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普益标准
普益标准长期关注和研究中国新兴的金融理财市场,以持续挖掘金融理财市场数据为核心,以专业研究和咨询服务为载体,致力于为合作机构创造价值,提升金融理财市场效率,是国内领先的金融理财市场数据研发机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木紫说股  ·  大涨啊!明天,这么干! ·  2 天前  
木紫说股  ·  大涨啊!明天,这么干! ·  2 天前  
国际金融报  ·  冯兴亚接任董事长,广汽集团进入“改革时代” ·  2 天前  
国际金融报  ·  外交部:施压威胁对中国行不通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普益标准

深度丨 挥别超低波幻象,迎接理财市场新航向——3季度理财代销盘点(上)

普益标准  · 公众号  · 金融  · 2024-12-13 12:00

正文

理财市场趋势解读

  • 年初以来,理财市场经历了深刻变革,理财市场低波模式弱化,产品结构调整成为必然。 在宏观杠杆耐受度降低、净息差收窄的时代背景下,银行负债管理刻不容缓。从今年上半年限制高息存款、禁止手工补息,到近期同业存款纳入自律管理,监管旨在降低银行负债压力,也同时挤压了存款配置的盈利空间,导致理财通过存款实现低波套利的模式难以为继。同时,监管层加强了对理财低波模式的关注,近期的自建估值干预则为二季度监管针对信托配合理财不当行为整顿措施的延续和强化,进一步加大了理财资产端的结构性调整压力。

  • 市场波动加剧,理财产品稳定性面临挑战。 理财市场净值化运作后,先后经历四轮市场波动。从2022年一季度含权资产波动导致理财回撤,到2022年四季度债市踩踏带来的冲击,再到2023年和2024年三季度政策预期波动以及债基预防式赎回的负面影响,每轮冲击都凸显出理财产品稳定性的不足。尽管部分理财产品尝试通过低波模式减缓波动,但无法完全熨平市场冲击,未来随着监管政策趋严和市场复杂性增加,产品的不稳定因素或将进一步强化。

  • 资管自营角色逐渐弱化,理财业务向理财公司回归。 机构层面看,随着监管要求不断细化,理财业务加速从银行资管向理财公司回归。今年二季度末,部分省份明确要求区域性银行年底前完成存量理财业务规模的压降(至2021年8月底之前的水平),而部分省份要求区域性银行在2026年底前全面清理存量理财业务。这一政策动向意味着,资管自营理财模式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理财公司在产品管理和业务承接方面的核心地位日益巩固。

  • 产品精细化管理与代销渠道协同发展将决定理财机构在未来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产品模式从“低波动”向“净值化”转变,理财机构必须更加注重资产组合的动态调整、风险收益的精确匹配以及估值体系的规范化。同时,随着理财业务逐步从银行体系中剥离,代销渠道成为连接理财公司与终端客户的主要桥梁,理财公司需要借助多方渠道,打造覆盖广泛、体验流畅的代销网络,渠道拓展与协同发展将成为提升理财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 在理财产品低波模式逐步弱化、市场波动加剧以及理财业务加速向理财公司回归的背景下,理财公司在渠道拓展、产品结构优化和风险控制方面面临更高要求。 本文站在理财公司视角,对2024年三季度理财机构的代销渠道边际变化和代销产品表现进行分析。

1. 理财公司代销渠道 分析

1.1. 渠道拓展分析

1.1.1. 渠道数量概览:各类型理财公司代销渠道均增,兴银理财领先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31家理财公司共拓展三方代销渠道2015家,较第二季度末增长27家。 总体而言,各类型理财公司在三方渠道数量上均呈现出轻微上涨的趋势。从总量上看, 股份理财公司在三方代销渠道的扩张方面最为积极,合计拓展渠道数量达到1088家。 而在增量方面, 城商理财公司展现出了更为积极的拓展态势,其合作渠道数量从上季度的618家增长至636家。

