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阿弥陀佛与我同行
过凡夫的日子,念弥陀的名号。欢喜信受,与佛同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羊城晚报金羊网  ·  废弃年花年桔别乱扔!广州市713个临时收集点 ... ·  20 小时前  
手艺门  ·  你的收纳小能手,让家不再凌乱~ ·  昨天  
手艺门  ·  你的收纳小能手,让家不再凌乱~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阿弥陀佛与我同行

他是千古仁君,愿过念佛的生活,嫔妃纷纷出家!

阿弥陀佛与我同行  · 公众号  ·  · 2021-01-26 06:00

正文




(一)

一代仁君 盛世繁华



纵观中国数千年历史长河,朝代兴衰更迭,循环不息,期间帝王频繁更换,瞬间隐没,其中不乏纵横驰骋统一中原、开拓疆土的帝王,或者继往开来、开创太平盛世的明君,当然亦多有残酷暴君、亡国之主。


然而自古以来,百姓可遇不可求的却是仁君仁政,因此,“仁政”一直成为中国传统政权的最高理想。


直到千年前的北宋之际, 终于出现了一位能够冠之以“仁”的帝王——宋仁宗赵祯。



宋仁宗赵祯



仁宗盛治



仁宗在位四十二载,缔造了历史上不可比拟的“仁宗盛治”,期间八荒平静,士农乐业,文武忠良。


但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能把整个世界推向近代化的 三大发明——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皆出至于仁宗时代。





世界最早的纸币 ——“官交子”,正是发行于这一时期。



最早的纸币)


无数流传千古之名士贤臣,皆在仁宗期间登上 历史舞台。


唐宋八大家中,除唐朝柳宗元和韩愈之外,苏洵、苏辙、苏轼、王安石、欧阳修、曾巩皆活跃于仁宗朝中。




除此之外,还有威名远播的谏臣 包拯 ,建功立业的武将 狄青 ,先天下之忧而忧的 范仲淹 ,彪炳史册的 司马光 ,宋四家之一的 黄庭坚 ,奉旨填词的 柳永 ,运词别致浓丽的 ,大名鼎鼎的理学家 程颐、程颢 兄弟……


人才鼎盛,君子满朝,甚至“钜公辈出,尤千载一时也”。





严于律己



集千年人才于一时,创古代中国之一世繁华,这自然与仁宗仁慈有道、仁政为民密不可分,“为人君,止于仁”之最高帝王标准,仁宗当之无愧,诚为千古仁君。


关于“仁”,孔子所言“克己复礼为仁”。仁宗严于律己,修内而安外。一代帝王坐拥天下宝物,但仁宗生活依旧简单朴素,衣着粗麻布衣,不好珍馐美味。


曾有官员不远万里运来蛤蜊,敬献仁宗,当得知其价昂贵,值两万八千钱,他却无法下咽。


又一次批奏至深夜,饥饿难耐,欲食一碗羊肉热汤,但终究忍饿不说,只因担心御厨会以此为惯例,夜夜宰杀,如此下去,不可计数,终不忍心为一碗饮食,伤生害物。




宽以待人



仁宗严于律己,却宽以待人,可谓仁者爱人,这体现在他的宽容仁厚,采纳广言。世人皆知包拯之直言不讳、不避权贵、惩治奸吏,却很少了解是仁宗之胸怀成就了包青天的铁面无私。


包拯 曾在朝堂上与仁宗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唾沫横飞,直飞溅到仁宗脸上,仁宗不仅没有治罪,反而因他勇于直谏而加官。


