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
中国内地人均预期寿命 75.43 岁,名列第 71。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在大家眼里,香港明明是个生活节奏非常快、工作压力非常大的地方,论居住环境条件也不如内地的许多城市。
那为什么偏偏是香港人平均寿命这么长?
这里先解释一下「人均预期寿命」,它和人的实际寿命不同,是以当前死亡率为基础作计算,估计出来从出生开始如果不发生意外可以活到的年龄。
回到香港人均寿命的问题上,首先……
强大的经济条件
我们都知道,香港的经济高度发达。
2015 年香港的人均 GDP 已经 42000 美元,位居世界第 14,亚洲第 3,而前两名是中国澳门和新加坡。
据人口学家萨缪尔 · 普勒斯顿在 1975 年发表的研究:
经济收入和人均寿命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生活在富裕国家(或地区)的人们比相对贫穷地区的人们活得更长久。
说得简单粗暴一些(有些残酷)就是……
越是有钱
活得越长
数据显示,越是贫困地区,受到犯罪、酗酒、传染病的威胁通常就越大,医疗条件也越简陋,人均寿命通常连本国的平均水平都难以达到。
改善公共卫生环境、建立完善的疾病防控体系、培养优秀的医护人员、常年对普通民众进行健康科普教育,这些都需要大量的金钱投入。
而对于一些低收入国家(或地区),往往经济的轻度改善,可能就可以让他们的人均寿命得到大幅提高。
由此可见,在地摊文学和养生公众号里经常出现的某些偏远山区的「长寿老人村」,基本上都是扯淡的。
另外,其实也并不是所有富裕国家的人民都活得长。
比如,有一个国家就很例外,人均 GDP 非常高,预期寿命却排在 30 名开外。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它就是美国。
美国有全世界最顶尖的医学研究,最新的药物往往都会在美国第一时间上市,政府每年对医学的财政投入也是所有国家中最多的。
然而 2015 年美国人均预期寿命是 79.3 岁,排在全球第 31 名,和古巴、哥斯达黎加不相上下。
这大概是因为,除了经济因素,另一个提高人均预期寿命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生活习惯
对于发达国家或地区来说,人均预期寿命受到战争、烈性传染病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小了。
无论是控制体重还是禁烟,或是合理运动、低盐健康饮食等,从政府层面出台多项公共举措,都是为了提高广大民众的健康状况。
肥胖,就是美国人最大的健康威胁。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和一些骨关节病等都与肥胖密切相关,而这些慢性病会显著影响生活质量,降低人均预期寿命。
整体上,多数香港人,体型相对偏瘦。
这受到饮食结构和人种因素影响,整个东亚地区的人民都相对较瘦。
不过,不得不承认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