从三方渠道代销的产品数量来看, 兴银理财、交银理财和平安理财被代销产品数量靠前,分别为980款、786款和744款。 从渠道数量来看, 兴银理财、杭银理财、信银理财拓展的代销渠道数量最多,分别为521家、219家和178家。

1.1.2. 渠道拓展明细:各类型理财公司合作渠道选择分化,股份理财公司渠道覆盖最广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 国有理财公司 中,中银理财拓展代销机构最为积极,为100家,较上季末增加2家农村商业银行。从合作机构类型来看, 中银理财代销渠道布局较其他国有理财公司更为多元, 且是唯一与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以及外资银行开展代销合作的。

股份理财公司中, 兴银理财的代销渠道拓展最为活跃,总数达522家,尽管较上季度减少1家,但仍远高于股份行理财公司的平均水平。合作渠道类型方面,兴银理财已实现各渠道类型的全面覆盖。此外,三季度,招银理财结束了与中国农业银行的代销合作关系;光大理财、渤银理财结束了与浙商银行的代销合作关系。

区域性理财公司中, 杭银理财渠道拓展最为积极,合作渠道数量为220家,较上季度增加1家城市商业银行。渝农商理财合作的代销机构数量合计91家,主要合作机构类型为农村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

合资理财公司中, 施罗德交银理财代销渠道拓展数量最多,共与5家机构进行了代销合作。

根据机构类型的不同,理财公司的合作渠道呈现出以下特点:国有理财公司 主要倾向于与国有控股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机构类型合作,与农村金融机构合作较少; 股份理财公司 渠道类型覆盖最为广泛,与各类型的机构均有代销合作; 区域性理财公司 侧重于与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农村商业银行进行合作,其中农商理财公司的渠道拓展更为下沉; 合资理财公司 主要与其股东的母行合作,但也有部分公司在进行其他渠道的拓展。

1.1.3. 理财公司母行渠道交叉代销关系:全国性银行倾向代销全国性理财公司产品,区域性银行广泛代销以丰富产品库

从理财公司母行渠道代销的产品数量来看,兴银理财、招银理财、交银理财产品被26家商业银行合计代销的数量领先。 从各类型母行的合作机构结构来看, 国有行在选择合作机构时偏保守, 主要倾向于代销国有理财公司和股份理财公司的产品,较少与区域性理财公司合作,交通银行表现得相对积极,合作的区域性理财公司数量最多。 股份行整体也更倾向于与国有理财公司、股份理财公司合作, 其中,兴业银行合作范围最广,除工银理财外,对其他理财公司的产品均有进行代销。 区域性理财公司整体在产品线的多样性上弱于国有理财公司和股份理财公司, 因此多数区域性理财公司的母行会较为广泛地对其他理财公司的产品进行代销,以此扩充自身的产品库。其中江苏银行合作的理财公司数量最多,达到19家,而重庆农商银行则仅代销了旗下理财公司和工银理财的产品。

1.2. 系列代销分析:工银理财、浦银理财、上银理财被三方渠道代销系列数量分别在同类型理财公司中领先

从理财公司被代销系列情况来看,国有理财公司中,工银理财被三方渠道代销系列数量最多,共17个系列。 其中,核心优选、添利宝、天天鑫等系列被代销的产品数量较多,被代销产品数量排名前五的系列合计占了总数的68%,集中度较高;从系列内部被代销产品数量与系列下存续产品总数占比来看,添利宝系列被代销产品数量占比最高,系列中共有9款产品被代销,占系列产品总数的50%。

股份理财公司中,浦银理财被三方渠道代销的系列数量最多,共29个, 尽管被代销的系列数量较多,但悦丰利、季季鑫、天添利、悦享利、天添盈等被代销产品数量排名前五的系列合计占比不足60%,反映出其系列分布较为分散的特征;其中,季季鑫系列的系列内被代销产品数量占比最高,达87%(系列共50款存续产品)。

城商理财公司中,上银理财被三方渠道代销的系列数量最多,共8个, 被代销产品主要集中在美好系列,该系列被代销产品数量在全部被代销产品数量中的占比超六成,系列中共36款产品被代销,占系列产品总数的80%。

