银。果然百日无亏失,玉膏流润生光明。其炁熏蒸无寒暑,可为无上道高人。”
有补亏圆满、身返童体之验。《仙佛合宗论语》:“或问冲虚子曰:‘精满不思欲,炁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如何得满?如何知得是满?’冲虚子曰:‘熏蒸即补也。补此炁纯无精可生,便知实满,百日内事也。精既满而窍自闭,大药一到,淫根自缩,同于童子。纵欲,不可得,何用思欲?佛谓成就如来马阴藏相,世所称返老还童者,是也。淫根既断,即得长生小果,从此出欲界而升色界。”
筑基炼己之功未成的后果,伍守阳真人概括为九个方面:
一是炼精时,由于淫念未炼净,不能辨药生之时;
二是因或惊恐、或闻、或思、或昏沉,导致炼药之火候不能自始至终;
三是大药将得,因淫念未炼净而复失为淫精;
四是神胎将成,因心逐见、闻、觉、知于外弛而不能入定成胎;
五是采取先天气之时,若炼己不纯,一著思虑习气,则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