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王开东
偶尔针砭教育,偶尔建设学科,偶尔戏说历史,偶尔吐槽现实……绝不偶尔的是——永远保持原创,做教育的盗火者,纵火者,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读嘉新闻  ·  集体爆发!飙涨! ·  昨天  
读嘉新闻  ·  集体爆发!飙涨! ·  昨天  
7M投资笔记长文  ·  今天注意!!! ·  2 天前  
淘股吧  ·  根据市场的盘面去做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王开东

2024年,向前走,别停下!

王开东  · 公众号  ·  · 2024-12-31 00:01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回顾了作者一年的经历与感悟,包括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国际局势,以及自身的生活、工作、家庭、教学等方面的内容。作者提到自己的失望与困惑,但也在寻找希望与前进的动力。同时,他回顾了自己的教学工作与成果,并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决心。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文章主题

文章主要回顾了作者一年的经历,包括生活、家庭、教学以及国际局势的感悟和思考。

关键观点2: 个人生活经历

作者在这一年中经历了失去亲人的痛苦,经济下行和消费降级带来的影响,年轻人的就业问题,以及自己的教学工作和个人成长。

关键观点3: 教学工作的成就与挑战

作者回顾了自己的教学工作,包括教育情怀、数据实证、去蔽澄明等方面的提炼和升华,以及教学成果的展现和未来的展望。

关键观点4: 对未来的期待与决心

作者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决心,包括继续前行、不停止探索、给后来者拓展空间等信念。


正文


2024年转瞬即逝。这一年跌跌撞撞,所幸在寒气袭人的时候,我们还活着。但也只是活着,2024年,我没有献词,我不开心。


这一年俄乌冲突继续蔓延,无数的年轻男儿素不相识,但却生死相搏,葬身于荒郊野外,“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这一年巴以厮杀再起,中东血雨腥风,年迈的老人被饿死,无辜的孩子倒在血泊之中,失魂落魄的母亲撕心裂肺……每一天都有无数人在送葬,给亲人送葬,也把自己掩埋。


这一年唯一的光亮是,“让领导先走”,让高喊“不惜一切代价的人成为代价”。只有这一天真正到来,才能让那些天天叫嚣战争的人恐惧战争,拒绝战争。


我的朋友陈润生曾写过一首极为悲壮的诗歌《让》。


让群山巍峨,庄重,其间

藏着庙宇

让草木葳蕤,绿叶绿

落叶黄。四季有四季的样子

让小河清澈,鱼虾成群,流水

带走往事


让羊吃草,牛耕地,狗看家。青瓦

屋顶上炊烟袅绕。

让稻子、苞谷、红薯、白菜、萝卜、韭菜雨露均沾。农民

自己种自己的地,不被迫迁徙。


让坏人都睡觉去吧,州官不放火

百姓可点灯。生活像门上贴着的福字

低声说话的人,可以把话说完。


如果一切都不让的话,就让魔和道坐下来

聊聊,怎么平起平坐,不要

总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他乞求让坏人都睡觉去。但问题是,坏人从来不睡觉,他们的精力无比充沛,每天都琢磨着干更大的坏事。


魔和道从来不会坐到一起,于是农民无法种自己的土地,低声说话的人,也无法把话说完。


乞求坏人都睡觉去,跟乞求狼不要吃肉,改为食草动物一样可笑,但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可笑,是可笑创造出诗意的荒诞。


我已经失望了,我早就明白了,我不喜欢“大”词。大词已经腐烂了,在一切大词中,所有普通人都是沉默的大多数,都不会真正被看见被怜惜。


我是普通人,我只喜欢泥土,喜欢粗糙人的灯光可亲,喜欢平凡甚至平庸。


人生有三次成长:一是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的时候,二是发现再怎么努力也无能为力的时候,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时候。