1.3. 产品渠道分析

1.3.1. 产品渠道分布情况:母行代销占主导,三方渠道拓展呈积极态势,股份和区域性理财公司更活跃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按产品编码统计,31家理财公司共计22173款产品处于被代销状态,其中9105款产品被三方渠道代销,较上季度末增加900余款。 各类型理财公司三方代销产品数量均有上涨,股份理财公司上涨最快。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除合资理财公司外, 各类型理财公司产品总体均以母行为主要代销渠道, 即使是母行代销率最低的农商理财公司,其占比也接近70%,城商理财公司母行代销率更是高达93.82%;三方渠道代销率方面,国有理财公司最低,仅为26.33%,但内部各机构之间存在分化,多数机构对母行的依赖性较强,母行代销率均超85%,但 交银理财大力拓展三方渠道布局, 三方渠道代销率已超母行代销率,成为国有理财公司中的“特殊”存在。

股份理财公司中,兴银理财虽已大量拓展三方渠道数量,但其产品仍以母行为代销主力, 母行代销率高达98.94%,而三方代销率在全部理财公司中却并不算高,为54.90%。此外招银理财三方渠道代销率最低,尚不足30%,与其仅90%的母行代销率形成鲜明对比。

区域性理财公司中,杭银理财、南银理财、青银理财、苏银理财相对更重视对于非母行渠道的运用, 三方渠道代销率均超60%。同时,从季度变化情况来看,所有理财公司中,仅宁银理财三季度母行渠道代销率出现略微上升,对比而言,青银理财母行代销率下降幅度最高,超7%;三方渠道代销率方面,区域性理财公司中,北银理财、南银理财、渝农商理财三方渠道代销率上升幅度较大,均超5%。

从各理财公司产品代销渠道的分布情况来看,母行代销方面, 有14家理财公司仅通过母行代销的产品数量占比超过50%,其中,国有理财公司更依赖母行渠道,建信理财、工银理财仅通过母行代销的产品占比均超过90%,农银理财、中邮理财、中银理财也都在75%以上。 三方代销方面, 大部分理财公司都呈现出积极拓展渠道的趋势,除合资理财公司外,青银理财、恒丰理财、交银理财、南银理财最为突出,他行代销产品占比都在65%以上。 从理财公司类型来看,股份理财公司和区域性理财公司在代销渠道拓展方面展现出更高的积极性,相比之下,国有理财公司则更为保守。 在国有理财公司中,交银理财被他行代销产品占比最高,达到了65%以上,显著高于其他理财公司。

1.3.2. 产品特征分析:与三方渠道相比,母行渠道更偏好高风险、中长期限产品

从三方渠道代销的产品类型来看,固定收益类产品仍是理财公司被代销的主流, 各家理财公司被代销的固定收益类产品占比均超70%,法巴农银理财所有被代销的产品均为固收类,占比最低的民生理财被代销的固收类产品占比也超过72%。除固收类产品外,国有理财公司、股份理财公司和城商理财公司的 现管类产品也较为广泛地被三方渠道代销, 民生理财、浦银理财、徽银理财被代销的现金管理类产品数量在其被代销产品总数中的占比均超过20%。 混合类产品方面, 农银理财较为突出,达13.19%,显著高于其他理财公司。 多数机构未有权益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被代销,即使是被代销的机构,其占比也均处于较低水平。

从母行与三方渠道代销的产品类型对比来看,各理财公司母行渠道代销产品的类型总体由现金管理类向混合类、权益类,甚至金融衍生品类倾斜, 其以工银理财、农银理财、苏银理财为代表,三者母行渠道的混合类产品占比均超过15%,且工银理财现金管理类产品的母行渠道代销占比较三方渠道代销大幅下降,由13.64%降至1.54%。此外,招银理财、宁银理财母行渠道大力开展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布局,二者占比均高于10%。

