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房地产投资融资俱乐部
房地产投资融资俱乐部定位于地产资讯、地产投融并购合作;财经股市政策解读、是影响力最大、用户最多的地产自媒,已开通百万股票群, 也请您关注投资融资俱乐部公众号:tzrz888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宝宝  ·  连云港赣榆区-20250208223946 ·  2 天前  
财宝宝  ·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 ·  4 天前  
重庆日报  ·  重庆楼市迎来“开门红”! ·  4 天前  
重庆日报  ·  重庆楼市迎来“开门红”!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房地产投资融资俱乐部

禁售70年!比狠,我只服佛山,只服万科-开发商进入比狠模式!?

房地产投资融资俱乐部  · 公众号  · 房地产  · 2017-06-07 23:44

正文


一、禁售70年!开发商进入比狠模式!?


正在停牌的万科,搞出了大新闻!6月6日在佛山南海桂城平洲一宗5.51万平方米的住宅用地拍卖中, 万科给出了最令竞争对手胆寒的报价:持有这块地上所有的物业,70年不出售!

据悉,这是佛山史上起拍楼面价最高的地块,达每平方米9483元。土地拍卖的规则比较少见: 在达到最高限制地价每平米15300元后,转为竞“自持面积”,起始报价为自持住宅年限10年,竞报阶梯为2%;当自持面积达到100%后,再转而竞自持年限,竞报阶梯为5年,最高为70年。


经过约一个小时的竞价, 这块土地最终由万科以最高限价25.3亿元夺得,折合楼面价约每平米1.53万元,自持面积100%,自持70年。


也就是说, 这块土地上建成的房子,万科一平方米都不能卖,只能自己持有。或者说,房子的禁售期高达70年!

比狠,我只服佛山,只服万科。


我一直就很纳闷,现在 A股的大股东不都想逃跑吗?证监会弄出了无数文件,一年好几轮来限制大股东减持。为什么不学学楼市呢?在IPO上搞拍卖制度,竞标制度。


比如,今年6月就200亿元的IPO名额, 最多给15家企业,现在竞拍,看哪家大股东承诺不减持时间长,谁长给谁。而且这些股权不能抵押融资,不会有强制平仓的危险。


最妙的是,不用改变减持制度,让大股东自己承诺不减持。


好了,闲话少说,回到楼市。 万科和佛山的狠劲,说明了什么?


第一,说明了开发商的模式在变。


由于中国楼市进入最后的白银 10年,快速开发周转未必还是最好的模式。 国家也在鼓励租赁,试图激活租赁市场,改变中国人的居住理念,万科这类大房企就看到了机会。


事实上,过去一段时间里,类似佛山的拍卖模式在各地均有尝试,而万科也不是第一次拿到自持地块。今年 4月,万科就在广州拿过两块类似的土地,但自持面积只有一半,没有这次极端。


第二,房企洗牌会加剧,中小房企没有活路了。


大房企愿意长期持有房屋,政府又鼓励,而且为了限价越来越多采用这种方式卖地,这样会给开发商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万科规模大,资金充裕;形象好,在资本市场上能拿到便宜的钱。在同样条件下, 中小房企就很难承受占压资金的压力,会被挤出市场。也就是说,这种新玩法,会加剧开发商的收购兼并。


第三,可能造成未来供应量短缺,推高房价。


表面上看,这种拍卖方式可以在短期抑制房价、地价。但事实上构成了开发商跟消费者抢房子的局面,将减少未来市场供应量,弄不好会刺激房价进一步上涨,除非每个城市都增加土地供应量。

二、各地政府也在比狠:2年、3年、10年、70年


2017年3月23日,厦门首创“限售”政策,宣布新购商品房取得房产证之后满2年才能出售。 随后,成都、厦门、福州、青岛、杭州、广州、惠州、扬州、常州、长乐、闽侯、徐水、启东、白沟、海南、东莞、西安、济南、郑州、高碑店、芜湖、开封、南京、无锡、长沙、嘉兴、承德、北京等几十个城市跟进,推出了类似的“限售”做法, 时间长度一般为2到3年。 保定、珠海等城市搞出了10年禁售期。


但这些玩法,跟此次佛山都没有办法相比。 佛山这块地的禁售期,被开发商较劲到了70年不卖。


如果这个政策推广到全国,那全国所有的炒房客都将哭晕在厕所了。 不能卖出,那么投机炒房的基本绝迹了,投机是不可能的,必须变成长期投资。杠杆的压力就会很大,因为杠杆的时间成本会很高,一旦资金压力大,不能随时卖出房产,那么买房前就要认真衡量。市场的变化会很大,谁也不能保证房地产上涨十年七十年。


“限售政策是此轮楼市调控的最大亮点,也是一个新的趋势。”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当前的限售政策会带来两种效应: 第一是出货套现难;第二是持有的成本开始上升。 通过限制住房交易后的再次转让,防范资金快进快出,有力打击各类炒房和套现的现象。


