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两年没有回北京。到北京的第一天晚上,被美国的邻居叫到后海,大家找了一个相对清静的酒吧,喝一些不明不白却要自称Mojito的液体,什么吃的东西都没有。
酒吧老板说他们的日子过得朝不保夕,不私允许人经营,又不给办公司执照,工商来人检查,客人就要被赶走,账都不能结。我们插了电源给手机充电,连带开了二楼一闪一闪的彩灯,怕暴露目标,吓得赶快给关上了。
不得已只好再找地方,想去吃烤串,路边摊都被取缔了,烤串只能在屋里卖。我是坐马达的摩托车来的,俩朋友就在路边取了两辆共享单车从后海去交道口。在什刹海昏暗的路灯下,我才发现,满街都是共享单车。
红的黄的多,蓝的很少。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共享单车。
再一转悠,发现这种单车到处都是,横七竖八,满坑满谷。
这算是“友邦惊诧”吗,共享单车我不是没见过。波士顿纽约也有,都是整齐地排在一个个架子上,颜色都一样。但像北京这么多,这么多颜色堆在一起,摆得这么乱,确实没想到。
小时候我家有过好几辆自行车,后来都丢了。只剩下一辆粉色的山地车因为放在地下室幸免于难。但据我妈妈说,现在再也没有人偷自行车了,满街的车开锁就走,用完了一扔就行。
我能想象共享单车的便利,完全解决了从地铁口到家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除了不能骑车带人,什么都好。我也看过新闻,说是融资了多少,卖给了BAT的哪个,郊外的废弃车辆堆积如山。
我只是没想到马路上有这么多...........这么乱.........
那位有一袋垃圾都得送去垃圾站的姐们儿,我好担心你。要看到北京的车摆这么乱,你是不是得立刻飞过来给一辆一辆码好了啊??
千万别往下看了,要不你这辈子都没法干别的了....
每辆车上都贴着这种东西。。。
我在考虑是不是下载一个单车的app,也骑着到处走走。听说都要交押金,我这种几年用一次的,弄这个是否很不划算。
就像我每次回来剪头发,人家都让我办卡一样。办了几次,一年后再回来,那个发廊就关门了。这次回来,两年前办的卡还能用,简直是惊喜。
两年前的时候,街上真没有这么多单车。北京这两年好像改变了很多,多了共享单车汽车充电宝,能共享的都共享了。我在美国七日,北京已过千年。
两年前北京也有外卖和快递。
这次又经过中通和顺丰的仓库,还是那样。快递小车排得更长。
大家都在网上买零食,买日用品,衣服鞋袜。同学给我介绍了一个张先生的海鸭蛋,我刚买了六十个,希望好吃。
记得西乔在去加拿大以前,有报纸采访她,问她如果去国,最想念中国的什么东西。她的回答我一直记得:“淘宝。”
如果问我这个问题,原来我有可能会说珍珠奶茶,但现在美国也很多了。我在中国买的最多的外卖,就是CoCo茶饮的百香果双响炮。
爱上一种东西从不换样,可谓长情。。。
我下了百度外卖,希望能够每天痛饮百香果绿茶。不知道外卖小哥是怎么赚钱的,第一次送外卖到家里的时候,天太热了,他戴着红色的头盔,身上的红色衣服脏乎乎的,都是汗。我不忍心,拿了两块钱给他,在美国送外卖都是要给小费的。没想到他无论如何不收,头也不回地一骑绝尘而去。我觉得特别尴尬,还没遇到过不收小费的外卖员。后来听说,可以在订单上给骑士打赏,两块钱是可乐,五块钱是能量棒,十块钱是鸡腿汉堡。我的订单仅仅是一杯奶茶,于是赞赏了一杯可乐。
骑手们都是寂寞的饲养员,天气越热,我们越要订外卖,越要善待他们。
今天马达骑摩托车带我去了圆明园和颐和园,我们出发的时候去了巴黎贝甜,买了咖啡,戴上头盔,立刻觉得自己也可以去送外卖了。
带了几本好书回来,下次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