仁宗以其仁厚之心,能容各种激烈之批评,就算对其生活妄加非议,依旧宽容以待。


年轻气盛、心忧天下的 苏澈 道听途说,只是听闻仁宗在宫中美女无数,歌舞饮酒,纸醉金迷,不关心百姓疾苦,未加考证便写入考卷中。


当时考官们认为苏辙无中生有、恶意诽谤,建议对之严厉制裁;仁宗却认为科举的目的便是推举敢言之士,因此特与苏澈功名。


苏辙仅仅依据道听途说,便在科举考试中妄加评判,且直指皇帝本人,即便在“康乾盛世”,也难逃被灭九族之命运。


仁宗的仁慈宽厚,由此可见一斑。


甚至有四川一 读书人 ,献诗成都太守,主张“把断剑门烧栈阁,成都别是一乾坤”。太守认为这是明目张胆地煽动造反,立即把他缚送京城。


但仁宗知道后,理性分析,认为这只是秀才急于做官,写诗泄愤而已,还给他授予司户参军职位。


纵观历史,一代帝王能宽容四川秀才的事,恐怕只有仁宗做到了。



恩泽百姓



仁宗之仁慈不仅只对近臣,也恩泽百姓,甚至对他国之百姓依旧仁慈对待。


对外谨守盟约,保持友好关系,绝不轻动干戈,无数百姓因此免遭刀兵之祸,故仁宗在位期间,边境安宁,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一派和平景象。


仁宗以仁治国,恩泽天下,以至天下归仁。当他驾崩时,朝野上下莫不哭号,举国哀痛,数日不绝。


褴褛的乞丐、斯文的书生、稚气的小孩……无不聚集皇宫门外,哭声一片,披白麻,烧纸钱,为仁宗送别,那焚烧纸钱的烟雾,弥漫上空,以致“天日无光”。


就连四川山沟里的妇女们,也头戴纸糊孝帽,哀悼仁宗。


岂止是大宋,甚至 辽国的百姓 也举国痛哭哀悼,辽国君主道宗耶律洪基亦号啕痛哭,并为仁宗建立一个衣冠冢,借此寄托哀思。


此后,辽国历代皇帝“奉其御容如祖宗”。


一位帝王之驾崩,赢得黎民百姓痛哭哀悼之事,屡见不鲜,但让 敌国百姓与皇帝也痛哭 ,并且真诚哀悼,如此君主,即使不是绝无仅有,也是凤毛麟角。


仁宗不愧为中国一代仁君圣主!





(二)

一心向佛 三宝妙赞



仁宗如此仁慈宽厚,以仁治天下,赢得千古仁君之美誉,究其根本, 归结于他对佛教的虔诚信仰,是佛心大慈大悲之自然流露。


北宋一代,仁宗之前的皇帝皆极力护持佛教。


宋太祖赵匡胤大力恢复周世宗法难被毁的寺院、佛像、经文,并敕令雕刻大藏。’


宋太宗积极设立译经院,恢复从唐代以来中断170年之久的佛经翻译,并支持赞宁法师编纂《宋高僧传》。


宋真宗除建造佛寺、翻译佛经之外,还亲自为佛经作注,又撰写《崇释论》。


因此,仁宗生活的时代,佛教之风已蔚然朝野,深入民心,满朝文武大臣多是信佛之士,仁宗对佛教之信仰,可谓水到渠成。


自古信仰佛教之帝王,屡见不鲜,其中世人耳熟能详的有请佛法东来之汉明帝,数次出家为僧的梁武帝。


然而,若论治国与佛法两者皆做到几近完美,天下归仁者,唯有宋仁宗一人。


因此,苏轼在《宸奎阁碑》中赞叹仁宗言:


此所谓得佛心法者,古今一人而已。





顶戴佛像 赞佛功德



仁宗对佛教信仰虔诚,为祈雨缓解旱情,专门迎请佛舍利至宫中供养,其心至诚,立即天降大雨,还感得增生一颗舍利,五色光发。仁宗用琉璃瓶贮藏供养,并作一首《佛雅赞》,赞叹佛之遗教,不可思议:


三皇掩质皆归土,五帝潜形已化尘;

夫子域中称至圣,老君世上亦言真;

埋躯只见空遗冢,何处将身示后人;

惟有吾师金骨在,曾经百炼色长新。


仁宗称佛陀为“吾师”,表明他已经皈依佛门,已是佛弟子。又写偈颂赞叹世尊:


