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贵州贵阳一小区位于13层的住宅发生火情,消防员到场后发现,
房屋门锁紧闭,
无人员在内,
浓烟正从门缝向外冒出……
原来,该起火灾是因
智能门锁锂电池故障发生自燃
,
火苗蔓延至周围引燃可燃物所致,消防员破拆房门后成功将火扑灭。
起火时房屋门窗紧闭,
房屋内墙壁大面积被熏黑
,
所幸火情发生时无人在家,未造成更大损失。
出门不用带钥匙、
回家按密码、刷指纹或刷脸就能开。如今智能门锁已成为很多家庭的“新大门”,方便、快捷的同时,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生活中用到的智能门锁,外壳是由
金属
和
塑料
所组成,塑料盖的安全标准要求是
遇到外部火焰不应着火或持续燃烧
。
据了解,电磁锁本体塑料件有很多:面板、电池盖、开关按键都是塑料制成,特别是开锁键,其
是否能够阻燃
,
直接关系到火灾等紧急情况下锁具能否正常使用。
在选购智能门锁时,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具有
国家3C认
证
的产品,尤其要注重其
阻燃功能
。此外,建议选购带有
应急开启功能
的智能门锁,如遇火灾,在门锁失效的情况下,可通过内部机械结构“开锁”逃生。
此前,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电子锁质量抽查结果:
不合格率超34%。
总共42批次不合格电子锁产品中,阻燃项目不合格的产品达23批次。
检测当中还发现不少电子锁产品甚至集两个不合格项目于一身。
随着科技的发展,
一些智能家电极大地解放了双手,
但实现“自由”的同时,它们背后隐藏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今年7月30日10时,浙江湖州一住户家中发生火灾。起火原因为
扫地机器人充电底座线路故障,从而引发自燃。
2023年11月,四川成都一女子下班回家发现家中浓烟滚滚,查看后发现竟然是
厕所的智能垃圾桶在充电时炸了。
2022年12月1日,云南昆明一居民家中的
电动泡脚桶在加热时,突然冒出火光。
当事人介绍,当时刚通电十余分钟,便闻到烧焦的味道,发现是
泡脚桶底部发生自燃。
-
电线负载过大
,
急剧发热,损坏绝缘层,进而导致短路起火。
-
热负荷的家用电器
电源插头没有及时拔出
,带电时间长后,温度升高起火。
-
导线连接不良
,
接触不好,造成
线间短路
,发热起火。
-
电器设备
存在缺陷
,
没有及时维修
,内部某些元件松动,通电时产生火花引发火灾。
-
如情况危急,不允许或无法及时切断电源时,
扑救人员与带电设备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
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剂,如二氧化碳和干粉灭火剂。
-
在火势过大情况下,要注意
电器设备上的塑料、胶皮燃烧后所产生的有毒气体
,
应
用湿毛巾掩盖口鼻及时逃生
,在确认安全后立刻拨打救援电话。
应购买经
3C认证
的产品,防止因不合格产品的绝缘隔热、散热效果较差等情况引起火灾。
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或操作规程使用家电,防止因使用不当导致电器出现故障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