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泰电子研究
张騄及小伙伴们关于电子行业的信息与观点分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华泰电子研究

【电子騄透社】每日视角&投资组合(7月5日)

华泰电子研究  · 公众号  · 股市  · 2017-07-05 21:5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1 重点投资组合

消费电子: 劲胜精密、安洁科技、东山精密、科森科技、风华高科、蓝思科技、中颖电子、欧菲光、卓翼科技、信维通信、欣旺达、长盈精密、合力泰、中茵股份、得润电子、德赛电池


光电: 利亚德、 京东方、三安光电、鸿利智汇、聚飞光电、洲明科技、佛山照明、光韵达


半导体: 环旭电子、汇顶科技、长川科技、北方华创、华天科技、长电科技、上海新阳、紫光国芯、国民技术、南大光电、东软载波


安防及智慧城市: 海康威视、汉威电子、大华股份


2 重点公司公告

【长川科技】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自筹资金共计4151.07万元。


【英飞拓】公司调整2016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股票期权数量由1646.58万份调整为942.578万份,激励对象人数由252人调整为206人,由此注销期权数量704.002万份;公司调整2016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预留股票期权数量由130万份调整为169万份,行权价格为5.8元,授予日为2017年7月4日。


【宜安科技】公司首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预留授予激励对象调整为20名,股票期权数量调整为128.88万份,行权价格调整为11.05元;公司注销首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预留授予股票期权6.48万份;公司首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预留授予股票期权第一个行权期的行权条件满足,可行权数量为64.44万份,行权价格为11.05元/股;公司注销首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第二个行权期及预留授予第二个行权期的股票期权共计64.44万份;公司调整第二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名单、股票期权数量和行权价格,激励对象人数为205名,股票期权数量为465.12万份,行权价格为12.12元;公司调整第二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预留授予激励对象名单、股票期权数量和行权价格,激励对象人数为14名,股票期权数量为61.50万份,行权价格为10.81元。


【横店东磁】公司终止收购兆晶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


【纳思达】公司实施2016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3元。


【索菱股份】公司实施2016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同时每10股转增10股。


【金安国纪】公司实施2016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65元。


【兴森科技】公司控股股东邱醒亚先生解除2811万股股票质押。


【万润科技】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李志江先生解除1510万股股票质押。


【中电鑫龙】公司全资子公司北京中电兴发科技有限公司中标新疆“智慧伊宁县”公共安全综合平台(雪亮工程)建设项目,项目金额为22356.40万元。


【茂硕电源】 公司回购注销重大资产重组标的资产未完成业绩承诺应补偿股份,数量为225.02万股。


【巴士在线】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新曼斯纳米表面处理材料有限公司更名为浙江新嘉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飞乐音响】《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第一大股东增持公司股份的公告》相关事项更正,由不排除继续增持公司股份的可能性更正为本次增持股份已按照相关增持决策实施完毕,目前暂无继续增持的计划。


【振华科技】公司副总经理李建辉、王宁辞去公司职务。


【全志科技】张建辉先生任公司董事长,唐立华先生任公司总经理。


3 行业新闻

1)三星计划斥资186亿美元投资芯片市场

2)GF CEO:半导体将迎来“黄金十年”,7nm FinFET预计2019量产

3)苹果拟投资LGD 打破三星独家供应OLED局面

4)全球LED照明市场或现变局 中国照企机会来了?

5)全彩化Micro LED赛局,谁能跑赢?

6) 别家充电速度都上天了 iPhone怎么就不着急呢?