天上天下,金仙世尊。

一心十号,四智三身。

度脱五阴,超腧六尘。

生灵归敬,所谓能仁。


而且,他常顶戴佛像,认为接受朝臣礼拜是不得已,其实唯有佛方堪世人礼拜,故言:“ 我无德,每日人呼万岁,教佛当之 。”


亦暗示大臣百官当礼拜佛陀。观音菩萨顶戴阿弥陀佛,以示虔敬,当常随师学;仁宗顶戴佛像,可见其信仰之至诚。





护持佛法 莲华经赞



仁宗对佛信仰淳厚,以一代帝王之身份,极力护持佛法。


他经常亲自组织、参与放生、建道场之佛事活动;又整饰寺院,支持译经入藏,结交、礼遇无数僧人;还曾派僧侣去印度取经,取回梵本1428卷,译成564卷。并诏选50名童子学习梵文,培养译经人才。


故仁宗期间,不仅是士大夫之乐园,“读书人最好的时代”,也是古代百姓生活幸福之时代;更是佛教风气浓厚,信仰虔诚之际。这当然得益于仁宗之仁慈,以及对佛法的真实信仰和大力护持。


除护持之外,仁宗自身亦精研佛法,精读《妙法莲华经》,深得佛法心要,作有《莲华经赞》:


六万馀言七轴装,无边妙义内含藏。

溢心甘露时时润,灌顶醍醐滴滴凉。

白玉齿边流舍利,红莲舌上放毫光。

假饶造罪如山岳,只消妙法两三行。





神往出家 意在圣果



帝王信佛护佛之中,梁武帝屡次出家,成为佛教内的佳话,仁宗也向往出家,或许因为帝王的责任,最终未能如梁武帝一般,舍身出家。


仁宗自身未能出家,但曾赐 两位年幼女儿(第七、第八女)出家,而且仁宗后宫妃嫔中亦出家无数, 迎舍利入宫奉养之时,宫中“嫔嫱炼臂、削发者甚众,喧传满街,无不惊骇”。而且,出家后的她们礼敬有加,有赞僧偈言:


六度无懈,四恩匪常。

为人眼目,助佛津梁。

体润一雨,心熏众香。

道无不在,此土他方。


正因如此,他的《赞僧赋》,将其羡慕出家生活之心境,赞叹出家僧宝之至诚,表露无遗:


夫世间最贵者,莫如舍俗出家。


若得为僧,便受人天供养,

作如来之弟子,为先圣之宗亲,

出入于金门之下,行藏于宝殿之中。

白鹿啣花,青猿献果。


春听莺啼鸟语,妙乐天机;

夏听蝉噪高林,岂知炎热;

秋睹清风明月,星灿光耀;

冬观雪岭山川,蒲团暖坐。

任他波涛浪起,振锡杖以腾空;

假饶十大魔军,闻名而归正道。

板响云堂赴供,钟鸣上殿讽经,

般般如意,种种现成。

生存为人天之师,

末后定归于圣果矣。

偈曰:

空王佛弟子,如来亲眷属。

身穿百衲衣,口吃千钟粟。

夜坐无畏床,朝睹弥陀佛。

朕若得如此,千足与万足。


仁宗赋中,文文句句流露出对出家生活之无比神往,出家生活之自在,僧宝之尊贵,现世为天人之师,最重要的是将来必证圣果,这才是出家为僧最圆满的生活,这也是仁宗真正所追求的境界。


(三)

一方净土 四季弥陀


仁宗一心向佛,全心护持佛法,又真心寻求解脱生死,证涅槃果。那么佛法无边,法门无量,众生根机不堪,当如何选择出离要径,才能即身成就,脱离轮回。


仁宗《赞僧赋》言,向往“ 夜坐无畏床,朝睹弥陀佛 ”之生活,可知他佛法最终归宿在西方净土,因此才会渴望获得大安心,日夜与阿弥陀佛为伴。


而且仁宗精研《法华经》,经中言“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法华秘髓,在念佛求生西方净土,花开见佛,悟无生忍,如《药王菩萨本事品》中说“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花中,宝座之上”。