从三方渠道代销产品的风险等级来看,其主要集中在R2-R3等级,且以R2为主; 高盛工银理财的R1产品被代销占比最高,为98.68%,多为盛景系列下的美元产品;贝莱德建信理财、汇华理财的R3产品被代销占比较高,分别为60%、47.70%,前者主要是贝盛系列下的多元配置策略产品和贝裕系列下的信用精选策略产品;R4和R5等级风险产品被代销占比较低,大部分理财公司占比不足3%。

从母行与三方渠道代销的产品风险等级对比来看,各理财公司母行渠道代销产品的风险等级总体由R1-R2向R2-R3,甚至R4-R5倾斜, 其以工银理财、建信理财、民生理财、苏银理财为代表,四者母行渠道的R3产品占比均超过30%,而R1-R2产品占比较三方渠道大幅走低。

从三方渠道代销产品的期限结构来看, 各理财公司被代销产品的期限分布差异较大,以工银理财、农银理财、民生理财、北银理财为代表的机构主要集中在中短期限(6个月以内)产品,且后二者更是以每日开放型为主,占比均高于30%;对比而言,以渤银理财、南银理财、青银理财、苏银理财、渝农商理财、贝莱德建信理财等为代表的机构主要集中在中长期限(6个月以上)产品,其中贝莱德建信理财6个月-1年期产品、南银理财1-3年产品占比均超57%。

从母行与三方渠道代销的产品期限结构对比来看,多数理财公司母行渠道代销产品的期限类型向中长期限倾斜态势明显, 其以工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邮理财、民生理财、北银理财、徽银理财等为代表,其中徽银理财母行渠道的中长期限产品较三方渠道占比高出近49%。

1.4. 新发产品代销分析:股份理财公司三方渠道代销占比最高,国有理财公司最低;代销机构偏好低风险、稳健型产品

2024年第三季度 新发产品的代销情况 显示,除合资理财公司外, 股份理财公司新发产品的三方渠道代销比例最高, 平均达到55.32%;相比之下, 国有理财公司新发产品被三方渠道代销的比例最低, 仅为36.15%。 在国有理财公司中, 交银理财表现得最为积极,在其新发产品中超过80%被三方渠道代销,这一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同类型机构。 股份理财公司中, 恒丰理财和渤银理财新发产品被三方渠道代销的比例最高,分别达到了87.67%和77.66%; 在城商理财公司中, 南银理财新产品通过三方渠道代销的比例最高,达到69.9%。 从新发产品的三方代销渠道数量来看, 兴银理财与杭银理财占据前两名,分别有233家和145家。

从被代销热门系列特征来看, 代销机构数量靠前的系列主要集中在固定收益类,其次为现金管理类;风险等级主要为R1和R2,即低风险产品,反映出 代销机构对低风险、稳健型产品的偏好。 南银理财的稳逸系列三季度新发产品均被三方渠道代销,且单款产品的平均拓展渠道数量达63,远高于其他系列;其次为华夏理财的悦颐、悦安系列,二者的单产品平均渠道数量分别为53和36。

2. 理财公司被代销 [5] 产品业绩表现分析

2.1. 收益获取能力

2.1.1. 存续产品运作收益

从理财公司各类型被代销存续产品的 运作收益表现 来看,青银理财的 现金管理类产品 表现最好,三季度以来年化收益率达2.16%。 固定收益类方面, 高盛工银理财盛景系列产品平均表现最好,收益率高达5.02%。 混合类产品方面, 贝莱德建信理财的产品收益最高,贝安心系列下被代销产品的收益高达20.04%,杭银理财的产品也表现不俗,平均收益率达到了14.06%。 权益类产品方面, 各家理财公司产品收益表现分化较大,贝莱德建信理财和高盛工银理财表现亮眼,季度年化收益率均高达50%以上;然而也有7家理财公司的产品平均收益为负。 商品及金融衍生品方面, 兴银理财本季度以来年化收益率为44.24%,招银理财为67.92%,宁银理财为71.24%,三家机构均实现收益率较上季度的大幅增长(分别为59.15%、95.4%、97.70%)。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