1)三星计划斥资186亿美元投资芯片市场

韩国三星电子有限公司本周二表示,计划在韩国投资至少21.4万亿韩元(约合186.3亿美元),以巩固其在内存芯片和下一代智能手机领域的领先地位。

这家营收居位全球第一位的存储芯片制造商表示,到2021年,该公司在平泽市的新NAND工厂总计投入将达到14.4万亿韩元,其中的6万亿韩元将用于建造一条新的半导体生产线,但未对时间或产品加以详细说明。

由于市场对长期数据存储芯片的需求不断增长,该公司还将在中国西安的NAND工厂增设一条生产线,但没有设定投资金额或时间框架。

外界普遍预计,三星和其他内存生产商将在2017年实现利润创纪录,因为智能手机和服务器的性能不断提高,从而导致价格上涨。行业消息人士和分析师表示,由于高端存储产品的普及,NAND芯片的短缺问题更为严重。

一些分析师表示,三星的生产技术至少要比东芝和SK海力士(SK Hynix Inc)等竞争对手领先一年。三星每年在半导体领域的投资超过100亿美元,帮助其保持领先优势。分析师表示,最新投资旨在拉大这一差距。

近年来,三星、东芝和SK海力士已投入了数百亿美元来推动NAND闪存的生产,但分析师和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新设备在2017年无法提供有意义的供应,短缺可能至少持续到明年。

一些分析师表示,这种额外的产能可能会在2018年初造成轻微的供应过剩,但随着智能手机制造商选择更大的内部存储,价格崩溃的现象不太可能发生。市场对用于云计算和虚拟现实应用程序的高端服务器存储的需求也将继续增长。

“我相信,2020年之前,NAND市场环境将继续利好供应商,”HMC投资分析师Greg Roh表示。他说,任何供应过剩的问题都将是暂时的,而且仅限于季节性较弱的时期。

三星表示,对韩国的投资是为了响应新总统文在寅的号召,将在2021年创造多达44万个就业机会,并将有助于提振经济。

该公司周二还表示,三星显示器公司计划在韩国新成立一家企业,生产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投资约1万亿韩元。


2)GF CEO:半导体将迎来“黄金十年”,7nm FinFET预计2019量产

GlobalFoundries首席CEO Sanjay Jha 近日在MWC上海指出,非常看好大陆市场将从世界制造工厂转型成为人工智能(AI)创新汇聚之地。他说,超大型数据中心与AI应用带来大量的影片语音传输与存储器需求,将带给未来半导体产业新的“黄金十年”。

过去曾任高通CEO的Sanjay Jha演讲一开场也从智能手机应用角度切入。他表示,过去这1、2年内技术猛进带来令人兴奋的前景,智能手机带来人们生活与科技使用习惯的改变,手机存储器容量不断提升,人们通过社交媒体互联,全球人口中每间隔2.3人,人际关系就有所相连;他指出,未来大型数据中心对数据进行收集、分析、以及需要传输频宽的扩大,5G则是把过去文本转换成语音方式,能够以每毫秒GB的速度进行传输相连。

大量的影片与影像传输与存储器需求将带给半导体产业新的“黄金十年”,需要半导体业者提供大量的半导体存储器芯片与运算处理能力。对于晶圆代工厂而言,也将带给晶圆代工新的切入机会。他说,如今的大陆在AI领域大量的投入与投资,已经从过去的世界制造工厂,转变成为AI创新的汇聚地。

GlobalFoundries落地大陆成都的格芯也正在加紧工程建设,从RF SOI/FDSOI技术生态产业链提供低功耗、智能与互联装置的最佳制程解决方案。对于神经网络提供低功耗制程,将制程从14LPP往7LP前进,并提供AI装置3D SRAM存储器,在当前大陆全力发展AI领域之际,其技术服务将助大陆实现迈向AI大国。

日前GlobalFoundries才宣布,其基于7纳米FinFET制程技术的FX-7专用集成电路(ASIC)。FX-7将先进的制造制程技术与差异化的 IP 和2.5D/3D封装技术相结合,为数据中心、机器学习、汽车、有线通信和5G无线应用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FX-7是基上一代FX-14的延续,提供包括高速SerDes(60G,112G)在内的全方位定制接口IP和差异化存储解决方案,涵盖低功耗SRAM、高性能嵌入式TCAM、集成式DACs/ADCs和ARM处理器,以及2.5D/3D的先进封装。

