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精彩书摘、文摘,好书推荐,心得分享。用指间的碎片时间,品读政治学、国际关系,中国最大的政治学与国际关系社区,与您一同进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KJ123跨境电商  ·  24年速卖通和Temu在韩销售额超4万亿韩元 ... ·  昨天  
KJ123跨境电商  ·  24年速卖通和Temu在韩销售额超4万亿韩元 ... ·  昨天  
蛋先生工作室  ·  2025年2月11日最新蛋价(早报) ·  昨天  
掌上平度  ·  增收致富!点赞平度的这个地方...... ·  昨天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  早安·天津 ·  3 天前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  早安·天津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喀喇汗王朝与阿拉伯联系更紧密?错!他们的认同是中华!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公众号  ·  · 2024-08-20 19:48

正文

点击上方可订阅关注我们哦!

喀喇汗王朝与阿拉伯联系更紧密?错!他们的认同是中华!

来源:道中华

正道专栏之⑬

提到喀喇汗王朝,人们往往将其与伊斯兰教传入新疆相联系,错误地认为其与阿拉伯的关系更为密切。实际上,喀喇汗人具有清晰的自我认同和国家认同,具有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理念。这种理念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历史渊源,要从喀喇汗人的前世今生说起。


一、喀喇汗王朝的建立者是谁?


关于喀喇汗王朝的起源,中亚历史研究界一直有争论。《宋史·回鹘传》记载:“初,回鹘西奔,族种散处。故甘州有可汗王,西州有克韩王,新复州有黑韩王,皆其后焉。”这里所说的“回鹘西奔”,即唐开成五年(840年)的回鹘西迁。据《宋会要辑稿》记载,新复州为于阗王府所在地,说明黑韩王(即喀喇汗)是回鹘人的后裔。十世纪末,喀喇汗王朝征服于阗。


《宋史·于阗传》记载:“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其国黑韩王遣回鹘罗斯温等以方物来贡。”此处宋朝史官特别注明“回鹘”,说明黑韩王族与回鹘有着密切的联系。《辽史》中称喀喇汗王朝为“阿萨兰回鹘”,更加证实了喀喇汗王族来源于回鹘。



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在其《突厥语大词典》中将西域回鹘人称为“塔特·桃花石”,“塔特”是指回鹘人,“桃花石”是指秦人(汉人),“塔特·桃花石”可译为“秦(中国)回鹘人”。 也有大量有关《突厥语大词典》的研究表明,喀喇汗王朝最开始使用的文字是回鹘文,目前出土的带有回鹘文的喀喇汗王朝钱币已证实了这一点。


▲喀喇汗王朝的“桃花石可汗”钱币。(来源:纪录片《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


由此可见,喀喇汗王朝的主要建立者是840年西迁的回鹘人。那么回鹘人又是谁?他们是如何建立喀喇汗王朝的呢?


回鹘原本是生活在蒙古高原地区的游牧部族,曾有乌护、乌纥、袁纥、韦纥、回纥等多种称谓。早在北魏时代,他们作为漠北地区高车部落联盟的一部分,以“袁纥”之名出现在汉文史料当中。到了隋代,汉文史料中称之为“韦纥”,处于突厥汗国的统治之下。隋炀帝大业年间,韦纥在隋朝的支持下,与仆固、同罗、拔野古等部族反抗突厥汗国,并自称“回纥”。8世纪40年代 回纥 在大漠南北建立起一个地方政权——回纥汗国。贞元四年(788年),回纥上书唐朝自请改名为“回鹘”,得到唐朝许可。


▲唐时期的回鹘(图片来源: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唐开成五年(840年),回鹘汗国在天灾、内乱以及黠戛斯等部族的攻击之下土崩瓦解,其部众开始西迁。除一部分回鹘部众迁入内地同汉人融合外,其余分为三支:一支迁往河西走廊,与当地诸族交往融合,形成了裕固族;一支迁往吐鲁番盆地和今天的吉木萨尔地区,建立了高昌回鹘王国;一支迁往帕米尔以西,后分布在中亚至今喀什一带,与葛逻禄、样磨等部族一起建立了喀喇汗王朝。


