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昌综合广播
发布热点新闻资讯、优秀广播节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纪念币预约信息  ·  开始预约!龙凤和鸣银条纪念章!可佩戴! ·  15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南昌综合广播

“吸睛”又“吸金”!“海昏侯”火热出圈

南昌综合广播  · 公众号  ·  · 2025-02-10 19:24

正文



“八点半就到了,
专门为了看‘丹漆海昏’”
“听说有新修复的文物展出
我很早就过来了,
想带孩子再来感受一下海昏文化”
……

图片


图片


春节期间,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以下简称“海昏侯国遗址公园”)

依托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

精心策划

并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通过丰富的互动体验和贴心的服务,

让游客在游玩中感受

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独特魅力。


图片


图片


据统计,

大年初一至初七,

海昏侯国遗址公园

共接待游客 241665人次

同比增长 10.81%



图片
海昏侯”怎么这么“火”?
图片

文旅融合乘势而起
如何将遗址公园做“活”,打造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会客厅”,进而吸引更多游客打卡观摩?
图片
去年以来,“丹漆海昏”入选 2024年度文博行业年度百大热门展 ,8件新修复的刘贺墓主棺玉器也 首次 对外展出,频频“上新”的文物向公众展示了海昏侯国遗址考古最新成果。对外开放的墎墩苑(刘贺墓园)主墓保护展示项目也入选了 全国考古遗址保护展示十佳案例 。在遗址公园,游客不仅能参观海量汉代文物,还能沉浸式置身考古现场,一览大汉风华。
图片
除了不断“上新”,近年来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还不断推动展览“走出去”,足迹遍布 香港、上海、广汉、荆州等20余座城市 ,并与湖北荆州博物馆、上海闵行博物馆、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等网红博物馆合作交流,三星堆与海昏侯也由此实现“亲密互动”,把观众和历史连接在一起。2024年,遗址公园全年共接待游客人次和经营收入均 创开园以来历史最高纪录
图片



海昏IP向新而行
自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放以来,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便致力于 “文物+旅游” 融合大文章,培育文旅新业态、新场景,打造文旅新IP。

在公园邂逅汉服巡游队伍,到海昏食邑体验汉代宴饮礼仪,前往汉韵集市挑选具有汉文化特色的精品……遗址公园内,处处可感受到大汉生活图景。2024年9月23日, 第四届海昏汉文化旅游月 在遗址公园启幕,推出了互动剧场、汉韵集市、文创展示、文化巡展等八大系列20余项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对汉代历史文化、饮食礼仪、日常生活等进行生动展示,让游客真切感受到汉文化的魅力。

图片


抓住创意与创新两个关键词,海昏IP不仅有丰富的活动载体和多样的文创产品,还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如今,遗址公园大力推进 海昏文创周边 开发,以传统文化激活消费新动能,推动海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继推出海昏“金”系列、“冰箱贴”系列热销文创产品后,2024年又上新马蹄金、麟趾金摆件及“青铜系列”“漆器系列”等文创产品,同时还推出了“侯爷家的咖啡”自主IP咖啡品牌。这些文创产品不仅兼具观赏性与实用性,而且成为游客乐于带走的“海昏记忆”。如今,喝一杯“侯爷家的咖啡”、购买独具特色的海昏文创产品、把海昏故事带回家,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选择。


图片

伴随着游客接待量、经营收入的大幅提升以及更加丰富的公园业态,遗址公园成为热门的城市“文化会客厅”,入选 2023年度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年度人气推介单位”、大众点评2024年“必玩榜”



海昏文化汲古润今
海昏文物频频亮相文化节目“爆款” 《国家宝藏》《何以中国》 ;刘贺墓出土的《论语》竹简首次出现在义务教育教材 《中国历史》 ……2024年,海昏文化成了热门词。
刘贺遗骸长约173厘米—183厘米,海昏侯夫人墓晚于刘贺墓,出土中国发现的甲片最多、样式复杂、工艺奇特、等级较高的汉代铠甲……在 2024第一届汉代海昏侯国考古与汉文化学术论坛 上,不仅有全国50余家科研院所、高校学者参加,还有多项海昏侯墓最新考古成果公布,海昏文化的内涵也在持续丰富中。
图片
过去一年,该管理局与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加大与北京大学、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荆州文保中心等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共修复金属器、玉石质、漆木器等文物 736件/套 ,完成 3600枚 竹简清洗、 900枚 竹简脱水;召开江西汉代考古暨海昏侯刘贺墓出土蒸馏器考古实验专家论证会,将中国蒸馏酒技术实现的可能性上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