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note 曾经宣称 「你(用户)拥有自己的数据」(Your Data is Yours),对于一款笔记工具来说,这是伟大的宣言,相当于宣称「不作恶」。后来,我们也知道了,某些笔记公司,走在了反面,例如:不能导出数据,或者只能导出特定专有格式的数据,总之用户失去了控制自己数据的能力,随着笔记的积累,退出这个系统的门槛会变得越来越高,最后难以割爱,只能乖乖交「保护费」,「保护」用户免于失去数据。这里的「保护」,和「保护」商家的店铺免遭流氓砸毁是一个意思。
不少生产力工具,很大程度上淡化了自己是一个云存储公司的本质,而且还是无法和主流云存储厂商竞争的那种类型。一个工具如果可以让我选择存储数据的位置,无论是本地存储,还是我信任的云厂商,我都会刮目相看;如果存储格式还是基于公开的协议(例如:Markdown 纯文本)我更觉得是「圣贤」了。这样做,几乎就是在宣誓:用户可以随时自由退出,而不会受到惩罚。一个典型的正面例子是:Obsidian。我之前介绍过 Obsidian CEO, Steph Ango 关于 File Over App 的观点,堪称典范。(让我们看看 Obsidian CEO 是怎么使用 Obsidian 的)
除了直接搞定用户数据,工具还会有各种其它「小动作」,比如「ALL IN ONE」,我这个工具又能画图,又能笔记,又能AI,又能自动化,当然目的是占有更多的用户数据,让用户不要选择「其它工具」,这样做的话,一般都会搭配 「接口垄断」,只能从其它系统对接进来,不能对接出去到其它系统,不然「ALL IN ONE」的力度就要大打折扣。虽然是「接口垄断」本质还是只进不出的「数据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