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集思录
低风险理财社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半月谈  ·  莫因流感引发意外!谨记“四要点” ·  昨天  
半月谈  ·  美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 ·  4 天前  
中国能建  ·  新春,就要大“秀”一场! ·  4 天前  
政事儿  ·  假期,浙江多位市委书记到企业生产一线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集思录

现阶段会不会有某些公司恶意退市?

集思录  · 公众号  ·  · 2024-06-07 20:24

正文

现阶段会不会有某些公司恶意退市?
利用面退规则,体面告别
反正我观察凯马B,st爱康(市值还不小)
000982
600277
002665

另外破产重整后进来的资本是不是也会被减持新规限制住
比如破发破净资产,没有分红都无法减持?
这样会不会导致破产重整的机会变少!

资水

当然有恶意退市。师座列的这几家中的一家,公司现金40亿被大股东存在财务公司,然后贷给大股东旗下的其他子公司,去年计提4亿坏账,会所表示现金从财务公司提取受限,存在风险,交易所问询,公司一口咬定,不存在资金占用。。。这家公司目前市值27亿,还不及他占用的40亿现金,股价0.76,面退边缘,你们说大股东是不是盼着赶紧退市呢?

还有一家,在美国德州挖油,年利润高达26亿,却连续15年不分红。原因是赚钱的是大股东控制的美国子公司,年利润80亿,而母公司是空壳,利润-29亿,按美国会计准则当然可以不分红啦。在A股融资,把赚钱的资产转移给大股东的子公司,你们说大股东是不是盼着感觉退市呢?

资金占用就是大股东伸手从上市公司掏钱,掏走几十亿几百亿当然想着恶意退市咯。现在资金占用与财务造假一样,成为A股市场的首恶了,也是重点打击的对象。

小镇

以前买过一个港股,子公司是贵州的中药,业绩还可以。

后来他们管理层大股东把子公司转让了。然后有几个债权人把公司接管清算。我以为会帮我要回点什么,后来清算组出了个公告,说上市公司的财产不够清算组的费用,清算组解散。

我就什么都没有了。

没钱又丑

说明现在越来越难了。以前上市公司大股东可以轻松高位减持,然后同时掏空上市公司,最后再把壳卖掉现在,居然还要做选择题了。

ST方大童

最主要的过去的高增长时代不可能重现了,很多公司自己都很难经营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自己持股比例不是很高的,掏空上市公司反而是很好的办法,所谓的大小股东互摸口袋吧。

但有一些家族持股比例很高的消费类公司可能是例外,譬如地素时尚,马家占70%多的股份,如果大股东玩恶意退市必然将品牌搞砸,而自己占那么多股份得不偿失,其他行业如果下游关系比较少的上市公司,可以搞同业竞争掏空上市公司转移资产毫不影响。

别低估人性的恶,山里鹿猪少了,老虎可要进村吃人的,这就是生态。

债券市场怎么吧

海航1.1万亿的债务,搞了个破产重整,把债务赖得一干二净,320家公司没一家倒闭,全都照常运作。谁还敢在这个资本市场里干呀,这都得赶快撤离以求自保。

东篱看南山

前两年高市盈率发行的,又不是很能赚钱的公司,大股东减持不了,就肯定会想些歪点子。把公司逐步掏空是比较常用的办法,所以我现在选股就把复权后比发行价低70%的排除了,这些股票要上涨两倍才能达到减持价,大股东应该没有这个信心了。

就算碰到一个牛市,大股东也可以想到股价快涨到发行价时,别人都知道自己即将减持了,别人也都会跑了,根本不会给他机会,所以掏空公司才是正路。

韭浪

房地产公司的债务处理模式已经蔓延到A股了。

海上游客

最近占比高的转债大跌,就反映了投资者的担忧。20来亿的市值,10多亿的转债,是有很强动力退市赖债。退一步讲即使不退市,也可以把股票打到面值附近,捡低价转债的筹码。没有了债底,转债的风险已非昔比。

Vernor

显然的,掏空公司然后退市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减持,且一劳永逸。

财经频道

本来就是恶意上市,何来恶意退市。垃圾出清是资本市场的大好事,经济下行的情况下,继续打包资产那是真正的灾难。庞氏骗局而已。

南国闲人

现在上市公司监管越来越严,维持上市的成本越来越高,风险越来越大,一些公司上市获得融资资金后,又无法减持,会转而寻求快速退市,恶意退市。

如果你是上市公司老板,减持没希望了,还得三天两头应付各项检查,搞不好还要背上通报批评或者市场禁入乃至刑事责任的惩罚,你会怎么做?

有人说美国不也是退市的股票很多么?相比而言,美国的退市大部分都是上市公司自行退出,强退的很少,而他们有集体诉讼,有相对完备的赔偿和处罚机制,但是在国内目前民事赔偿和诉讼机制暂时还不大完善,股民一旦遇到股票退市,那基本上就血本无归了。

有人说退市后股民的股份还在,与上不上市有啥区别了?实际情况是如果你的持股数量不够多,够不上表决的资格对公司产生影响力,持股真心没有什么意义。公司老板有很多办法将公司的资产合理合法的转移到自己的口袋里面去。比如说,找上下游的伙伴打个招呼,或者干脆就是自家亲戚开的公司,很容易就能把公司资产转移走。而处于上市地位就不同了,每个季度都要公布财报,一帮人都盯着,监管时不时还来问询,搞不好还要背上处分和罚款,运气不好还要摊上牢狱之灾,那情形与退市之后基本上没人管能一样么?

关注集思录微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