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延续至今的缺芯潮,让
IDM
模式运营的士兰微优势得以逐步体现。在众多芯片设计公司苦求产能的同时,士兰微凭借强大的
晶圆制
造
产能支持,满足终端客户的需求
,得以追求更大利润空间。
这一点从士兰微的财报可以看出来。
2020
年士兰微实现营收
42.8
亿元,较
2019
年成长
37.6%
;实现归母净利润
6760
万元,较
2019
年增长
365%
。
2021
年第一季度士兰微实现营收
14.75
亿元,同比增长
113%
;实现归母净利润
1.74
亿元,同比增长
77
倍。
坚守初芯
1997
年
由
“士兰七君子”陈向东、范伟宏、郑少波、江忠永、罗华兵、宋卫权、陈国华共同创办
的士兰微,
已经走过了
24
个
春秋
。
由
创立之
初的芯片设计起家,经过慢慢摸索发展
,
逐步搭建了特色工艺的芯片制造平台,并已将技术和制造平台延伸至功率器件、功率模块、
MEMS
传感器和高端
LED
和光电器件的封装领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
IDM
(设计与制造一体)经营模式,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以
IDM
模式(设计与制造一体化)为主要发展模式的综合性半导体产品公司。
坚守就是士兰微最好的注解。
2
4
年,士兰微从未涉足其他任何领域,专一且专注地在芯片
领域
深耕。
布局全产业链
1997
年成立的士兰微开始进入芯片设计领域,
2000
年士兰微决定转型
IDM
。
IDM
模式覆盖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的所有环节,
IDM
模式对企业的研发水平、生产管理能力、资金实力和业务规模都有极高的要求,对运营团队是极大的考验。
由于士兰微创业团队都在
IDM
企业华越微电子工作多年,对
IDM
的运营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只有依靠
IDM
,才有机会和竞争对手进行比拼。中国半导体产业需要有几家有特色、有规模的
IDM
企业,因为中国的市场跟国外有一定特殊性,
IDM
企业可以有更多更宽泛的产品覆盖面积,包括成本和研发的效率上应该有机会做得更好。
为了解决委外生产的不确定性危险,
2001
年士兰微开始在建设第一条
5
英寸芯片生产线,并于
2002
年
12
月投产;在
2003
年上市后再建设一条
6
英寸芯片生产线;
2015
年士兰微新建设一条
8
英寸芯片生产线,
2017
年
3
月产出第一片合格芯片;
2018
年建设一条
12
英寸芯片生产线,并于
2020
年
12
月投产,成为国内功率
IDM
企业第一条
12
英寸产线。
在投建芯片生产线的同时,公司也积极投入封测领域。
2004
年
12
月,杭州滨江测试工厂建设完成;
2010
年
11
月,在成都建设功率模块和
MEMS
传感器的封装基地以及硅外延片生产基地。
随着
5
英寸、
6
英寸、
8
英寸、
12
英寸生产线的投产,以及封测基地的运营,
士兰微
基于现有的
硬件基础
,
加速拓展特色工艺的技术平台,并实现规模化量产
,一步步夯实了士兰微的
IDM
之路。
丰富产品组合
近年来,士兰微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2020
年研发投入高达
4.86
亿元,占公司营收比例达
11.34%
,研发投入较去年
4.25
亿增长超过
14%
。预计
2021
年公司研发支出达
5.8
亿元。
在芯片设计研发方面,设计研发队伍超过
400
人,士兰微依照产品的技术特征,将技术研发工作根据各产品线进行划分,包括电源与功率驱动产品线、基于
MCU
功率控制产品线、数字音视频产品线、
MEMS
传感器产品线、分立器件产品线、功率模块产品线、光电产品线等。士兰微持续推动新产品开发和产业化,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进行产品升级和业务转型,保持了持续发展能力。
在工艺技术平台研发方面研发队伍接近
2000
人,士兰微依托稳定运行的
5
、
6
、
8
英寸芯片生产线和正在建设的
12
英寸芯片生产线和先进化合物芯片生产线,建立了新产品和新工艺技术研发团队,陆续完成了国内领先的高压
BCD
、超薄片槽栅
IGBT
、超结高压
MOSFET
、高密度沟槽栅
MOSFET
、快恢复二极管、
MEMS
传感器等工艺的研发,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特色工艺制造平台。这一方面保证了公司产品种类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也支撑了公司电源管理电路、功率模块、功率器件、
MEMS
传感器等各系列产品的研发。
未来,公司将围绕
IGBT
等功率器件、功率模块、高压集成电路、
MEMS
传感器产品、光电器件、第三代功率半导体器件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推出契合市场的新产品,深挖细分市场空间。
士兰微基于完全自主开发的特色工艺平台,近些年在
MEMS
传感器、高压集成电路、先进半导体功率器件则三个技术方向持续拓展
。
MEMS
传感器方面
,士兰微已推出三轴加速度计、三轴地磁传感器、六轴惯性传感器、空气压力传感器、红外光感传感器、硅麦克风、心率传感器等
MEMS
传感器产品,紧跟移动智能终端和穿戴式产品发展的步伐。除了摄像头和指纹传感器外,士兰微是国内唯一一家产品线覆盖手机主要传感器的芯片厂商,目前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中,
2020
年公司
MEMS
传感器产品营业收入突破
1.2
亿元,年增
90%
以上。随着公司
MEMS
传感器产品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环、智能门锁、行车记录仪、
TWS
耳机、白色家电、工业控制等领域持续拓展,预期今后
MEMS
传感器产品的营收将进一步增长。
高压集成电路
方面
,
士兰微的
IPM
功率模块已广泛应用到下游家电及工业客户的变频产品上,国内
多家
主流的白电厂商在变频空调等整机上使用了超过
1
800
万颗
,同比
增加
200%
;
营业收入突破
4
亿元人民币,
同比
增长
超过
140%
。随着国内客户的进一步拓展,未来几年功率模块的出货量将以翻倍的速度保持上涨,公司
营业收入将会继续快速成长
。
先进半导体功率器件
方面
,公司的产品线覆盖范围非常广泛,包括
MOSFET
、
IGBT
、
IGBT
大功率模块(
PIM
)、肖特基管、稳压管、
TVS
管、快恢复管。其中
IGBT
产品(包括器件和
PIM
模块)营业收入突破
2.6
亿元,同比增长超过
60%
。公司的超结
MOSFET
、
IGBT
、
FRD
、高性能低压分离栅
MOSFET
等分立器件的技术平台研发获得较快进展。除了原有白电、工业控制等市场外,已开始加快进入新能源汽车、光伏等市场。
而在宽禁带半导体(化合物半导体、第三代半导体)方面,公司积极卡位,加大研发投入,强化硅基
GaN
功率器件研发,尽快推出硅基
GaN
功率器件以及完整的应用系统;
SiC
功率器件的中试线设备陆续采购到位,预计在
2021
年第二季度实现通线。
产能为王,凸显
IDM
优势
2020
年延续至今的缺芯潮,让
IDM
模式运营的士兰微优势得以逐步体现。在众多芯片设计公司苦求产能的同时,士兰微可以随时调配晶圆制造产能,以满足终端客户的需求。
晶圆制造方面,
士兰集成的
5/6
英寸
月产能规模
24
万片,
2020
年产出
237.54
万片,在
6
英寸及以下的芯片制造企业中生产规模居全球第
二、国内第一。士兰集昕的
8
英寸
月产能规划
8
万片,
2020
年产出
57.13
万片,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