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是由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
联合启动实施。
“头雁故事”是由
上海交通大学
和
农参
共同发起的头雁“护航计划”中的内容板块,旨在通过梳理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学员的创业经历,分享在上海交大的学习心得,用
真实的故事
树立新农人的优秀榜样,为推动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与区域品牌的协同发展提供案例。
今天,我们分享
上海交大“头雁”学
员
贵州鹊集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
张耀公
的新农人故事。
在贵州的秀丽山水之间,刺梨这种浑身带刺却蕴含着巨大能量的水果,正悄然掀起一场健康农业的变革。
“我希望我卖的产品没有广告的成本在里面,我只想要消费者体验单纯的品质。”
刺梨的营销狂欢背后,有这样一位有梦想种植者——
张耀公(本名张又文),贵州鹊集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
,作为贵州省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听听他与刺梨的故事。
张耀公出生在贵州的农村,儿时的他,漫山遍野地奔跑玩耍,刺梨成为他童年记忆里独特的味觉符号。也正是这份童年的熟悉与热爱,为他日后与刺梨的 “结缘” 埋下了伏笔。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耀公步入大学。大学时期的他,心中那颗创业的种子开始萌芽,“我当时就想,如果自己以后要创业的话,肯定是以农业为主要方向,我希望能在农业中找到与健康相结合的方向,为人们带来健康的农产品。”
毕业后,张耀公先是在云南工作了一年。但那颗渴望创业的心始终在跳动,于是他毅然回到贵州,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旅。起初,他把目光投向了豆制品行业。
“由于我本人比较喜欢吃豆腐,而且我先是发现了我们那里豆腐制造行业早卫生和健康方面的一些不足之处,我很想去改变这个现状。”
“不过这个创业过程也很曲折,在豆制品行业做了两年,还是失败了。我想要改变豆制品保质期、提升产品健康,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我们的专业性不够,加上当地消费习惯难以改变,产品售价较高,导致市场接受度也比较低,我觉得压力太大,所以放弃了。”
尽管放弃了豆制品,张耀公对健康农业的追求并未熄灭,他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刺梨上。那些童年里漫山遍野的刺梨,如今已经有了规模化种植和工业化生产的趋势。虽然刺梨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张耀公看到了其中的潜力。
“我也是看到了这个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市场上,大部分刺梨被用来制作饮料,但这些饮料往往添加了大量的防腐剂、香精和色素,不仅让饮料的健康属性大打折扣,还可能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张耀公还非常反感一些商家将刺梨宣传成能包治百病的“神药”。“这对消费者来说是一种误导,不能因为追求商业利益这样营销!”
“农业应该是给人们带去健康的。”带着这个简单朴素的理想,张耀公开始了自己的刺梨创业之路。
2012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龙里刺梨”实施地理标志保护,龙里刺梨的产业和品牌不断发展。2024年,张耀公经营的贵州鹊集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已经开拓了4300多亩的贵州刺梨种植基地,带动周边农户参与产业链,有了稳定的就业收入。
“生产过程越简单,越接近大自然”
贵州刺梨,又名太医果、刺菠萝等,生长于贵州各地。贵州刺梨富含维C、维P、SOD(超氧化物歧化酶)、黄酮、多酚、单宁、三萜、十多种氨基酸,含量远高于其他蔬果,成为目前养生、奶茶品牌炙手可热的农产品。
2023 年,贵州刺梨鲜果产量达 35 万吨以上,产值超 180 亿元。其中黔南州 2024 年刺梨种植面积 61.7 万亩,初步统计 2024 年鲜果产量 10.62 万吨。2024年,黔东南州的龙里县刺梨产业产值预计约 3.5 亿元。龙里县也是张耀公的种植基地。
“贵州刺梨产业之所以如此发达,环境因素也不可或缺吧?”
“第一是贵州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刺梨生长,环境好,原生态。其次就是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引导农户采用有机化和生态化的种植方式,让贵州刺梨的品质有了保证。”张耀公介绍,贵州整体的自然环境比较干净,才能孕育出贵州绿茶这样高标准的茶叶,以及各种优质的农产品。
“当地的农民参与刺梨种植的积极性怎么样?大家都能按照生态的标准生产吗?”
张耀公说:“其实,即便没有政府的要求,农户们从成本和环保的角度考虑,也更愿意采用生态种植的方法,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毕竟大家也不愿意花钱去买农药。”
为了确保原材料的品质,张耀公的公司在收购鲜果时,会提前抽取样品,送到国家认可的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只有农残、重金属以及营养指标,都达到公司要求的果子,才会被收购。通过这种严格的把控,从源头上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在加工过程中,张耀公发现,传统的加工工艺在制作刺梨产品时,大多采用高温灭菌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能达到灭菌的目的,但却会破坏刺梨中富含的维生素 C、SOD、黄酮、多酚等营养成分,使得刺梨产品的营养价值大幅降低。
面对这些问题,张耀公心中有了明确的方向:他要做 “干净” 的刺梨产品,还原刺梨最本真的营养和味道。他秉持着 “好产品不需要广告” 的理念,决定坚持做零添加的刺梨原汁产品,让消费者品尝到最纯正、最健康的刺梨味道。
“现在很多饮品都声称自己是‘0添加’,但其实里面是有误差的,您的产品如何诠释‘0添加’这个概念?”
