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泰宏观李超
立心、立道、继学、开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际金融报  ·  DeepSeek,凭什么带火AI主题投资? ·  昨天  
偶俚张家港  ·  金价再涨!创历史新高! ·  昨天  
供应链金融  ·  挂牌上市、撤回申请,中小银行IPO呈现不同动向 ·  3 天前  
图解金融  ·  初五迎财神,你拜对神了吗? ·  5 天前  
扑克投资家  ·  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其人、其事、其志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泰宏观李超

【华泰宏观李超】节后复工进程如何?——图说双周国内经济(2020.01.27-2020.02.09)

华泰宏观李超  · 公众号  · 金融  · 2020-02-09 16:56

正文

文 | 华泰宏观  李超 / 孙欧


全文约4000字,阅读需要9分钟左右



内容摘要


>> 节后开工节奏明显放缓,大宗商品价格下降

我们根据观测到的相关高频数据农历可比时段走势,来判断节后开工节奏。百度迁徙指数绝对值可做横、纵向对比,选取北京的百度迁入指数,数据越大则迁入量越大,数据显示去年节后北京迁入量迅速走高,初六指数达到峰值26.16,而今年节后指数明显弱于去年,初二回升至6.34后低位徘徊,至今未迎来人口返程高峰。春运旅客发送人次显示相似结果,据交通部,今年节后春运全国旅客发送量每日仅1000多万人,与去年日最高发送量超9000万人相比,同比增速持续低于-80%。我们判断疫情对节后复工冲击明显,大宗商品价格也有体现,螺纹钢价格及LME铜价走势较弱。

>> 但预计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冲击是阶段性的

虽然疫情扰动复工进程,对经济生产生活多方面产生负向冲击,一季度经济基本面可能受到短暂压制,我们预计一季度实际GDP增速可能下行到5.7%-5.9%。但预计疫情大概率在今年一季度得到控制,其对经济的负面冲击是阶段性的,二季度GDP增速预将反弹,各项经济活动逐渐转为正常。

>> 疫情对物价的影响较为可控

上两周菜篮子产品及农产品价格指数环比微升2.26%和2%,猪肉价格环比升3.9%,波动幅度可控。我们不太担心食品价格出现持续的超预期上行,因为国家高度强调维持疫情期间正常物价秩序、打击投机涨价行为,我们认为随着交通物流逐渐恢复正常、日用物资充足供应有望得到保障,疫情对食品CPI的持续影响有限,全年看疫情对今年CPI中枢的影响略偏负面。

>> 央行增强逆回购调控力度,维稳意图清晰

上两周(01.27-02.09)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5200亿元,其中,2月3日和4日,央行累计投放流动性1.7万亿,所开展的7天和14天期逆回购利率均下调10BP,央行给予量、价支持,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维稳市场意图清晰。2月7日潘功胜副行长答记者问时称,后续将继续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如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等,加大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支持力度。本周将有1.28万亿逆回购到期,周一和周二分别到期9000和3800亿,预计央行仍会维稳流动性,可能采取定向降准、MLF等方式加以对冲,若央行本周开展MLF操作,利率大概率同步下调10BP。

>> 预计利率债仍可小幅下行但性价比已不高,股市等待非武汉地区疫情拐点

央行维稳市场效果较好,银行体系资金量充裕,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同步下行,上两周R007/DR007利率分别下行39BP和42BP至2.21%和2.12%,5年期期国债收益率下行19.7BP至2.59%,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19BP至2.80%;股市节后首日大跌后,周内后几日均走出修复行情。从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趋势来看,预计未来仍有小幅下行空间,但中期看其性价比在各大类资产中已经较差;预计股市在非湖北省份的新增确诊及疑似病例出现明确拐点后将迎来确定性上涨趋势,在此之前将以震荡为主。

>> 货币政策的重心仍然是扩信用

我们认为,为应对疫情冲击,当前货币政策的首要重点仍是防范信用收缩,解决中小企业现金流问题,目前我们看到受疫情冲击基本面的预期影响,近期中债不同评级不同期限信用利差均有幅度不等的走阔,预计未来央行仍着重扩信用。央行已设立3000亿专项再贷款,向主要银行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其向重点医疗防控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生产、运输和销售的重点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央行要求运用专项再贷款资金发放贷款的利率不能超过最近一次公布的一年期LPR减100个基点,目前为3.15%,中央财政贴息50%,确保企业实际融资成本降至1.6%以下。



风险提示



疫情持续时间超预期,对经济冲击加大;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风险提示



1、疫情持续时间超预期,对经济冲击加大;

2、政策落地不及预期,若财政政策收支压力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不及预期,对经济调节作用或减弱。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的提出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是指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通过疏通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科技周期,通过改革开放克服中美贸易摩擦的外部压力,有效的使得劳动力、资本、科技、组织形式等生产要素变革,提高经济潜在增速或缓解其下行,全球资本有望给中国的人民币核心风险资产进行重估的理论。详见我们的系列报告。



近期视角

[ 1 ]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系列报告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一)—— 从供给侧看全球资本流动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二 —— 金融供给侧改革与 与信用释放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三)—— 地产 政策周期异化与科技周期孕育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四)—— 去杠杆从减负债到增权益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五)—— 以改革开放来应对中美贸易摩擦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六)—— 降成本的实质推进从减税降费到降息


[ 2 ] “渐行渐近的负利率时代”系列报告

渐行渐近的负利率时代(一)—— 长期负利率源自生产要素困局

渐行渐近的负利率时代 (二) —— 负利率政策是如何从央行开始传导的

渐行渐近的负利率时代 (三) —— 负利率金融产品呈现扩散化

渐行渐近的负利率时代(四) —— 负利率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 3 ] 热点事件深度观察

解决融资难和融资贵需要什么?

印度砸基建,全球经济看到曙光?

需求仍在筑底,等待企业盈利改善逻辑——工业生产和投资端的积极因素何时体现?

从美债收益率倒挂看“钱荒”风险——兼论资金面异动时,彭博降息概率比CME更准


[ 4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报告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一)——中美贸易摩擦放飞美股黑天鹅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二) —— 国历次贸易战胜利了吗?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三) —— 贸易摩擦为高端制造业发展背书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四) —— 贸易摩擦可能使两国产生类滞胀预期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五) —— 贸易摩擦对两国货币政策影响大不同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六) —— 开放是A股不可忽视的正向预期差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七) —— 八问美国中期选举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八) —— 贸易战进入雨点小阶段是个渐进确认过程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九) ——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货币政策分化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美国经贸磋商成员中谁最重要?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一)——美国贸易“三巨头”的貌合神离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二)——中美再加关税对两国经济影响几何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三)——中美再加关税对两国通胀影响几何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四)—— 历史上贸易争端对于资产价格影响几何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五)—— 中美关税再升级对两国经济影响几何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六)——中美第一阶段握手言和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七)——第一阶段协议签署后应关注什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