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16年7月26日凌晨,在日本
神奈川县的一家疗养院,发生了一起惨绝人寰的砍杀事件。凶手名叫
植松圣,他先绑住疗养院的管理职员,
夺走了他身上的钥匙,然后逐户进入房间,对疗养院内的老人、残疾人进行残忍的无差别砍杀,共造成
19人死亡,26人受伤(其中20人重伤)。
植松圣
以前曾在这家疗养院工作过,但因为对养老院的老人和残疾人进行虐待而遭到解雇;他还患有
“自恋型人格障碍”,认为自己是特别的存在。但这并不是他杀人的根源和理由。他行凶以后,异常淡定,主动向警方自首,并告诉警察:凶器留在车内,一切责任自己承担。
因为
照他的说法,他杀掉这些老年人和残疾人,是“正义之举”,是“在为日本社会除害”。
他曾经给日本国会写信,要求政府杀死住在疗养院里的老人和残疾人,要合法地杀掉他们,即在征得监护人同意后,对他们实行安乐死。如果政府不这么做,那么他就自己做,计划
要
除掉470名老人和残疾人,这对日本和世界都有益,为此还详细规划了作案时间和方式。
在警方对他的审讯中,他得意洋洋地说:
“老年人、残疾人,对社会不但百无一用,而且是祸害,浪费人力物力,浪费政府税金。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把他们割喉了。政府、社会和家属们,应该感谢我。”
植松圣事件并不是个案。与此
性质相同的事情更多,
但没有引发重大关注
。其原因不过是,杀的人不够多。
在川崎市一家养老院,半个月内有三名老人接连坠楼,起初警方将其作为意外事故处理,后来才发现,是院内的护工将他们从阳台上推下去摔死的。
在关西养老院,一名72岁的老人杀死了68岁的女性护工,然后跳楼自杀。
医院的情况又如何呢?
2016年,横滨市一家医院发生了骇人听闻的杀人事件,在三个月的时间内,有48名患者陆续死亡,全部是老人。这些老人都是失去自理能力长期住院的。警方调查后发现,是医院的一名护士,名叫久保木爱弓,她嫌麻烦,于是采取了在液体中注入洗涤剂的方式,将这些老人送上西天。实际上她杀的老人可能根本不止48人,因为很多老人死后立即就被火化了。
与植松圣的事后反应几乎如出一辙,久保木爱弓对她的所作所为没有任何忏悔,反倒不以为然。她说:
这些老年人反正快死了,让他们死得快一点,有什么问题吗?死了那么多人,那么长时间了,你们才知道,不恰恰证明并没有人真正关心他们吗?
你想起那篇著名的《我妻之死》了吗?想起我在
英国血液污染丑闻,扯开了国有化医疗和民主制度的遮羞布
中写到的英国NHS最大的丑闻,斯特福德郡“夺命医院”事件了吗?NHS的医院连基本的护理需求都不满足,粗暴虐待患者,导致高达1200名患者死于非命!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人伦惨剧?
当老年人被“国有化”的时候,老年人就成为吞噬日本社会财富的吸血鬼,源源不断的税金,也填不饱这个无底洞,他们由此成为日本年轻人的重大负担。当医院
国有化的时候,医生护士都变成了公务员,那么他们就希望尽量少干活多拿钱,把患者草草打发走,甚至,盼患者早点死。
一个仇老、恨老、杀老的社会,由此形成。
二
日本在二战之后重建,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资本积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伴随着经济繁荣,老龄化如约而至。
截止2024年7月,
日本总人口1.23亿,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3622万,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9.4%。75岁以上人口2032万,占总人口的16.5%。且呈现持续增多的趋势。
按照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报告》中提出的标准,当一个国家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即认为是老龄化社会;而超过14%时,就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而日本的29.4%,显然已经是高度老龄化的社会了。
与加速的老龄化形成鲜明的对比,日本劳动年龄人口(
15岁至64岁)持续减少,为7382万,占总人口比例为60%。
日本,进入了一个高度老龄化、少子化、劳动力严重短缺的时代。
老龄化本身,并不是问题。老龄化,是经济进步的结果;慢性病,也是经济进步的结果。如果没有市场经济创造的高度物质繁荣,没有市场经济积累的雄厚资本支撑优质的医疗保健条件,人还没活到现在的岁数,就已经死了。
古代有老龄化问题吗?没有。缺医少药,一点点擦伤就会感染要命,平均寿命30岁,哪儿有什么老龄化。有
慢性病问题吗?也没有。根本不可能有那么多资源和技术,供一个人数十年如一日地带病生存,
得了病了就等死。
所以,整天反市场的人,在反什么呢?在反人类。他们所作所为的客观结果就是,经济衰退,让人短命。
然而,
一旦把老龄化问题纳入民主社会的国家化治理中,推行“国家管养老”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问题就大了,因为这恰恰就是反市场的。
日本政府建立了从摇篮到坟墓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
国民年金,
只要连续缴纳10年,可以在65岁之后领取,连续缴纳40年,可以满额领取,每月65000日元;
厚生年金,65岁以后,可以每月领取149000日元;
这两项,其实就是我国的基础养老、补充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