朴树的《平凡之路》深入我心。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

也穿过人山人海

我曾经拥有着的一切

转眼都飘散如烟

我曾经失落失望

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见平凡

才是唯一的答案


张杰的《只要平凡》又掀起我的心灵之潮。


跌入灰暗 坠入深渊

沾满泥土的脸

没有神的光环

握紧手中的平凡

此心此生无憾

生命的火已点燃


平凡才是唯一答案,普通的我们只有握紧手中的平凡。握住平凡才是最踏实的,靠近泥土才是最安全的。


做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被阳光照耀,被春风吹绿,也很好哩。我喜欢自己,喜欢我的平庸,喜欢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野草。正如鲁迅所说,“我是野草,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当地火到来的时候,野草和乔木是一样的。野草也能烧毁乔木。


这一点晋国公子重耳早就明白了。


二千六百多年前的北方平原上,饥肠辘辘的晋公子重耳在亡命途中,曾向一个农民乞求吃的。衣不蔽体的农民什么也没说,从地里捧起一大块泥土送给重耳。重耳长跪下来感谢上苍,然后郑重地捧起土块,辘辘大车卷起了漫天尘土……


一个封建的国君尚且知道土地是上苍所赐,也知道人民至上,要把一切汗水都写在大地上,写在人民的心里,人民才是我们所有人的衣食父母啊。


看到一篇大文章,我们端出了七道硬菜,我一看这七道菜,没有一道是给我们小百姓吃的,我就不太感兴趣。


这一年经济下行,消费降级,我和程老师,我们双职工都不敢消费了,想想看,这个消费降级到了什么水平?


我在地铁里,看到很多年轻的女孩子,以往背的都是奢侈品包包,现在清一色都是帆布包。消费的理念变化了,奢侈品的包反而成了异类。


原先是企业凋零,但是饭店生意红火,因为大家不投资了,朋友们聚聚吃吃喝喝。但现在地主家没多少余粮,大饭店也不行了,门可罗雀。


有一次杨老师请我们吃饭,那个美食街因为靠近江边,原本生意火得一塌糊涂,但现在只有一家饭店营业,那一晚只有我们几桌,出门后打车都很难了。


与此相反的,是小苍蝇馆生意火得一塌糊涂。门口都要排长长的队。有天我们闻讯去一家百年苍蝇馆吃面,小半碗猪肝炒得又嫩又可口,只要12块钱,还可以续面。


服务员都是70所左右的老人,服务周到细致,如同家里的奶奶。一打听,附近的居民都不烧饭,都来这里吃,现在最火的就是这样的店。


这一年,年轻人的就业问题更趋严重,与“上岸”相对的,就是很多孩子仍然在水中,水深必然火热。每个家庭只要有适龄的孩子,那就是兵荒马乱。


希望是人间至善,没有一个好的预期,就没有好的希望。没有希望,年轻人怎么敢恋爱?怎么敢结婚、生子?这与孩子们是不是老老实实、服服帖帖无关。


事实也许更荒诞,越是老老实实、服服帖帖的孩子,越是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越是没有结婚生子的条件。


这一年我生命中最牵挂的妈妈去了天堂,90高寿无疾而终,这是我生命最大的严冬,也许是我这一辈子再难走出的至暗时刻。


我永远失去了至亲,失去了快乐,也失去了奋斗的动力,再也没有一个人为我骄傲。每一个男孩内心的隐秘,或者说奋斗的唯一动力就是要让母亲骄傲。但我的妈妈,现在在哪里?


冬至的时候,我带着小王子在千年石湖边祭奠,我们祭奠了一个多小时,火光和眼泪一起闪烁。


小王同学可能还不会明白,奶奶去世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真正成为一个孤儿,意味着未来有一天我也会一个人走向生命的寒冬,寒风吹彻。意味着奶奶的两个大红包最终未能包出去,她老人家是带着遗憾离开的,这在古代叫做不孝。


这一年程老师完成了两年交流,重新回到“千古读书地,百年苏高中”。程老师又回到讲台,她开发的《论语》和《道德经》课程,又有了用武之地。


最近她学会了做视频,《道德经》课程一个个被她做出来了,我是第一个读者,明白如话,念兹在兹,越深邃,越直白,达到了一个语文老师能达到的最大高度。


未来我们会看到这个课程,这是岁月送给她的情书,也是她赠送给语文的一首诗。


这一年小王子落户上海,但那么好的工作他说辞就辞了,真让人心疼。


他说自己不喜欢束缚,说这一辈子不再给别人打工。但我们,我们不都在打工?


