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险、健康险力挽狂澜 欧洲四大再保巨灾之年仍盈利
世界三大评级公司之一的Fitch报告称,在历史性的2017灾难频发年,欧洲四大再保险公司中除了德国汉诺威再保险(Hannover Re),其余的法国再保险(SCOR),慕再和瑞再的财产以及意外承保亏损都创造了历史新高,但寿险和健康险的喜人业绩以及强劲的投资回报仍然让三家再保险公司总体保持盈利。成绩单如下:汉诺威再 9.59亿欧元,慕再3.92亿欧元,SCOR再保险2.86亿欧元,瑞再2.81亿欧元。Fitch也发现,寿险(再)业务的风险分散是欧洲保险公司能够在多灾多难的2017年实现盈利的关键所在。
(来源:Lexins领新)
上海联通成功交付金融保险AI在线语音质检项目
混改下的上海联通日前成功向某金融保险类客户交付AI在线语音质检项目,拿下联通人工智能应用第一单,并预计将创造出每年近千万的收入。据悉该保险公司与上海联通有着长达十年的呼叫中心服务合作。双方自2017年下半年起,便开始酝酿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在线质检功能的设想。该项目的落地也成为保险行业首个投入商用的人工智能型电销座席。
(来源:中国通信网)
险企持续深挖大健康市场 泰康人寿20亿元巨资收购拜博医疗
银保监会近日批复同意拜博医疗。根据公开披露信息,泰康人寿将出资20.6236亿元投资拜博医疗51.56%的股权。这是险企投资医疗领域的又一典型案例,也是险企持续深挖大健康市场的代表动作之一。随着大健康时代的到来,业内人士认为医疗健康相关产业将迎来巨大发展机会,而保险与此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因此,料险企将继续加大在医疗领域的投资。
(来源:证券日报)
联动优势杀入保险业 母公司引入银行系高管
5月21日,海联金汇发布《关于全资子公司发起设立保险代理公司的公告》。公告中称,全资子公司联动优势拟在广州汕头出资设立保险代理公司,注册资金为5000万。同时,海联金汇引入银行系高管戴兵担任执行总裁。公开信息显示,戴兵历任招商银行总行个人银行部副总经理、中国光大银行总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中国光大集团工会副主席(兼)、中国光大银行工会委员会副主任(总行副行级,兼)、吉林亿联银行行长。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12家财险公司商车险新方案获批 最低可达1.96折
截至目前,中国银保监会已批复多家财险公司申报的商业车险新条款费率方案,同意其在特定区域(四川、山西、福建、山东、河南、厦门、新疆等七个地区)可进一步扩大商业车险费率浮动范围,进一步下调定价下限。调整系数进一步下调后,七个地区车险折扣下限较上一次下调范围达12%~25%。以综合折扣最低的厦门为例,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5年未出险的厦门车主最低折扣可达1.96折。
(来源:证券时报)
微医发布升级版由“3+1+1”模式构成的健康险平台
5月18日,微医旗下微医保发布了最新完成升级的健康险平台。本次发布的微医健康险平台,作为微医保“健康管理+医疗服务+保险理赔”服务的平台级入口,将充分利用微医在健康管理、保险保障、理赔管理、大数据共享等能力,打造一个覆盖行业多个交易主体、提供定制化服务、为供需双方实现价值交换的开放型共享平台。据介绍,平台由“3+1+1”模式构成:面向企业用户、个人用户及第三方服务合作商这三个交易主体,由合作商第三方管理系统上传订单数据和信息,由微医进行综合运营管理。
(来源:中国商报/中国商网)
日本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将进驻中国寿险市场
据《日本经济新闻》5月23日报道,日本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公司将进入中国人寿保险市场。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将向中国大型国有银行交通银行旗下的交银康联人寿保险公司出资。澳大利亚联邦银行的寿险子公司此前也向交银康联出资37.5%,双方就三井住友海上获得与这一出资比例相对应的股份达成了协议。中国的寿险市场已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市场,今后被认为仍将大幅增长。中国出台了在金融领域放宽对外资限制的方针,全球保险企业可能会相继进入。
(来源:环球网)
AI医保创企i3systems完成1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人工智能医疗和人寿保险服务初创公司i3systems宣布完成了一笔10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该公司表示计划利用这笔最新资金与其它传统的人寿和健康保险公司展开合作,通过旗下数字平台处理100万项保险理赔政策。该公司目前推出了两款旗舰产品——DataMD和i3Claim,前者实现了健康/人寿保险承保自动化,并创建实时结构化数据库,;后者能够将所有住院文件转换为数字数据,并显示在与索赔裁定医生的特殊界面上。
(来源:鸵鸟创投媒体)
保险产品比较服务平台Unilazer完成670-743万美元股权融资
据外媒消息,保险产品比价服务平台Unilazer宣布完成了一笔670-743万美元的股权融资,投资方为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公司Unilazer Ventures。据悉,该风投公司在本轮融资交易之后,已经获得了Unilazer公司七成以上的股权。该公司透露,他们计划利用这笔最新融资扩大B2C和B2B业务,同时积极构建品牌知名度。
(来源:鸵鸟创投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