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
请先点击上方蓝色字体
“掌上太原”
点击
“关注”
,
这样您就可以每天
免费
收到精彩内容了。
认一力饭店地处太原市桥头街西段南侧,是太原市一家有名的
穆斯林
饭庄,为伊斯兰风格的三层建筑,一层、二层为大堂餐厅和包间餐厅,三楼为娱乐。西墙镶嵌"麦加"风光大型瓷砖壁画。整个饭庄可同时容纳450位顾客就餐。
认一力饭店的前身是认一力清真饭店,由原经理安海创建于1930年。据说认一力字号的来由是安海之父安良田所起。因安良田信仰伊斯兰教,认为"真主是万能的","真主的力量大无边","唯一的是认主独一"。从这个意义出发,从三句话中抽出"认一力"三个字为名,沿用至今。
太原人说起认一力来,第一个想到的那一定就是传统名吃--"羊肉蒸饺",几十年间不管店主,店铺如何改变,羊肉蒸饺依旧保持着特有的风味。蒸饺馅内配有砂仁、豆蔻、白芷、荜卜、陈皮、良姜、肉桂、花椒等十多种中药材,具有增香、除膻、开胃、助消化之功能。
所以蒸饺不仅吃起来不腻不柴,鲜香适品,而且营养也很丰富。1957年羊肉蒸饺被誉为太原市十大名吃之一。
蒸饺的主要原料
:精粉、肥羊肉、香油、味精、肉料(砂仁、豆蔻、毕拨、良姜等19种药材)。
饺馅的制作方法:
一等肥羊肉饺馅1斤,放入酱油3两,材料水(花椒、大料、桂皮等煮沸)3两,搅绊即可。根据季节不同,一般采用两种菜,秋冬至来年春节,使用大白菜,春夏之交用菠菜、西葫芦等。按照该店当前销售价格毛利要求计算,蒸饺每袋面(50斤),配料:羊肉30斤,香油、卫生油各2.5斤,大葱10斤,面酱3斤,味精2两,西葫芦60斤,鲜姜2斤。
如今的认一力已经不单单是仅仅只买面点和羊肉蒸饺了,时代在进步,老店也发生了改变,现在的认一力饭店经营品种以涮羊肉为主,并供应各种海鲜鱼虾、素菜素席和各种清真名菜,主食有米饭及各种高中档面点。
人们在此就餐,能品尝到"炸羊尾"、"它似蜜"、"砂锅鱼翅"、"油爆肚仁"、"锅烧鸡"、"氽鸭肝"等清真佳肴。二楼临街一面,还设有两间雅室,一套休息室,可一面品尝佳肴,一面欣赏街景。
鸿宾来时风送暖,
宾朋满座劝加餐。
楼头赤帜红于火,
好汉从来不畏难。
这是郭沫若先生生前在鸿宾楼留下的一首藏头诗,由此可见这鸿宾楼的味道是多么的深入人心。
鸿宾楼创建于1853年,原址天津旭街,是久负盛名的
清真
风味店,1955年应周总理之邀入京,1981年经太原市政府批准引入,成立鸿宾楼烤鸭店,被美食家穆斯林和社会各界誉为"清真餐饮第一楼"
提起鸿宾楼,老太原必定想起那好吃的鸭子和各色的点心,鸿宾楼是太原一家极具清真风味的餐厅,地处太原的繁华地带柳巷附近,近邻太原市的清真古寺。经过多年的额经营,
鸿宾楼稳坐太原清真餐饮前三甲的位置。那时,酒店经营的品种既有传统名吃大菜,又有优质创新佳肴,富有民族风味的各种菜点不下300个品种。除了挂炉果木烤鸭这一镇店之宝,烤羊腿也是一绝,双双被评为中国名菜。
如今的鸿宾楼将菜品做了更多的延伸,羊肉涮锅、鸿图北斗鱼、醋浇羊肉、炭烧羊排、沁州黄小米牛肉松、烤羊背、脆皮炸牛腩、砂窝茶香鸡等都是特色,尤其牡丹西法鸭,更是鸿宾楼的创新菜,采用了部分西菜烹任技法,既保持了鸭子的鲜香,又酥烂可口。1997年之后,鸿宾楼也开始了清真菜和粤菜的兼容并蓄,将南北方的菜品做了一个大融合。
烤鸭、头脑、干货是鸿宾楼的“吉祥三宝”。鸿宾楼的外卖窗口,时常可以看到排队的人群,麻酱饼、生面炸糕、开花馒头、多味大元宵,这些被称为“干货”的风味名吃,对鸿宾楼来讲,几乎是可以和烤鸭齐名的镇店之宝。
清和元饭店坐落在太原市桥头街与大濮府相交路口的东北三角地带,以其历史悠久、制作精良、营养丰富和风味独特的地方名吃--"头脑"而誉满太原,并闻名省内外。
谈"清和元饭店",无论是追溯老店的建店渊源,还是谈及"头脑"的来历,都离不开明末清初的山西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傅山先生。这是清和元饭店在众多的老字号里独具特色,声望卓著的主要缘故。
头脑是清和元的当家门面,说起头脑就必定要提起一个人,那就是傅山,相传头脑是傅山发明的,他将药材加入头脑中,在那个战乱纷飞的年代,给了家乡人一种心灵上的安慰,也让太原人从此爱上了头脑。
用羊肉、
羊髓
、
酒糟
、
煨面
、藕根、
长山药
、黄芪、良姜八宗物品混合煮成的不稠不稀的汤,故又称作为
八珍汤
。
头脑实质上是一种用以滋补的医疗
食品
。羊肉味甘性热,补虚开胃;藕根清热化痰;山药补脾除湿;黄芪味甘性温,补脾健肺;良姜味辛性热,温中下气,暖胃消食。这些配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剂温补而不腻,清薄而可口的药饵。人们清晨起来喝上一碗头脑,既充饥活血,又取得了滋补之效。
除了头脑还有一些像"酥盒子"、"夹沙饼"、"荷花酥"、"一窝酥"、"混糖饼"、"鸳鸯酥"、"桂花饼"、"龙眼馍"、"开花馍"、"九龙饺"以及一些高档的山珍海味也是清和元的招牌,还创新了优质名点名菜"香酥饼"、"双馅梅花饼"、"抓炒糖醋鱼"、"香菇鸡"等20多个品种。
“文同画竹韵满瀛,酒仙邀月情溢楼”人们的记忆中,文瀛酒楼应该是印象深刻吧。这间柳巷闹市区的餐馆,当年在太原第一家引进了地道川菜,造成店铺内一座难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很是火爆了几年。但如今的文瀛酒楼已经“不见踪影”,但它带给老太原的那股子诗情画意还是会深深萦绕在每个老太原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