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哥是华为的工程师,
在大城市上海安家落户。
初六离家的时候,
他奶奶起个大早,
给他烙他最爱吃的羊肉饼。
整整做了八张,
把家里的大葱和羊肉都用上了,
早餐吃两张,剩下的,
带回上海慢慢吃。
表哥的行李箱被塞得满满当当,他奶奶便找来一个大包袱,咸鸡蛋、肉丸子、藕夹···能想到的家里的好东西,都恨不得给大孙子装上:
这里还有两箱牛奶,你给孩子拿着。
“大上海什么都有,什么都能买到,你自己留着吃吧。”他奶奶一件件往里装,表哥一件件往外拿,气得他奶奶直跳脚。
最终达成协议:
别的都拿着,
牛奶就拿五盒路上喝。
而从山东到上海的高铁,
不过四五个小时。
每每过完年回城,
家家都要上演这么一出,
年度催泪大戏。
不久前,中国新闻网在微博上,
发起了一个过年返程催泪话题:
#行李箱里塞满爱#。
“离家前,
爸爸妈妈往你行李箱里,
都塞了啥?”
看了各路网友的回复,
匠匠简直笑到飙泪。
中国新闻网的小编,
率先晒了四张:
大馒头、扒鸡、
大枣、挂面···
(话说德州的匠匠看到这个,简直不要太亲切)
网友们也按捺不住,
纷纷晒起来:
家乡土特产型
▼
自家放心食品型
▼
“不管三七二十一,
你都拿着”型
▼
网友@CherrieR---燊,直接晒出了自己的后备箱
@公子藥:你们弱爆了
@潘pang哒:我们也是拉了一后备箱的食物
@李夫人的桃花扇:塞都塞不下了。
南京机场这位大叔,
甚至因为母亲做的煎饼,
行李超重30多斤。
▼
大家看着看着笑了,
笑着笑着哭了。
大年初三,
朋友圈一张刷屏的照片,
让看过的人,
无不潸然泪目。
照片中,
白发苍苍的老妈妈戴着围裙,
蜷着双手,目送孩子离家。
纵使心里有万般不舍,
她还是强忍泪水,眼含笑意。
只是车子即将开动的那一瞬,
她忍不住把身子探进车里,
再多看一眼,
再多看一眼。
此情此景,
让匠匠突然想起了贾平凹在《我不是一个好儿子》中的一段描述:
把母亲送出医院,看着她上车要回去了,我还是掏出身上仅有的钱给她。
我说:
钱是不能代替了孝顺的,但我如今只能这样啊!
从上幼儿园开始,
我们与父母,
仿佛就注定了一场又一场的
重逢与别离。
我们在他们的期望中,
飞得越来越远;
又在他们的期盼中,
一次次往回赶。
我们塞给他们足够的钱,
却给不了他们足够多的陪伴。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
只不过意味着,
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
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
“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
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
而且,
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
不必追。
”
匠匠在南方求学,
每年只有寒暑假才能回家。
每次返校,
爷爷奶奶总是给吃不惯米饭的我,
准备一堆我爱吃的手擀面。
除了这些,
箱子里还被强行塞进各种,
五花八门的东西:
大妈款的秋衣秋裤、
各种腌制的肉食小菜、
说要在路上吃的苹果···
(路上到底能吃多少东西啊)
满满当当、满满当当,
重得要死,沉得要命,
我一边抱怨,
一边背过身去。
我不愿他们看见我哭,
我也怕看见他们哭。
“ 瀑布的水逆流而上,
蒲公英种子从远处飘回,
聚成伞的模样,
太阳从西边升起,落向东方。
子弹退回枪膛,
运动员回到起跑线上,
我交回录取通知书,
忘了十年寒窗。
厨房里飘来饭菜的香,
你把我的卷子签好名字,
关掉电视,
帮我把书包背上。
你还在我身旁。 ”
陪伴,
是最长情的告白。
今天要跟大家介绍下小IN
因为某种众所周知的原因,改名了
但是他还是每天会分享Instagram的最新资讯
长按添加订阅
Share the World's Moments
Insta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