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考试临近,许多妈妈就焦虑头疼起来,这个学期的数学,孩子怎么越来越差了,
这么下去以后,初中高中还怎么得了?
无数家长一个无可回避的残酷现实就是:
其实到了
初中考不上高中
,
就是被数学拖后腿!
其实真的错怪了,不是孩子不努力,也不是家长不帮孩子找方法,而是
95%的学生从3岁开始,到小学甚至初中阶段,根本就缺少一套科学、高效,跟随贯穿关键阶段的数学启蒙方式!
如果孩子从小没有受过经典的数学科普思维启蒙,那么从小学六年级开始,数学也开始越来越难,孩子的数学分数直线下降是肯定的。
所以,你看看周围那些成功的孩子,哪一个不是家长从小学开始,数学启蒙就开始了。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孩子间的差距这么大?
真是智商吗?
《最强大脑》学霸孙奕东妈妈曾说:“我儿子也是一个普通的孩子,只是比较擅长数学思维,对思考特别感兴趣。他看到数学题能够快速、准确的想出解题思路,有时候还想出不止一种!”
真正拉开孩子学习成绩的,从来不是智商,而是孩子从小就培养思考问题的角度、深度、速度与精度。
被誉为“数学天才”的陈景润在少年时的几次考试中成绩并不理想,他数学老师向他推荐了一套叫
《大师给孩子的数学课》
的经典启蒙读本。
很多人都以为
刘薰宇
只写过《数学三书》,甚至许多出版机构和数学教育工作者机构也只知其前三本,而不知其四。
其实他最重要的一本是在1949年后出版的《因数和因式》,这本书对于初中孩子的数学启蒙非常重要。
这是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一次完整系统地编辑出版了的
刘薰宇先生的
《
大师给孩子的数学课》
,还数学启蒙科普经典的本来面貌。
这件事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他对于学习数学越来越有诀窍、有方法,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孩子在学生阶段,
建立起良好的数学思维,逻辑推理能力和学习能力 将会有更显著的提升,而在之后的成长过程中,也会逐渐与其他孩子拉开差距。
想让自己孩子的人生“开挂”,提升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势在必行。
今天小编推荐一套丰富、有趣的数学书籍,特别适合5-15岁中小学生阅读,这套书是《大师给孩子的数学课》,一共有3册。
收录学习算学的态度 思索问题的途径 探究题目间的关系和变化
《马先生谈算学》
是著名数学教育家刘薰宇写给中小学生的数学科普经典。本书以第三人称——“马先生”的口吻进行书写,主要围绕
如何用图解法求解一些算术四则问题,收集了100多道题目加以解释
,
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数学严谨的态度。
《数学趣味》
是著名数学教育家刘薰宇写给中小学生的数学科普经典。本书中所收录的都是作者
从日常生活中随处拾来的数学文章
。
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枯燥、繁难、令人头痛的数学题材和算法经过作者巧妙地书写,都变成
趣味丰富、令人爱读
的文字了。
《数学的园地》
是著名数学教育家刘薰宇写给中小学生的数学科普经典。本书比较系统地说明了
函数、连续、诱导函数、微分、积分和总集等概念及它们的运算法的基本原理
。
抽象、枯燥的高等数学内容,经过作者巧妙的手法写出来,只要学过初等代数和几何的人,就会很轻松、毫不费力读完并掌握,所以该书完全可以作为中小学生必备的重要自学书籍。
01
他曾任西南联复旦大学和中学数学等名校
教师或教授、
02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杨振宁:
有一位刘薰宇先生,他是位数学家,写过许多通俗易懂和极其有趣的数学方面的文章。我记得,我读了他写的关于一个智力测验的文章,才知道排列和奇偶排列这些极为重要的数学概念。
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刘薰宇的《数学的园地》。它介绍的微积分和集合论的初步思想,把我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著名作家、画家 丰子恺推荐这套书:
我一直没有尝过数学的兴味,一直没有游览过数学的世界,到底是损失!最近给我稍稍补偿这损失的,便是这册书里的几篇文章。我与薰宇相识后,他便做这些文章。他每次发表,我都读,诱我读的,是它们的富有趣味的题材。我常不知不觉地被诱进数学的世界里去。
03
原来数学可以这样学
孩子学习数学,如果仅仅只是停留在会做题的层面,也实在是对数学太过“大材小用”,着实可惜。
用图解法直接来解决算术问题,这不但便于观察和思索,而且还可使算术更贴近实际。
图解,本来已沟通了代数和几何,成为解析算学的骨干。所以若从算术起,就充分地运用它,我想,这
不但
对于进修算学中的其他部门有着不少的帮助,而且对于学习理工科,乃至于统计等,也是有益的。
04
数学确实有着迷人的魅力,但这数学的殿堂也不是能轻松攀登的。对于那些精深的数学理论,用一种文学的方式来呈现,怕是别有一番意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