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璀璨科学
科学的奥妙,值得探索,值得学习,值得分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西湖之声  ·  “新春第一课”:激发AI动能,澎湃创新活力 ·  19 小时前  
港天港地港人才  ·  4类人申请港硕爽翻天,利益buff拉满! ·  22 小时前  
港天港地港人才  ·  4类人申请港硕爽翻天,利益buff拉满! ·  22 小时前  
济宁市公安局济东分局  ·  新华鲜报丨交易额增长超九成!“China ... ·  昨天  
济宁市公安局济东分局  ·  新华鲜报丨交易额增长超九成!“China ... ·  昨天  
伯虎财经  ·  怎么理解万亿小米? ·  2 天前  
伯虎财经  ·  怎么理解万亿小米?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璀璨科学

神舟十八号飞船着陆:航天员出舱为什么要被抬着走?付出太多了

璀璨科学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4-11-04 02:2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发射、任务执行、返回及后续相关任务的情况。包括飞船的发射时间和飞行时长,航天员完成的任务,以及神舟十九号和神舟二十号飞船的后续任务安排。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完成任务。

神舟十八号飞船是第七艘前往中国空间站的载人飞船,于2024年4月25日发射升空。航天员完成了微重力基础物理、航天技术、空间生命科学等领域的科学实验,以及照料空间站、应用载荷等常态化工作。

关键观点2: 神舟十八号飞船安全返回。

在11月4日凌晨,神舟十八号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安全着陆,叶光富、李聪、李广苏三名航天员凯旋归来。返回后航天员身体状况需适应重力环境恢复,需坐在椅子上休息并由工作人员抬出舱。

关键观点3: 神舟十九号和神舟二十号飞船的任务安排。

目前,神舟十九号飞船正在中国空间站执行飞行任务。神舟二十号飞船已制造完成并处于待命状态,主要用于应急救援任务,以应对太空飞行中的紧急情况。


正文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是第 7 艘前往中国空间站的载人飞船,在 2024 4 25 日发射升空,现在这艘飞船已经返航, 11 4 日凌晨,神舟十八号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安全着陆,叶光富、李聪、李广苏 3 名航天员凯旋归来。

在过去这 6 个多月时间内,叶光富、李聪、李广苏 3 名航天员完成了很多工作,开展了涉及到微重力基础物理、航天技术、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科学、航天医学等领域的科学实验、试验,超过 90 余项。除此之外,航天员们还完成了很多常态化的工作,例如照料空间站、应用载荷,对空间站进行维护、维修以及进行状态巡检。

在这次飞行任务中,备受关注的任务之一可能就是航天员们进行了 2 次出舱活动,在出舱活动过程中给中国空间站安装了空间碎片防护装置,简单地说,就是给中国空间站安装了一些碎片“防护罩”来提高空间站应对空间碎片、空间小颗粒威胁的能力。

现在在中国空间站执行飞行任务的是神舟十九号飞行任务乘组。 10 30 日,神舟十九号飞船成功发射升空,这是我国第一次有 90 后航天员参与飞行任务。在这次飞行任务中,蔡旭哲担任飞行任务指令长,带领 2 名新航天员宋令东、王浩泽执行飞行任务,其中王浩泽是女航天员。

按照计划,神舟十九号飞船将会在轨飞行大约 6 个月时间,在接下来这 6 个月时间内,叶光富、宋令东、王浩泽等人也会进行出舱活动,给中国空间站的一些管路、电缆等部位安装空间碎片防护装置,来进一步提高空间站应对空间碎片威胁的能力。

神舟十八号着陆

11 1 日,两个航天员乘组在中国空间站内举行了交接仪式,神舟十九号飞行任务指令长蔡旭哲从神舟十八号飞行任务指令长叶光富手上接过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这也标志着神舟十八号飞船任务结束了,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开始准备返回地球了。在 11 3 日下午,这 3 名航天员乘坐神舟十八号飞船从中国空间站撤离,在 11 4 日凌晨,神舟十八号飞船安全着陆,航天员们回来了。

飞船返回舱在着陆场着陆后,地面的搜救人员就按照计划开展各项工作,有一些工作人员对返回舱进行了检查,有一些医护人员则对航天员的身体进行确认,还有一些工作人员打开返回舱的舱门,有一些工作人员则抬着航天员出舱,抬着航天员走。

这不是第一次看到航天员被地面工作人员抬着走了,之前的几次载人飞行任务中,飞船着陆后,航天员出舱都是被工作人员抬着走的,这是怎么回事?

飞船、空间站在执行飞行任务时,是在距离地面大约 400 公里的轨道飞行的,由于速度足够快,所以可以长时间飞行而不会掉下来,也正是由于速度很快,所以航天员会处于失重的状态。从空间站、飞船内传回的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航天员在飞船、空间站内是飘起来的,可以飘来飘去。不仅航天员,飞船内的一切都可以漂浮起来,除了那些固定的物品。

虽然看起来很轻松,但是实际上航天员的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经过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状态回到地面后,对航天员的各种生理功能是一个综合的考验。

因为在地面,我们时时刻刻都对抗着重力,而在失重环境下,身体就不再需要对抗重力了,整个人都是放松的状态。飞行几天、十来天这样的短时间飞行还好,身体受到的影响还不大,而神舟十八号飞船在轨时间长达半年,航天员的身体早就已经适应外太空失重的环境了。

当航天员从外太空失重的环境中回到地面时,他们身体从上到下各个器官系统都要去适应重力的环境,这个过程称为“重力再适应”,短时间内航天员是没法恢复到正常水平的,所以出舱后,地面的工作人员就会把航天员抬起来,让他们坐在椅子上面休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