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认为我们的研究成果对您有帮助,请酌情在佣金派点上支持东吴机械团队(陈显帆、周尔双、朱贝贝、黄瑞连、罗悦、严佳),感谢万分。
【东吴机械】陈显帆/周尔双
13915521100
/朱贝贝/黄瑞连/严佳/罗悦
公司于10月26日公告称,近期中标宁德时代14.4亿元锂电设备大订单
1
短期:2020年新签订单已近35亿,驱动21年业绩高速增长
赢合科技与CATL于2019年3月1日签订了《框架采购合同》达成合作,合同生效期为2019年3月1日至2022年2月28日。近日,赢合中标CATL 14.4亿元大订单,约占赢合2019年营收的86%。
公司前三季度与CATL、比亚迪、LG化学、盟固利、ATL、冠宇、中航锂电等国内外一流企业签订锂电设备订单合计超过20亿元,加上此次14.4亿元大订单,保守估计2020年新签订单已近35亿元,支撑2021年营收利润高速增长。
2
中期:公司逐渐绑定宁德等一线设备商,充分受益于下游扩产
市场普遍认为公司的客户集中于二三线客户,此次大订单直接证明了公司的技术水平。公司与CATL签订的订单金额从2017年的0增长至2020年的15.4亿元,占赢合当年新签订单的比例从2017年的0增长至2020年的39%,二者合作不断深入,
标志着CATL对公司产品及技术的高度认可。
近期宁德时代197亿定增正式落地,开启电池扩产新周期。
其中125亿元资金将用于湖西锂电池扩建项目(40亿元)、江苏时代动力及储能项目三期(55亿元)、四川时代动力项目一期(30亿元)。按照设备占总投资额的80%估计,此次定增扩产所对应的设备投资额达100亿,预计资金到位后扩产项目将正式启动。
伴随着赢合与CATL合作的逐渐加深,我们预计赢合将在CATL大规模扩产中将充分受益。
在整个锂电池行业趋于健康的背景下,未来几年,锂电池行业将会呈现一个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的局面,电池行业将加速洗牌、整合,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由于专用设备的客户粘性比较高,我们预计公司将在市场加速整合的过程中脱颖而出,在高端市场扩产中充分受益。
2020年1-2月,上海电气通过两次股权协议转让的方式受让了原实控人的股权,累计出资21亿元收购赢合科技17.03%股份,成为公司新的控股股东。此外,2020年2月,公司发布定增预案,拟向上海电气非公开发行不超过8838万股,募集金额不超过20亿。目前定增已完成,上海电气合计持有赢合科技28.28%股份。公司承诺2020年至2022年实现的净利润将分别不低于2.75、3.3和4.29亿元,三年实现的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0.34亿元。
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强化与上海电气协同与合作,依靠上海电气的资源背景优势,共同打造锂电池全线整体解决方案。此外,公司与上海电气参股公司—全球叠片设备领导厂商德国Manz签订合作协议,在业务开拓、产品线优化及研发等方面开展合作,有望进一步增强公司在锂电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2020年1-2月,上海电气通过两次股权协议转让的方式受让了原实控人的股权,累计出资21亿元收购赢合科技17.03%股份,成为公司新的控股股东。此外,2020年2月,公司发布定增预案,拟向上海电气非公开发行不超过8838万股,募集金额不超过20亿。目前定增已完成,上海电气合计持有赢合科技28.28%股份。公司承诺2020年至2022年实现的净利润将分别不低于2.75、3.3和4.29亿元,三年实现的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0.34亿元。
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强化与上海电气协同与合作,依靠上海电气的资源背景优势,共同打造锂电池全线整体解决方案。此外,公司与上海电气参股公司—全球叠片设备领导厂商德国Manz签订合作协议,在业务开拓、产品线优化及研发等方面开展合作,有望进一步增强公司在锂电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预计2020-2022年的净利润分别为3.52/4.70/ 6.59亿元(分别上调2.3%/16.6%/19.6%),对应当前股价PE为58、43、31倍,维持“增持”评级。
下游扩产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新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图1:赢合科技与CATL及其控股子公司签订合同金额快速增长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东吴证券研究所
备注:(1)赢合新签订单:前三季度新签订单加此次CATL大订单已接近35亿元,我们假设赢合全年新签订单为40亿元(2)赢合与CATL新签订单:2020年前三季度,赢合与CATL已签订1亿元订单,加上此次14.4亿元订单,共计15.4亿元
。
图2:CATL开启电池扩产新周期
数据来源:高工锂电,东吴证券研究所整理
图3:2019-2025年全球进入新的产能周期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赢合科技三大财务预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