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错误的心态
太多人糟蹋了自己宝贵的人生
我们的人生由好事和坏事交织而成,可以说是一个波澜万丈的故事。既有幸运的时候,也有不幸的时候,以何种态度应对人生中发生的种种现象,将决定以后的人生。
但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事实、明了的真相,大家却往往都不懂。
我觉得大家恐怕也没有听过如此明确的人生总结。即便听过,时间一长也会忘记,不再去加以运用。所以,必须拿笔记下来,并将笔记放在身边。
一旦发生某些事情,看到这个笔记,就会想起必须以理性去应对。
在“应对人生中发生的无常的正确方法”这个问题上,哪怕搞错了一点点,也可能糟蹋乃至断送我们好不容易营造的人生。
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情,不仅对于当事人来说很可惜,对于社会也是很大的损失,对于我们这些没有直接关系的人来说,也同样是一种损失。
这是严肃的人生真理。
那些优秀的成功人士,由于没人认真地教他们这些道理,很多人后来都渐渐没落了。
那么,那些优秀的人士完全不明白这个真理吗?那也不然。就像听了我前面的讲解,大家现在似乎也明白了,但实际上只是一知半解。
因为理解得不透彻,到时候还是照样犯错,犯那些本可以不犯的错误。每个人都有权利和自由,幸福地度过仅有一次的人生。
但如果错误地理解了这个自由,就会导致难以想象的糟糕局面。
明明每个人都一定能度过幸福美好的人生,但实际上,由于错误的心态,太多人糟蹋了自己宝贵的人生。
用“贯彻正道”的方式去突破困境
正确的就是正确的,绝不允许扭曲。这种坚持正道的勇气、遵循事理的气节,是父母身上共同的东西,我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他们的影响。
回想过去,不管面对何种局面,我都不是以自己的“得与失”作为判断基准,而是按照“是否正确”采取行动——也就是用“贯彻正道”的方式去突破困境。
无论面临多么困难的局面,都不允许自己采取妥协或迎合的态度,而是以正确的姿态、沿着正确的道路向前迈进。
换句话说,任何时候,都只用正面突破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我不是从多种方法中选择了正攻法,而是只会这一种方法,所以不得不用这种方法。因而与别人相比,我总是倍加辛苦。
但是,
哪怕逆风吹袭,只要是自己认定正确的事,就要付诸行动。我决不改变这种做人做事的态度。
我觉得,这就如同孤身一人垂直攀登悬崖绝壁一般。前面耸立的壁障不管多高、多坚固,我也决不迂回。
在自己相信的道路上,使出浑身的力量,笔直攀登。就像攀岩一般,只管瞄准山顶,一步一步,攀爬那险峻的岩壁。
我曾经有过这样的感受,巨大的孤独感和恐惧感常常会向我袭来。但是,即使如此,我也认为,解决问题除了正面突破,别无他法。
哪怕不受欢迎
我也要贯彻正道
在我辞职离开那家瓷瓶公司,并且与信任我、追随我的7名伙伴一起,成立了新公司后,我在写给父亲的信中做了详细的说明。
其实,这封信我自己已经忘了,但父母一直珍藏着。他们过世以后,这封信作为遗物又回到我手中。
这封信中写到当时那家公司的经营困难越发严重,出现了大量裁员的情况。除了我领导的科室,没有一个部门盈利,也没有重振公司的方案。
问题堆积如山,但社长和部长一级的干部都不作为,态度消极,反倒是我还给他们打气。
当时是我进入公司的第四年,我当上了科长,率领的科室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然而,有些人看着却很不高兴,他们要接手我们科室长期以来做的研究项目。
我强烈反对,递交了辞呈。现在重读这封信,我回忆起了当时紧迫的状态。
信中写道:“迄今为止,他们自己做的所有项目,全都搞砸了,这次还想来抢我的工作。他们只让我做试制品,我视若生命的研发环节,他们不许我做。
简直岂有此理!
(中略)这帮家伙要中途拦截我的研究工作,要抢夺我500万日元的研究经费。
要是我的研究成果全都被这帮毫无道义的家伙夺走,那我一路以来的努力还有什么意义呢?