喀喇汗王朝的建立过程是这样的:840年,部分回鹘部众在庞特勤的带领下,首先到达七河流域(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江布尔州和吉尔吉斯斯坦以及新疆伊犁一带),并在当地战胜葛逻禄,建立了回鹘新的王朝——喀喇汗王朝。


根据11世纪喀什噶尔人阿勒马伊的《喀什噶尔史》记载,喀喇汗王朝的建立者是毗伽阙·卡迪尔汗,其首都在楚河流域的巴拉沙衮(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


▲位于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的巴拉沙衮城(布拉纳遗址),建于公元10世纪,是中世纪时期楚河流域最大的城市之一,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商贸中心。(图片来源:国家文物局网站)


据魏良弢先生的研究,毗伽阙·卡迪尔汗极有可能是庞特勤就汗位后的称号,我们认为也有可能是因为《喀什噶尔史》成书于喀喇汗王朝改信伊斯兰教之后,所以为喀喇汗王朝的建立者庞特勤取了个宗教名字。唐景福二年(893年)开始,由于萨曼王朝发动对西天山地区的征伐,喀喇汗王朝可汗奥古尔恰克被迫迁都喀什噶尔(今喀什)。


二、西迁前的回鹘与唐朝是什么关系?


回纥汗国建立之前,回纥多次归附唐朝,为唐朝东征西伐,开疆拓土,对边疆的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唐贞观四年(630年)九月,九姓回纥中的思结等部众数万人逃避薛延陀汗国的迫害南徙入塞,投奔唐朝,唐朝将他们安置于今山西北部经营农业。贞观六年(632年),契苾酋长何力率部落六千余家前往沙州投降唐朝,唐政府将其安置于河西走廊地区放牧。


贞观二十年(646年),唐与回纥联合,南北夹击在漠北坐大的薛延陀汗国,使其灭亡。同年,唐在漠北设燕然都护府,回纥部落首领吐迷度被唐任命为地方官。永徽二年(651年),唐朝发动平定西突厥的战争,回纥出兵五万相应协助。开耀二年(682年)后突厥汗国建立后,十余万回纥部众南迁归唐。此后, 回纥在唐朝的支持下灭突厥汗国建立回纥汗国,其可汗骨力裴罗被唐朝册封为怀仁可汗。


▲莫高窟第409窟东壁门两侧绘供养人像。上图为两身回鹘王妃,头上立一桃形冠,并镶嵌绿色宝珠;下图为回鹘王礼佛供养像,回鹘王身穿团龙纹长袍。(图片来源:敦煌研究院官网)


回纥汗国建立后,与唐朝屡派使节,通婚和亲,确定了其与唐朝的臣属关系。天宝十四年(755年)冬,唐朝发生安史之乱,唐朝向回纥派使臣令其出兵,回纥两次出兵助唐先后收复长安和洛阳。此后, 回纥与唐朝的关系十分密切,唐王朝先后向回鹘派遣的使者,仅史籍留名的就有40余人。当有回鹘可汗去世时,他们都会派遣使臣向唐朝告哀,并请唐朝册封新可汗,唐朝一般会派人吊祭亡故可汗并册封新可汗。除亡国可汗㕎馺,回纥(回鹘)的12位可汗曾接受唐的册封。


与此同时,唐朝与回纥(回鹘)多次和亲,据统计,唐朝多位公主嫁给回纥(回鹘)可汗,其中甚至有两位公主是当朝皇帝的亲女儿。与此同时,回纥也有一位公主嫁与唐敦煌王李承寀。最重要的是,788年回纥统治者想要改族名为“回鹘”时,首先上书唐朝征得其允许。



这些说明,回鹘汗国始终把自己看作是中央王朝的附属地方政权,而不是独立的“国家”;回鹘与唐有“甥舅之谊”,回鹘首领把自己看作是唐朝皇室的女婿,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


840年回鹘西迁,并在西域地区建立喀喇汗王朝,但他们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仍然在延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蛋先生工作室  ·  2025年2月11日最新蛋价(早报)
昨天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  早安·天津
3 天前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  早安·天津
3 天前
房地产经理人联盟  ·  逆天了,这施工质量才是所有开发商应该学的
7 年前
互联网er的早读课  ·  微博VS知乎:争夺大V是场隐形的战争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