医疗保障,就医时只用支付医疗费用的30%,如果需要大型手术,自付部分会有一个封顶线,超过部分由医保支付。15岁以下儿童,医疗费用全免;15-69岁,医疗费用报销70%;70-74,报销80%;75岁以上,报销90%。
介护保险,就是政府为老年人、无法生活自理的人提供的照料服务,文章一开始杀人案中的养老院、疗养院,就是政府开办的;有些介护服务,也在家里进行。不论在哪里,护工的费用由政府承担,他们跟英国NHS的医生护士一样,都是公务员。
雇佣保险,类似于我国的失业保险,当发生失业,政府会发放失业救济金。
劳灾保险,就是我国的工伤保险。当劳动者发生伤害、伤残、死亡等事故时,政府会支付治疗费、误工费、死亡赔偿等等。
当然,这就不用说名目繁多的其他各种福利政策了。一出生就有42万日元生育补贴,1-15岁儿童每月有1-1.5万养育补贴,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的免费教育;
针对低收入人群的
生活补贴,每月
12-15万日元,
还有各种廉租房
。
针对残疾人的免费福利,盲人甚至可以从政府免费领一只导盲犬。
真正的从生到死的福利国家,奶娘式国家。每个人都在财政这口大锅里舀,只看谁舀得多谁舀得少,谁是净收益者净损失者。
那与高额的福利伴随的是什么呢?必定是高税收。
医保,按照个人收入的8%缴纳;
介护保险,为收入的0.8%;
雇佣保险,为1.5%;
劳灾保险,根据行业安全风险程度实行差别税率,最低0.45%,最高11.8%。
年金,分为厚生年金和国民年金两种。厚生年金,个人和公司各缴纳9.15%,共18.3%。国民年金,即基础养老保险金,按年调整,企业和个人共担,个人大约每月缴纳16000日元。
注意,所有社保税,看起来是企业交一部分,个人交一部分,其实都是由劳动者承担的。你可以这样理解,你拿到手的比如是1万,企业交了2000元社保,那么实际上你的劳动就值12000元,企业在成本列支的时候,雇佣你的成本就是12000。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社保税,在市场竞争之下,你的实际工资就可以达到12000。当然,也可以这样理解,企业已经拿着12000元准备雇佣你,结果来了一个强盗,从中间抢走了2000元买路钱,你到手就只有1万了,那这2000元,当然是你支付的。
而
日本人的月平均工资是多少呢?28万-31万之间,折合人民币大约为1.4-1.6万元。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平均起薪是22万日元。就这么点钱,30%左右交各种社保税了,这还不算所得税,以及令人抓狂的房产税和其他税收(
中国要是像日本这样征税,很多人会疯的
),
所以到手的,就只有可怜的
几千块钱
。
但与此同时,
一个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不算其他福利,光领取国民年金和厚生年金两项(6.5万+14.9万),就顶得上一个大学毕业生的月薪了。如果算上看护费用、住院报销,一个老年人领取的福利,超过了正在工作的年轻人的月收入中位数。
福利制度就创造出了这样的怪胎!一个天天苦逼地生产的年轻人,要还房贷车贷养儿女,收入却不如一个不事生产、有房有车的老年人!
现在很清楚,这是一道
小学数学计算题
,谁都别装自己不会算:
一个1.2亿人的国家,其他都不算——比如供养公务员、儿童、残障人士、教育免费——只算领养老金的人,有3600多万,占到人口总数的30%左右,一毛钱财富不生产,全部靠他人的生产而生活。而这部分人还在不断增加,生育率下降后,搞生产的人却在不断减少,那么必定入不敷出,还要继续增加其他税收,来
补这个窟窿。
截止2020年,日本养老金缺口为13万亿日元,并且在不断扩大。
解决的办法,无法两条路:一是增收,即给年轻人继续增税;二是
减少老年人的福利,并且延迟退休
,降低
福利的领取数额
。
但加税
是
加不上去的,年轻人的负担已经这么重了,再加
就要揭竿而起
。
减少老年人的福利,更是绝对不可能,少一分钱他们就会大闹。日本这样的民主社会,老年人就是投票的主力军,60岁以上选民的投票率达到了80%。他们之所以如此积极地参与政治,就是为了从法律上确保自己的既得利益。这个时候的日本政府,其实是这部分老年人的政府,而不是年轻人的政府,它成了老年人系统性地剥削年轻人的帮凶。但没有哪个政客敢于得罪他们,敢于削减他们的福利,那意味着政治自杀。
税加不上去,福利减不下来,结局必然就是崩盘。
这时候还有一条路,那就是印钞票。就是看起来老年人的福利名义数额没有减少,但是实际购买力已经大大缩水。类似于骗局。但是既然是骗局,那就不能长久,因为老年人不是傻子;而且,钞票印多了,最终引发经济危机,财富一夜归零,大家一起死。
日本政府和社会各界也不是没有想办法。他们在倡导老年人继续工作,延迟退休,削减税收和养老金,所以很多白发苍苍的老人还在当服务员;他们希望年轻人出来投票,把选举权年龄从20岁降低到18岁,以通过民主手段对抗老年群体;至于说印钞票,那是任何政府都昼夜不息在做的标准动作。
然而,这些都是杯水车薪,要么起不了大作用,要么只是延缓危机发生的权宜之计。
所以这就是个死局,神仙来了也没办法。因为资源是稀缺的,福利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管怎么搞,结局都是死,只看怎么个死法和迟早。经济繁荣了,年轻人找工作容易、工资率高,就还能勉强撑着,维持一段时间;经济衰退了,自己都活不下去了,那就把矛头指向老人群体,或者最终大家同归于尽。
毁灭吧,赶紧的!社保这种制度,早崩了比晚崩了好。
三
我们的印象中,战后及平成时代以来的日本,是一个温良的社会。当代日本人,9
0度
鞠躬,干净整洁,待人和善友好,却发生了骇人听闻的系统性仇老恨老杀老,难道是日本人的“传统美德”丢失了吗?