仁宗对净土之信仰,对弥陀之归命,真实至诚,且看他四季念佛之歌:


春天:静念弥陀 坐立莲花





和风吹绿柳,桃李尽开花,草也生芽,木也生芽。


秋千上欢喜的,媚姬士女,荒郊外烦恼的,庶夫农家,细思量,欢喜的也由他,烦恼的也由他。


从今后,广施些衣服,多舍些饭茶,静念些弥陀,准备着自家。叹浮生有也是虚花,无也是虚花。


只愿我早修到弥陀海会,净土莲池,坐也是莲花,立也是莲花。



夏天:勤念弥陀 坐立纵横





薰风吹翠草,万物自滋融,蚕也方成,麦也方成。高楼上快活的,闲浪子弟,路途中,熬煎的,旅客行商,细思量,快活的也成空,熬煎的也成空。


从今后,广积些阴骘,多办些前程,勤念些弥陀,准备着临行。叹浮生有也是虚名,无也是虚名。


只愿我早修到弥陀海会,净土莲池,坐也是纵横,立也是纵横。




秋天:急念弥陀 坐立安然





金风吹黄菊,皎月正当圆,花也皆残,果也皆残。


东壁厢,才闻的,男婚女配,西壁厢,又听的,铙钹喧天,细思量,现在的也徒然,过去的也徒然。


从今后,广行些方便,多结些善缘,急念些弥陀,准备着来年。叹浮生有也不十全,无也不十全。


只愿我早修到弥陀海会,净土莲池,坐也是安然,立也是安然。



冬天:勤念弥陀 朝暮光辉





朔风吹松柏,鹅毛雪片飞,草也凋零,木也凋零。


这壁厢,闹哄的,红炉暖阁,那壁厢,凄凉的,草席麻衣,细思量,富贵的也是非,贫穷的也是非。


从今后,坚持些斋戒,早悟些禅机,勤念些弥陀,准备着来催。叹浮生有也是伤悲,无也是伤悲。


只愿我早修到弥陀海会,净土莲池,朝也是光辉,暮也是光辉。





纵然帝王高贵,天下归仁,细细思量,无非四季变幻,无常迅速,浮生虚华不实,残缺悲伤;即便舍家弃欲,出家度生,若不脱轮回,证无生忍,又如何真正四季安然,尽是莲花?又岂能朝暮光辉,面睹弥陀?


唯有归命弥陀,一心念佛,方能今生立即往生西方,莲花化生,必定成佛。时时刻刻,亲见弥陀,听闻妙法,广度群生。


这便是仁宗信仰之归宿,至于仁宗是否具足三心而往生,我们不得而知,但阿弥陀佛本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作者 | 释佛欣





作 者

文 集



万劫千生遇净土(全集)



01. 生命中每一场遇见,都不是偶然

02. 人生的错过,都是为了遇见佛

03. 因缘若成熟,自然遇见佛

04. 念佛不是有智慧,而是有缘!

05. 不管你信不信,念佛都能化解你的苦难!

06. 世界上最简单的事,就是往生成佛!

07. 我们每一个细胞,都有佛的慈悲!

08. 人生哪有来日方长,时时刻刻是无常!

09. 遇到净土法门,比一亿菩萨的福报还大!

10. 遇见净土法门,善根福报与弥勒菩萨一样!

11. 历经万劫千生,只为度你一人!





净土芳园(原创视频)



01 弘一大师绝笔:悲欣交集见观经
02 佛说一场法,究竟会有多少人往生呢?
03 茫茫人海,谁是来度你的佛菩萨?
04 我们与阿弥陀佛,究竟有多亲?
05 念出一声佛,就是最大的感应!
06 见或不见,佛都在默默守护你
07 彻底改命的秘诀,就在这六个字!
08 极乐世界,为何在西方?
09 摄取不舍,就是佛紧紧抓住你!
10 轮回是一种病,念佛就能治!
11 佛消受不起的米饭,为何父母可以?
12 人生这么苦,为何要如此庆喜?
13 名字的秘密,藏着命运的玄机!