”
接下来,我又写道:“我坚决反对。然而,我的意见未获通过。这样的话,多年来的工作成果将会前功尽弃,部下将被逼入困境。我不忍心目睹这种情况。我以此为理由,提出辞职。”
我递交辞呈后,社长以及干部们都恳求我:“你辞职的话,公司就会破产,请你务必重新考虑。”
“给你加工资,请你留下来。”我拒绝了他们的要求。
我说:“给我涨工资,我就撤回辞呈,这不等于我自己抛弃信念吗?”此外,信中还记述了新公司(京瓷)的筹备情况,以及将与公司同一部门的同事(现在的妻子)提前结婚等。
当时正是我人生的多事之秋。我是以这样的语言结尾的:
“因为是和夫所做的事情,所以一定会做成功。务请父母安心,切勿为我担心。两到三年后,公司一定会很优秀,在此之前还需忍耐。”
哪怕不受欢迎,也要贯彻正道,这就是我年轻时的性格。
而正因为认定自己是在贯彻正道,我才能够具备事业一定会成功的、不可动摇的信念。
就是这样,我没有其他能力,只能沿着自己相信的道路,一心一意向前进。
修炼心灵坚持正道
需要反复、再反复地反省
在那些我们觉得“真了不起、真伟大”的人中,有的人会随着年龄的老去,变回凡夫俗子。
随着企业经营者人格的下降,其所在的企业也会随之没落,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这些人虽然在四十多岁、五十多岁的全盛期,拥有过杰出的思维方式,拥有过强烈的愿望,企业也因此繁荣发展。但随着年龄的老去,其思维方式也逐渐发生了改变。这是没有经常摄取能量和营养的缘故。
这个营养指的是心灵的营养,也就是“反省”这种营养。因为没有摄取营养,所以心灵逐渐衰弱。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宗教界也能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有一些曾经优秀的大僧正或法师,年轻时努力修行,获得了卓越的见识,但随着年龄的老去,却逐渐不再拥有这样的人格。
他们确实经历了非同一般的修行,甚至达到过开悟的境地,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心性,塑造了人格。
但是,
要维持这种心性和人格,就需要持续不断地反复修行。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很快就会被打回原形,这就是人的本性。
所以,能否经常进行反省,是人向上成长的关键。
比如,内心要有这样的想法:“之前也从稻盛先生那里听到过这样的话,现在又听了一次,还是深有感悟,非常认同。”
“想将上次听到的话付诸行动,但每天的行为却都是与之正相反的行为,这次又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觉得自己还是不对,从现在起就要改正。”如果能这么去想就好了。
实际上,
心灵的问题需要反复再反复地反省,不厌其烦地不断聆听相同的内容,不断进行修正。
作为经营者,要具备这样的思维方式:“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格,成为一名卓越的经营者。
因为这不仅对自己来说,而且对自己周围的员工以及其他相关人员来说,都是非常好的事情。
”
怀抱这种思维方式才能充实美好地度过仅有一次的人生。
听到我这么说,受到触动,类似“以往基本不怎么读书,闲暇时间都花在了户外运动上”的人,也能逐步对心灵产生关注。
渐渐地会更多地去书店,逐渐开始关注有关心灵方面的书籍,这样的话,生活的焦点就会发生改变。
当初在创立第二电电时,从商社等各个地方来的员工聚集到一起,也就是说,不同企业文化培养的人才走到一起,共同开展通信这一波澜壮阔的事业,面对“庞然大物”NTT发起挑战。
那时候,我这样鼓励大家:“在仅仅只有一次的人生中,我们获得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举起了打破垄断的义旗。大家难道不能用卓越的工作来装点自己仅有一次的人生吗?”
在这个现世,在座的各位成了管理者,从事令人羡慕的、有价值的工作。这样华丽的人生或许就是各位今世的人生。
另外,有的人升学考试落榜,人生遭遇挫折,只能在底层打打杂。但是,无论是辛苦艰难的人生,还是华丽荣耀的人生,其实这一切都是灵魂在现世修炼的不同形式而已。
其实,所谓成功,也是创造主给予我们灵魂的考验,也是修炼灵魂的一种形式。
赐予你优越的条件,在这种条件下,你的灵魂作何反应,你的言行举止如何,创造主正在注视你。
所以,我认为,无论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是创造主给予我们的修炼机会。也就是说,所谓人生,就是在严酷的现世中,让灵魂得到修炼。
修炼灵魂是为了创造一个充满关爱、和谐的幸福社会。美丽的、善良的灵魂汇聚到一起,世界才会和平安详。
就是这样,现世是为了净化、纯化、深化灵魂而存在的。所以我认为,作为修行的场所,我们才会反复多次地来到这个世上。
在这个仅有一次的人生中,即使一举成功,哪怕成了富翁,也不过转瞬即逝,绝不可能带到来世。
没有必要因为事不如意而闹别扭、发牢骚,也没有必要意气消沉、一蹶不振。
我认为,只要以淡泊的心态思考并尝试如何为社会、为世人尽力,这就是人生。
所以,首先要让自己充分认识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应该从这一点开始走出自己人生的道路。
【转载须知】
1. 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盛和塾ID:shengheshu2018)
2. 开白请留言或私信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