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
3
日,第十三届亚洲大学生摄影大赛“人文阆中”活动开启了第一天的精彩。下午,来自亚洲各个高校的
40
多名大学生陆续抵达阆中,开始实地采风。两千多年前,江州(重庆)的游人坐船沿嘉陵江北上,从津关渡口进入保宁(阆中),而今,我们的摄影采风也踏寻古风,从南津关开始。
中午,还没到阆中的时候,活动微信群里就已经开始了讨论,期待阆中古城将以怎样惊艳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从火车站出来,很快就到了江边,对岸密布的屋檐错落有致,碧绿的嘉陵江水从桥下流过,过江转弯下坡就到了我们入住的酒店,古香古色,已经和阆中古城融为一体,江边只能听到大家相机不停的“咔嚓”声。大家陆续报到,晚饭就集合开赴采风第一站——南津关。
穿过古朴的南津关古镇门楼,第一眼看到的是一个高悬的茶壶,巧妙地利用水流遮盖住支撑的柱子,让人以为这个茶壶被施了魔法。古代旅人在这里上岸歇脚的时候,一定没少望着清江惬意地喝上两口小茶。交通要道,商旅繁忙,这也是南津关之所以繁盛的重要原因,古镇里的一点一滴都在诉说着它曾经的辉煌。
南津关的魅力在大型实景演出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晚上8点,门楼的脸谱大鼓雷声响起,古镇在这一刻活了过来,擂鼓的将士们将人们一同带入历史深处。接着由阆中名人张飞开场,他曾是巴西(“巴郡以西”的意思,和南美洲巴西没有关系)太守,领军驻守阆中达
7
年之久。在他的带领下,一众演员开始演绎古镇民生:店小二在用石臼磨辣椒面,香辣味弥漫在空气里,这是川北凉粉的重要调料之一;古法榨油的店铺里,人们喊着号子推锤榨油,宝贵的油被辛劳的汗水一滴滴榨出来;浣洗的姑娘,在江边洗着衣服唱着歌,忘却生活的疲劳;蚕宝宝吃着桑叶茁壮成长,吐出的蚕丝被纺织成精美舒适的丝绸,得到无数人的追捧;求取功名的学子,在灯下苦读,盼着有朝一日能够金榜题名;川北凉粉店,辣妹子做的凉粉巴适又安逸,辣得能让你留下伤心的眼泪;还有南方水乡不会少的柔美丝竹歌舞,笛声月色两相宜,美轮美奂。所有的表演都巧妙地利用周围古镇的景致,有进有远,有上有下,立体感十足,大家寻找着最佳角度,将美丽的瞬间定格。
最震感的还是川妹子的变脸绝活,4位川剧大师,在古镇街道的临时舞台上,变脸吐火,这么近距离地看变脸还是很难得的。接着是阆中名片风水太极,还有衙门判案的皮影戏,让人看着过瘾。演出在最下面的渡口平台上接近尾声,渡口一如既往的繁忙,汉子们挑着沉甸甸的货物忙着装卸。演出最后,又是张飞来跟大家告别。
回程路上,小伙伴们翻看着今天拍的照片,想着到底该把哪几张好看的放到朋友圈里去秀一把呢?不知道后面几天的采风会有什么新的精彩等着我们呢?
作者:杨帅斌
图片:杨茂坤 陈志海 王啸
小编:姚大壮
责任编辑: 姜蕾 齐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