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金梅瓶为什么是本好书
金瓶梅是中国古代最好的世情写实小说,没有之一。它之前的小说,写帝王将相,写神仙鬼怪,写草莽英雄,
金瓶梅却像一本纪录片记述了时代大多数人的生活,不评价不指责,把最不堪最无奈的世情展示出来。
书中出现了大量性行为描写,有赤裸裸的金钱交易 ,但世间的绝大多数不都在为了这两样事忙碌么。
金瓶梅也写情,它的情不是宝黛之间的“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都还它”,也不像水浒传里的好汉毫无感情,是实实在在的情,不明媚却时不时散发出人性。
荒淫如西门庆,李瓶儿临终时是发自内心的哀痛:
西门庆也不顾甚么身底下血渍,两只手捧着他香腮亲着,口口声声只叫:“我的没救的姐姐,有仁义好性儿的姐姐!你怎的闪了我去了?宁可教我西门庆死了罢。我也不久活于世了,平白活着做甚么!”在房里离地跳的有三尺高,大放声号哭。
愚钝若吴月娘,自有她的嫉妒:李瓶儿不像潘金莲那么尖刻,又比孟玉楼贴心,她的死,吴月娘确实伤心的。但是转眼看到西门庆那么难过,显然伤害到她这个正妻的地位了,马上来了一段:
月娘听了,心中就有些不耐烦了,说道:“你看韶刀!哭两声儿,丢开手罢了。一个死人身上,也没个忌讳,就脸挝着脸儿哭,倘或口里恶气扑着你是的!他没过好日子,谁过好日子来?各人寿数到了,谁留的住他!那个不打这条路儿来?”
少年时读金瓶梅会因里面大段大段的情色描写嗤笑;书中人物面目狰狞,吃相难看,又有发自内心的厌恶。
再读却是满腹凄凉,西门庆和潘金莲私通害死了武大郎,街坊邻居都知道,但每个人都惧怕西门庆,悄不做声。小人物王六儿私通却被邻居们捆绑游街,这些邻居更有正义感么?不是,因为大家知道他们无力反抗。
这众生嘴脸,我们到现在也经常碰到。
再读《金瓶梅》,都是哀怜。
谁想看人脸色生活,但投胎是个技术活。潘金莲这般荒淫无度,杀起丈夫来毫不手软,为了好一点的衣服饰品各种尖酸刻薄。但生存是人的本能,出身底层的她,婚姻不得自主,丈夫丑陋无能,她能怎么办呢,只能凭着姣好的容貌为自己拼好一点的生活。潘金莲这样的女子,在现代,指不定成为哪路比你美貌比你有钱还比你努力的女强人。
春梅,丫鬟,对自己的生活也是没有掌控权的。除了依附西门庆和潘金莲,倾轧别的丫鬟,别无他路。
西门庆的妻妾、情人、以及没有勾搭上的女人
《金瓶梅》还有一点尤其特别,他描述的明朝中后期社会,在我国历史中绝无仅有,是资本主义萌芽阶段,西门庆不是地主、农民、儒生、官员、而是一个商人,资本家,一个从未被好好描写过的阶层。
金瓶梅除了情色描写,也是一部资本家发迹史。
书中描写,西门庆原来是清河县一个破落户财主,就县门前,开着个生药铺,后来发迹有钱,专在县里管些公事,与人把揽说事过钱,交通官吏,因此满县人都惧怕他。他妻妾成群,情人无数,不过作者直笔的是西门庆的好色,掩盖的是西门庆的贪财啊。从西门庆的妻妾选择中可以看出来。
小说中西门庆的妻妾
正妻:吴月娘;二房:李娇儿,乃院中唱的;三房:孟玉楼;四房:孙雪娥,前妻的陪床丫头;五房:潘金莲;六房:李瓶儿。
西门庆原配姓陈,很早死了。西门庆曾经和王婆说起过这个妻子:“虽是微末出身,却倒百般伶俐”。
原配妻子应是小门小户出身,也符合西门庆早先破落户财主的身份,
西门庆对她的评价是百般伶俐,可见自己是喜欢的。原配活着的时候,西门庆没有娶其他妾室。
而当西门庆有了些钱财地位,续弦是清河左卫吴千户之女。
千户是个什么级别呢?明代实行的是卫所军户制,卫所管屯田和军户,和地方行政系统有所差异,有点像现在地方的驻军。七百人以上为千户。千户约相当于正五品。发迹后的西门庆开始注意政治联姻。
他娶的妾室,二房和三房都是原来在外面包养的妓女、歌女。这里有个一个小细节需要品味,第三回中,西门庆与王婆有段对话,那婆子笑道:
官人,你养的外宅东街上住的,如何不请老身去吃茶?”西门庆道:“便是唱慢曲儿的张惜春。我见他是路歧人,不喜欢。
说明西门庆娶妾是有选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