“一般投资客都会找周转得比较快的物业来投资的,限售之后,这些房子失去流动性,投资客入市的概率就小了很多。”美联物业全国研究中心总监何倩茹也认为,限售最大的积极作用就是打击投资客,只有把投资客稳定下来了,房价“快上快下”的情况就会被抑制下来。


对此,张宏伟也表示,从个人投资投机者来看,当市场调整期与风险来临之后,资金在各个城市间的轮动效应也结束,房价上涨预期打破, 楼市疯狂大潮退去之后三类投资投机客将退场:“加杠杆”入市的“散户”;运营状况不佳的私营企业主;特定需求的群体也有可能抛售房产。


今年以来,房地产的各种调控政策层出不穷,可以说没有政府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 所以朋友圈有一堆专家学者成天喊“房价要跌,楼市要崩盘”,其中有的人已经唱空楼市很多年,可是中国大陆的楼市就是没有崩盘。


但是,现在的楼市已经不同于往日。

在一二线城市房屋成交量下跌,三四线前途不明的情况下,迟迟没有崩盘的房价走到今天,还能坚挺下去吗?


我们如果假设房价在未来有可能崩盘,哪么会以什么方式崩盘,从哪个环节开始崩盘。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临近大陆的香港楼市就很有参考的价值。


三、香港楼市痛史:10万人资产瞬间变成负数!有人被套19年


来源:骥观天下(jiguantx)  作者:孙骁骥


现在的香港楼价一涨再涨,非常火热。过去十多年,香港反映私人住宅物业价格的“中原城市领先指数”由2003年8月的31.77,升至2015年9月的146.92的历史高峰,升幅接近5倍。虽然房价涨幅可观,但实际上,在现在的香港人眼里,房价并不是只涨不跌的。 在并不遥远的1997年经济危机时期,香港房价大幅下跌,之后很多年都难有起色。


席卷亚洲的1997年金融危机被普遍认为是香港房价崩盘的直接原因。据统计,金融危机爆发后,香港楼市急跌。据统计,由于经济向好,加上地产商和政府的助推价格, 香港房市从1995年到1997年出现了“高速增长” ,平均价格上涨了50%。


以金融危机为分水岭,之后的房价暴跌接踵而来,从1997年到2002年,跌幅达到57%。在爆发SARS之后,香港房价更是一跌再跌,当时的 中原城市领先指数巳经只剩下45.71点,也就是说,香港人当初在楼市上的每一元钱投资,只剩下四毛五分 而房屋的交易量,从最高峰时期的172000套,暴跌到85000套,几乎腰斩。


香港楼价下跌势头如此之猛,经济危机只是背景。而在此发生之前,香港人已经花了过多的钱在房屋上,香港的房贷负担比实在太高了,在1994年、1995年的时候香港供楼负担比是是90%,1995年跌到70%后又回升,在97金融海啸之前最高达到110%。 民众把收入的大部分甚至全部,都拿去还房贷了,每个月的收入所剩无几,甚至出现透支 这情况已经是房市要崩溃的前奏。


香港人当年之所以在并不十分富裕的情形下,能够把过多的钱投入到楼市当中,实际上与银行宽松的房贷标准有关。据统计,在1997年以前,香港的 银行一度将房贷的标准降得很低 有不少房子是首付一成,贷款九成,银行靠此大量放贷,吸引买房者高额贷款购房。


众所周知,房贷负担达到70%就是危险的临界线,因为收入中只剩下30%可以消费引发消费能力大幅下降的后果就是经济萎缩,产品卖不出去,库存增加了,裁员、倒闭恶性循环下一个萧条周期就开始了。因此,70%成为了危机的前兆。 当年的香港,房贷八九成的比比皆是,风险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贷款额度越高,意味着越没钱消费,普通人消费的钱越来越少,消费不振,意味着市场上公司收入普遍降低,公司收入低则意味着社会普遍收入下降,那么人们就更还不起房贷。

如此,因无力供房而不得不降价卖方的人变多。房价便会下跌,楼市也因此出现崩溃。


比如,一座千万豪宅,首付只有200万,剩下800万都是依靠贷款偿还。依照香港的平均按揭年息2.5%计算,还款20年,一共要还的总利息开支达到217万左右,再加上契税、佣金、律师费等等共计五十几万,购房一共要额外支付270万元左右。面对这样子的沉重负担,老百姓怎可能还有钱消费?



也就是说,假如未来的房价没有上涨,这两三百万港币的钱对于购房者来说就是净支出,假如房价不仅没有涨,还有所下跌,那么这意味着购房者手里持有的将是负资产。


当年在楼市高峰期借贷置业的市民,后来因资不抵债都变成负资产,部份更须低价卖楼脱离债务负担 甚至香港的新闻里边还报道过买楼负担过重,而工资不涨反跌,最后供房负担过重而自杀的市民。一位香港的房仲业者在回忆当年时说过,在97之后的几年间,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业主向他要求说,想要卖自己的房,因为实在还不上房贷。否则真的只有烧炭自杀了。


据统计, 1997到2003年,香港楼市最低潮时,大概产生了106000名“负资产”人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