他说自己喜欢自由,他也喜欢上了写作,他的号叫“柒月之庭”,他隔三差五地表达自己的细微感受,愉悦自己也愉悦大家。


很多朋友觉得他写得比我好。我也很高兴。如果有一天我的号挂了,他的号就是我的新阵地;如果有一天我的人挂了,小王子还在写,这说明我们老王家后继有人。哈哈。不妨请大家先关注哈。



他就这样一路走,一路写,也挺好的。我们既感到骄傲,也感到些许的不安。


但作为父母,我们只有无条件地支持他。鲁迅对闰土说:“水生和宏儿,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未曾经历过的”,我也这样安慰自己,因为孩子的选择不同,才是社会的进步。


这一年我自己的工作挺顺利的。我和中心的小伙伴们,完成了苏州监测的十年梳理、提炼和升华,我们重构了“教育情怀、数据实证、去蔽澄明、和合共生”的文化精神,以“四重质量观”为依托,构建了教育生态评价的指标体系和监测的苏州样本。


我们的教学成果大放异彩,至于最终的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一起做到了,我们让成果清晰化、问题破解化,钓胜于鱼,我们在这个提炼的过程中成长了、壮大了。


我们有且只有一个使命——测过去,改当下,为未来。让老师的努力有方向,让学生的成长看得见。


我们又趁热打铁,提炼总结的“教师培养‘活化实’,苏州未来教师队伍建设”,成功入选中国教育报“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


我们的数据支持系统的四次迭代,我们的大数据背景下的家庭教养方式的成果,都在酝酿之中,未来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能站得稳,拿得出,打得响,这正是我努力去做的。


老师最大的快乐是做好人梯,一个单位的牵头人,最重要的也是要做好人梯。我希望我就是那个人梯,未来有一天我希望大家的评价是,王老师可能有杂念,但在单位无杂念;王老师可能有敌人,但人生没有一个私敌。


这一年是我写公众号的第十年,我又完成了360多篇文章,平均每篇3000字。


不管怎么样,我对得起当初对学生许下的诺言,我告诉了我的孩子们,什么叫做坚持。在找到教育的名字之前,坚持就是教育的本质。你只要做到了坚持,你就能用你的确定对抗这个时代的不确定,你就能做你自己,你或许就能在缝隙里找到一条路。


这一年我也没有忘记我的老本行,我接受“中学语文教学”约稿,撰写的《科普名著阅读的三个导向:科学精神、人文情怀和生命哲思》,全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转载;


接受“中学语文教学”约稿,撰写的《用文本还原法破解现代诗歌教学难题》,是我对现代诗歌这个我最怕文体的一次正面交锋;


接受《教育家》杂志约稿,撰写的《在不确定的AI时代,寻找教育确定的力量》,成为一大话题的首篇文章,这是我对教育AI时代的观点;还有接受《教育研究和评论》杂志约稿,撰写《我心目中的教育家精神》,我用真正的教育家陶行知和叶圣陶先生,归纳出教育家应该具备的精神品格,这是另一个视角。


这一年我还在第二十一届全国基础教育学习论坛发表主题报告《教育质量监测: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之路》;在江苏省教育厅和福建省教育厅的督学培训会做主题报告《从冷冰冰的分到活泼泼的人——评价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这一年我出版了两本书,书名的经历就是一本书。两本书本来的名字叫《恕我直言——我的教育启示录》《知无不言——我的教育随想录》,但审核下来,这两个书名都有问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