14 最美3·8节:当女人遇上佛,世界就变了!

15 念佛成佛,是最大的因果!
16 佛念你十劫,等你念佛一生!
17 讲无条件的救度,会让人造业吗?
18 命中的一切,真是最好的安排吗?

19 学佛后,还能不能好好玩?

20 净土东传第一人:三世轮回的传奇高僧!

21 天亲菩萨说:这五种人求财,佛也不会给!

22 五百阿罗汉度不了的人,他一招轻松度化!

23 我们的生死,真是命中注定的吗?
24 生病很痛苦,是找医生,还是求佛?
25 来自佛的问候:你在娑婆,还好吗?
26 人生处处是考场,念佛人人皆满分!
27 孤独的人生,谁是你真正的知音?
28. 佛法解梦 :梦真能预测未来吗?
29. 佛菩萨就在身边,你为何看不见?
30.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与佛有缘的人!

31. 往生与死亡,究竟有什么不同?



悲 欣 交 集(栏目文章)



01. 献给最伟大的母亲:千佛之母,摩耶夫人
02. 上人新年春联解读:有饭吃,有佛念,千足万足!
03. 大病之后,他终于作了正确的选择
04. 世界上最深情的一句话:我要救你!
05. 菩萨的乐舞:反弹琵琶说救度
06. 玄奘西行,我们也要向西行!
07.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背后的故事,你想知道吗?
08. 弥勒菩萨,为何笑口常开?
09. 新年的钟声,是弥陀爱你的呼唤!
10. 病毒与生死,怎样隔离最安全?
11. 2600年前的两场瘟疫,留下一个神奇药方!
12. 死后的世界,你要如何选择?






精彩

回顾



滑动查看


不请 之法 | 慧净法师

我住山念佛,与蛇为伴的日子!

运气不好怎么办?念佛来办!
人生有一种药,比后悔药管用!
千年失眠古方,一用就灵
一切不要问,傻傻念佛福报自来!
伟大的和尚,要走遥远的路
慧净法师弥陀圣诞开示:阿弥陀佛是何等佛?(珍藏版)
不管你信不信,你的命运早已注定!

缘来如 此 | 净宗法师

助念如此重要,七大问题一定要了解!

一位法师揭开了算命、前世的秘密!

吃素的九大好处,你知道多少?

生病,是佛菩萨考验我们吗?

念佛的你,为什么没有神奇的感应?

法然上人的临终绝笔,句句珍贵无比!

当我们老了,一切越简单越好!

2021年运程,你担心“犯太岁”吗?法师为你解答!

一本生死急救手册,人人值得拥有!



津津乐道 | 宗道法师

法师这18句话,可以温暖你一生!

轮回的戏中,我们都是最佳演员!
念佛的你,只需活在弥陀的眼光中!
世间疾病千万种,念佛能治哪一种?
知见混乱的年代,谁才是你的善知识?
一切的努力,都在证明我们是凡夫!
佛这么厉害,为什么不把众生都救到净土?

小池映月 | 居之安

“南无”两个字,与你的成佛有关!

佛的世界,如此不可思议!

每天很烦恼怎么办?交给佛来办!

对待烦恼最好的方法:念佛,不对抗

劝亲人念佛,这些技巧需要掌握!

传说中的“念佛三昧”,你真的懂吗?


悲欣交集 | 释佛欣

历经万劫千生,只为度你一人!

不管你信不信,念佛都能化解你的苦难!

遇到净土法门,比一亿菩萨的福报还大!

人生哪有来日方长,时时刻刻是无常!

献给最伟大的母亲:千佛之母,摩耶夫人

大病之后,他终于作了正确的选择

上人新年春联解读:有饭吃,有佛念,千足万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