并没有什么“传统美德”,传统美德也靠不住。在经济民族主义时代,日本人的传统美德是烧杀抢掠,敢死队、敢上战场杀人、敢抢地盘,才是美德。不这样做的,被视为懦弱,然后被刺杀。
人们经常说,尊老爱幼是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但是
中国古代甚至到改开以前,弃婴、遗弃老人的事情层出不穷。所以这也并没有多么“传统”。
一种美德之所以能够成为传统,
不能用民族性来解释。因为传统、美德从来
不是飘在半空中的,它的背后,是真实的
人的行动逻辑,即经济动机的结果。
1980年代,街上小混混很多,偷鸡摸狗,所以搞严打,动辄枪毙。到90年代后期以后,中国的社会治安就很好了。这是严刑峻法的结果吗?是中国人突然就热爱和平合作了吗?不是。是因为市场经济不断进步,为人们提供了充足的工作岗位和节节攀升的工资率。当通过工作就能过上体面的生活时,谁还愿意去犯罪呢?犯罪毕竟是极高风险的行动。
改革开放走向深入,商家的道德水平似乎突然提高了,坑蒙拐骗少了,眼光长远的多了,又是保质保量,又是七天无理由退货,现在甚至“仅退款”,是因为我们的传统美德变了吗?不是。
是市场经济的消费者主权,让每个人都变得更加诚信,因为他们知道,放弃眼前的蝇头小利,诚信生产和交换,有利于自己的长远利益。
美国纽约的出租车司机,不愿意送人去黑人聚集的哈莱姆区,是因为他们
道德低下爱搞种族歧视吗?也
不是。是因为哈莱姆区明明犯罪率高,出租车司机动辄被抢,纽约市政府却不允许出租车自由定价,反倒进行价格管制,价格无法覆盖风险,所以表现出来的就是,出租车司机不去了,“道德败坏”了。
所以,道德问题只是表象,背后的人的经济动机,才是根本。因为经济,才是人类生活的常态。
那么同理,是日本年轻人
基因突变了,
传统美德不管用了,
形成一个仇老
恨老的社会
吗?
并没有。无缘无故的,仇恨啥?
总是由于经济动机,导致了一个不尊老爱幼的社会。
年轻世代本来就生活压力巨大,却必须拿出收入的很大部分来供养不事生产的老年人,这些老年人不用工作,却拿得比工作的年轻人还多,天理何在?更荒唐的是,
这些老年人还不是自己的父亲母亲,而是跟他们毫无关系的陌生人。
也就是说,这些人仅仅由于年龄大、人数多,就通过民主程序,享有了对年轻人的财产予以剥夺的权力。
福利制度如此反经济、反伦理,却以民主这个政治正确之名加持难以撼动,
那么,既然投票投不过,
激进的年轻人,
有什么理由不盼着老年人早死呢?
又有什么理由不铤而走险,
干掉他们呢?
这绝对不是替杀人犯开脱,杀人偿命,这没啥说的。只是在说,一个道德崩坏的社会,背后必有其经济动机;如果道德家们光是站在空中指责人们道德败坏,那是不得要领、不触及根本的。
是经济政策导致了道德的崩坏。
所以,
并没有什么一个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之所以坚守某些美德,是因为这样做有利于我们的长远利益。
这个利益,包括经济利益,也包括
名望、声誉、心理满足。
谁说道德就必然与经济冲突呢?没有的事。
道德与经济,一体两面。有利于人的长远利益的道德,才会得到实践。光靠
道德说教,是无用的
,
如果坚持一项道德,不但对自己毫无好处,而且让自己不断做出牺牲,那你就是说破天,它也无法长期实行,所以根本就不可能形成一种“传统”。
你现在哪怕是拿个高音喇叭天天给日本年轻人洗脑,说你们要尊敬老人,出钱给他们花啊。没用的。这就更不用说道德的善变性了。基督教没有教人从善吗?可是当人们认为消灭异教徒就是从善的时候,就会大开杀戒,他们认为武德充沛,才是“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