张耀公的理念简单直接:“我们整个工厂现在目前只生产这种纯原汁产品,也就说什么东西都不加的,连水都不加的,这个是我们的一个承诺。”
“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任何时候都可以到我们的工厂去参观去看,如果看到了我们在生产的过程中加了其他东西,或者说是说和我们宣传的不一样,那么可以随时去举报,我们偿假一赔十。也可以随时拿我们的产品去相关的部门、相关的检测机构去检测,看是不是像我们所说的真正的‘0零添加’。”
“只有这样,我们消费者,或者说我们的这些下游的企业,他们才能对你有真正的认可。”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张耀公在加工工艺上狠下功夫。公司采用了一种先进的低温高频电磁灭菌工艺——与传统的高温水灭菌和巴氏灭菌不同,这种工艺在低温或常温的环境下就能起到灭菌作用。在高强度电流的作用下,电磁反应产生强大的磁场,磁场穿过刺梨中的微生物,使微生物产生高频震动,从而达到快速灭菌的效果,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
“这种工艺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很好地保留刺梨中的营养成分。就拿维生素 C 来说,100 克刺梨鲜果中原本含有 2300 毫克的维生素 C,若采用传统的高温灭菌方式,维生素 C 可能会只剩下 1000 毫克左右甚至更少,而使用低温高频电子灭菌工艺,维生素 C 几乎不会受到影响,刺梨鲜果中的其他营养成分也能得到很好的保留,口感也不会发生改变,保质期能够达到1年。”
在全国的刺梨行业中,张耀公的公司是唯一一家采用这种先进工艺的企业,这让他们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很大的优势。
在产品包装方面,张耀公也没少花心思。最开始,他们的刺梨产品采用龙头无菌袋和小玻璃瓶包装,虽然玻璃瓶能较好地保存产品,但携带起来很不方便,而且玻璃瓶容易破碎,存在安全隐患。收到消费者的反馈后,张耀公的团队将包装改为手撕袋包装,方便消费者携带,也解决了安全隐患。然而,手撕袋包装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手撕开口处不够卫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又对包装进行升级,采用了带有盖子的吸嘴袋包装设计,这样既方便携带,又能保证卫生。每一次包装的改进,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升用户体验。
用心,是张耀公做人做事的准则,也正是这一份可贵的坚守,让贵州刺梨在他的手上成为让顾客放心的健康好产品。
“贵州刺梨现在特别火,在您看来打造品牌需要什么?”
在张耀公看来,品牌建设绝不是简单地追求知名度和影响力,而是要以产品品质、质量和性价比为核心。“我不想为了做品牌而做品牌,而是希望通过优质的产品赢得消费者的认可,让消费者自发地为品牌进行宣传,形成良好的口碑。”
“我们以前也参加过一些活动,试图通过这些活动来推广自己的刺梨产品。但是发现,这些活动吸引来的人群并不一定是我们的目标客户。”张耀公说,他的刺梨原汁产品定位为面向懂刺梨原汁、注重健康的消费者,与其花费大量精力在效果不佳的宣传活动上,不如把精力重点放在产品品质的提升上,让真正懂行的消费者发现并选择他们的品牌。
在销售渠道上,张耀公采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碎片化销售模式。
一方面,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工厂直接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让消费者能以更实惠的价格买到产品;
另一方面,与经销商合作,借助经销商的渠道,将产品推广到更广泛的市场。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信息越来越透明,张耀公计划未来进一步扩大工厂直供消费者的比例,让更多消费者享受到质优价廉的刺梨产品。
“在上海交大学习的期间,我接触到了许多农业领域的前沿知识,为公司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而且还结识了来自不同地方、农业不同板块的企业家和负责人。与他们交流拓宽了行业视野。”
张耀公回忆说:“比如金融课的老师,还有品牌课程的铁丁老师,关于新媒体传播、电商的一些知识都让我受益匪浅。”
结合导师们的建议,张耀公坚定信心发展贵州刺梨事业,争当优势特色茶叶的标杆,打出品牌效应,更好地为家乡的产业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未来下一步的方向是什么?”
“2024年我们的销售额预计在1000万元左右。在短期内,还要继续优化刺梨原汁产品,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让每一瓶刺梨原汁都能保持最佳的口感和营养成分。同时,在销售渠道方面,进一步扩大工厂直供消费者的比例,通过优化线上销售平台、加强客户服务等方式,提升消费者的购买体验。”
“目前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
张耀公回答:“说实话现在经济形势不太好,尤其是今年、去年整体刺梨的销量还是有所下降的,我们的销售模式有优势,所以下降的不多,但是我们很多农户的鲜果也出现滞销的问题,下一步就想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把我们产品做得更好,那么也去解决我们农户种植刺梨的这种滞销的问题。”
张耀公相信,只有整个产业发展起来了,大家才能共同受益。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公司团队不断研发新产品,除了现有的刺梨原汁,还计划推出更多以刺梨为原料的健康食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同时,还计划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进一步挖掘刺梨的营养价值和功效,为产品的研发和推广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在张耀公这样的“头雁”带动下,用企业和品牌凝聚当地的生产力量,龙里刺梨事业将会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发展,成为健康农业领域的一颗璀璨明珠,让更多人品尝到刺梨的美味,享受到刺梨带来的健康。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从该公众号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平台无关。支持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