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西洋参考
陪你共筑全球美好生活,境外安居乐业解决方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艾儿天空  ·  阅文2024年会将于2月28号在新加坡圣淘沙 ... ·  2 天前  
解放军报  ·  起床号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西洋参考

在国外,有人抵制春节吗?

西洋参考  · 公众号  ·  · 2019-02-13 21:03

正文

中国人对于传统一向是看重的,尤其是将诸多传统集一身的节日。因为节日的问题,没少引发口水仗。

严格回答这个题目提出的问题的话,还真有外国人抵制春节。只不过,他们抵制的不是节日本身,而是将春节称作“中国新年”的这个说法。众所周知春节起源于中国,是中国人的新年节日,后传播到亚洲其他地区,历史上受中国文化影响亚洲国家,如越南、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都把春节列为了法定假日。在英语国家,春节一直被称作“Chinese new year”,有时简称CNY,或者Spring Festival。

新加坡,盛大的春节表演活动每年都吸引不少游客


不是中国人,但是也过春节,那么在春节的英文称呼上自然就产生了分歧。这些国家的人并不是chinese,所以就不希望春节被称为“Chinese New Year”。

于是从2004年开始,美国加州的韩侨社群和越南侨胞社群开始积极举办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新年活动,以该民族国家在相似的时间举办主题类似的庆祝活动,呼吁官方及商业机构使用表意更多元的“ Lunar New year(农历新年)”替换具有特定指向的“Chinese new year”。

于是,如何称呼“春节”这个问题,就成为了热心网友考验一众名人大V那根“弦”崩的够不够紧的不二法门,在2018年春节的互联网上掀起了不小的风波。


2月18日,也就是大年初三,超模“大表姐”刘雯在INS晒出一张和邓文迪的合影,配文“Happy Lunar New Year!!!”,没想到引来了评论区的一片指责,有网民称要取关,有人表示“路转黑”,质问刘雯是否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讽刺刘雯是“越南人”,还有人认为刘雯如此发贺词是要进军韩国市场。尽管刘雯后面发布的新动态使用了CNY的说法,依然没有平息网民的愤怒,声讨甚至延续到了刘雯在国内的微博。

从刘雯开始,网民们开始纠察在国内外社交媒体上拜年的一众明星,挨个过关。比如发现彭于晏也使用了Lunar New Year,免不了又是一顿口诛笔伐。最惨的是一位哈萨克斯坦族演员热依扎,因为在微博上说“其实我也不过这个节,但还是挺想家的”,遭到了网友连番声讨,最后不得不清空微博。



不过你以为说Chinese New Year就没问题了吗?也不是,用“Happy Chinese New Year”拜年的吴彦祖就遭到了翻墙而来的中国网友的抨击,言语颇为粗俗不堪,大意是说你一个华人,有中文不用,怎么光说英语呢……


2018年春节吴彦祖INS状态下面的评论

中国人对节日的敏感可见一斑。自己的传统节日如何过,西方舶来的洋节能不能过,这都是很严肃的问题。抵制洋节,不光是一句口号,是切实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边的实际行动。所以也有了我们今天题目提出的这个问题:国外的人会抵制春节吗?

答案其实是很显然的,不抵制。如果春节期间你有在家里陪着家里的老人们一起看过新闻,那么相信你一定不会错过诸如,纽约时代广场、德国波茨坦广场、巴黎埃菲尔铁塔张灯结彩庆祝春节,各国政要祝福中国人民春节快乐这样的新闻。

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了中国新年音乐会。这是联合国总部大会堂历史上首次举办庆祝中国春节的音乐会。

伦敦唐宁街10号首相府大门早早就贴上了汉字春联,装饰以红灯笼等中国春节饰品,英国首相特雷莎·梅邀请了来自全英国的60多位华裔儿童以及学习中文的英国儿童到首相官邸共渡春节。孩子们在首相府内现场制作新春贺卡、红灯笼、写春联、剪窗花,年味比国内不少地方还要浓厚不少。


唐宁街10号的春联


一位孩子在爱尔兰上学的家长发朋友圈说,农历初一这天孩子所在的班级在班主任的带领下一起庆祝中国春节,起因是一个意大利的小朋友前一天和老师说:明天不能布置作业,因为是中国的新年。老师向大家介绍了中国的农历年,猪年的含义,孩子们则画了以猪和梅花为主题的水彩画。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更是亲自拍视频来拜年。


在加拿大蒙特利尔,邻居们向华人邻居祝贺Happy New Year,超市里的收银员在收款时都不忘问候。华人留学生在校园里收到来自学校和同学的春节问好。

在悉尼歌剧院外围,摆放着中国的十二生肖,用以庆祝春节的到来。市区的商业区和地标都有中国风的装饰,春节快乐一类的海报随处可见,步行街处可见舞狮子表演。

巴西圣保罗区往年举办的庆祝农历新年活动

再想想不久前的圣诞节,从报社到自媒体,呼吁抵制圣诞者大有人在,到了现在又真心为外国人对中国春节的祝福感到高兴,也不知道这些人是不是同一拨。一边心中有一份对国外的向往,也享受着国外对于中国的赞美,但一边又有一种被迫害、被歧视的妄想。

中华文化向来以兼容并蓄著称,中华民族也从来都不是一个保守自闭的民族,因为有足够的文化自信,所以能坦然接受外来的种种。我们现在的传统文化就是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融合外来文化所形成的。


节日如何过,过哪些节日,真不是什么值得上纲上线的大问题。诚挚的问好,开心的过节,享受节日的氛围,这才是最重要的。

-End-


你可能还想看

(点击图片查看全文)


点击关键词,看更多海外资讯

美国 精神移民 | 贾跃亭签证 | 广场舞 | 爱喝冰水 | 枪击案 | 犯罪率和危险 | 移民方法 | 杰出人才移民 | 投资移民

加拿大: 两万五移民 | 移民经历 | 全球最宜居 | 百万移民计划 | 低成本移民 | 留学移民 | 投资移民

澳洲: 解决中产焦虑 | 摊煎饼的前公务员 | 中餐 | 低成本移民 | 绿卡和入籍的区别 | 132天才企业家移民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