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东金融学会
广东金融学会公众平台,致力打造学术交流、信息共享、服务会员单位的平台和窗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Foodaily每日食品  ·  配角掀桌,从默默无闻到霸占C位:卖疯了的坚果 ... ·  2 天前  
艾格吃饱了  ·  有时候觉得上班也挺好的。。。 ·  4 天前  
每天学点做饭技巧  ·  可媲美大牌的平价冲牙器,360度全方位清洁口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广东金融学会

【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时代】解放后华南地区金融业的接管工作(1)

广东金融学会  · 公众号  ·  · 2024-10-01 08:30

正文

编者按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广东金融学会在本会微信公众号开设“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时代”专栏,展示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创金融新事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以期引导全省金融系统干部职工从峥嵘岁月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奋力谱写新时代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壮丽篇章!


解放后华南地区金融业接管工作

广州解放前夕金融业情况

1949年4月,南京临近解放,国民党政府仓皇南迁广州,国民党四大家族的四行(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二局(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一库(中央合作金库)及其他部分省份的省银行也一同迁穗,广东省曾一度成为尚未解放地区的金融中心。据统计,广东解放前夕,国民党辖属的大小银行共有总分支机构130余家,私营银行25家,私营钱庄800余家。另外,还有5家帝国主义银行。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解放广东指日可待,一场紧张复杂的城市接管准备工作开始了。
当我军百万雄师强渡长江,接连解放南京、上海等地时,在广州的国民党政府表面故作镇定,还于7月2日在广州发行银元券,妄图对尚未解放地区的人民进行最后的掠夺,而在内部却一片恐慌,悄悄地进行各种外逃的准备工作。
广东省银行在5月份就开始把所有重要物资、档案、账册运往海南,广州解放时仅剩下一些粗重家具、用具。其他部分省份保存在广东省银行的档案、账册亦搬走一空。各家银行的负责人大部分已先行逃走,在职员工大都逃亡或躲藏起来。湖北、江苏、江西8家省银行的人则全部走光,仅剩空壳而已。大部分银行只留下几个职工看守,造币厂本拟在海南增设一厂以备逃亡,但由于我军迅速前进,故没有实现。中国银行的机构保全得比较完整,经理也留了下来,市行仍照常营业,留下的职工也较多,一般物资被运走的不多。
成立广州财经接管临时委员会
金融业的接管工作是财经接管工作的重要一环。 广东 省财经接管的准备工作,是在江西解放后的 1949年9月开始的。当时召开了赣州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之一是研究接管城市和乡村的重要政策,并成立广州财经接管临时委员会,指定易秀湘、张云天两位同志为正副主任,赵元浩、方华、林朗天、黄子良、陈一平、庄力辛、林吉祥等同志为委员,还讨论了若干具体接管办法和问题。会后不久,财经干部便跟大军南下,同时华南分局还致电在潮梅解放区的华南财委,着令他们率领干部和南下干部会合,参加广州的接管工作。
1949年10月14日,广州刚解放,解放军即派武装进驻各主要金融机构,守护库房,维持秩序,等待财经接管干部的到来。由于当时战争进展神速,加上交通不便等客观原因,财经接管干部冒生命危险,风餐露宿,兼程进发,直至10月19日才有部分接管干部抵达广州。
10月20日,工委召开会议,决定立即开始接管工作。当时由于易秀湘、张云天两同志均未到达广州,朱光、左洪涛等同志立即商定,在易、张两同志未到达前,暂由蔡馥生、李健行两同志负责。俟后,接连召集有关同志商议接管工作的诸问题。同时成立金融处、企业处、农林水利处、贸易供应处、财政处、税务处、盐务处、海关处等八个处,另设立秘书处,掌握接管委员会的文书、总务、调查研究、人事等项工作,指定了各处的负责人,金融处指定由黄子良同志负责。

注释

本文摘自《银海纵横:近代广东金融》(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第一版)第334-341页。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