FX-7则锁定超大型数据中心、5G 网络、机器与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低功耗和高性能应用,提供全新的设计方法和复杂的ASIC解决方案,同时,有望被运用于支持汽车ADAS及图像应用的解决方案。据了解,FX-7 ASIC产品设计套件现已就绪,预计在2019年实现量产。


3)苹果拟投资LGD 打破三星独家供应OLED局面

据韩国媒体周一报道称,苹果公司正与LG显示面板子公司LG Dis谈判,希望对LG Dis投资2万亿韩元至3万亿韩元(约合17.5亿美元至26.2亿美元),为苹果独家提供OLED屏幕。

报道称,两家公司已针对该投资计划暂时达成了一致,但细节内容尚未敲定,如投资时间和规模等。知情人士称,LG Dis本月晚些时候将召开董事会议,之后将作出最终的决定。

当前,三星显示面板子公司Samsung Dis占据了智能手机OLED面板市场95%以上的份额,主要向三星和苹果等有限几家大客户提供OLED屏幕。为了与三星竞争,LG Dis和中国的京东方等其他显示面板厂商都在努力提高OLED面板产量。

一位行业知情人士称:“目前Samsung Dis是唯一一家符合苹果严格的质量标准的OLED制造商,LG Dis达到了苹果要求的70%,而中国OLED厂商稍微落后于LG Dis。”

知情人士称,苹果的这笔投资将被投入到LG Dis新工厂E6中。之前曾有消息称,该工厂专门为iPhone生产显示面板。由于未能购买到Canon Tokki真空蒸镀机,LG Dis至今仍无法为iPhone供应OLED屏幕。

Canon Tokki真空蒸镀机是最先进的OLED制造设备,供应量十分有限。但上个月有报道称,LG Dis计划从Canon Tokki订购两套6代真空蒸镀机。每套系统价格为1.15亿美元,可支持多达每月15000片基板。首套系统将于今年12月交付,第二套将于2018年2月交付。

此外,LG Dis还拥有另一个OLED新工厂“E5”,该工厂将主要为LG电子和中国客户提供OLED面板。

业内人士称,对于苹果而言,投资LG Dis主要有两方面裨益。首先,在当前OLED面板产量仍有限的情况下,可以确保苹果的供应量。此外,由于进行了投资,苹果的拿货价格也一定具有优势。

今年,三星可能是iPhone 8 OLED屏幕的独家供应商。但将来,该局面势必将被打破。而且,苹果一向喜欢从多家供应商采购零部件,从而降低对某一厂商的过度依赖。


4) 全球LED照明市场或现变局 中国照企机会来了?

一直以来,全球LED照明市场都以国际品牌飞利浦、欧司朗、GE等动向为风向标。

近日,GE通用照明正式宣布将出售其照明业务,各方资本跃跃欲试,这也是继去年宣告全面退出亚洲及拉丁美洲市场以来,其所传出的最新消息。欧司朗则于此前拆分并出售传统光源业务朗德万斯,据悉,经过一番竞争,中国财团得以成功收购,交易于今年3月3日完成并开始产生经济效益。

伴随着国际一线照明品牌或剥离、或出售、或弱化LED照明业务,中国LED照明企业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潮。事实上,当前中国LED制造产业已是世界第一,更成为产业全球化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据相关权威机构发布,2016年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整体产值首次突破5000亿元,达到5216亿元,较2015年同比增长22.8%。

那么,中国LED照明企业如何把握住这一波机遇?雷士集团董事长王冬雷表示:“只有掌握照明核心技术、掌握自主品牌、掌握营销渠道,中国照明企业才有可能真正参与国际竞争,从‘中国领先’迈向‘国际领先’。”

据悉,在6月8日落幕的“2016中国LED照明灯饰行业100强”中,雷士集团以“销售业绩80.1206亿元”领跑行业;在海外市场,雷士则连续两年被英国外贸部评为“最佳外商投资企业”。2016年5月,雷士英国公司(NVC UK)成功入选并成为英中贸易协会《中英共建“一带一路”案例报告2016》中的精选典型案例之一,为中国照明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成功的合作样本。

目前,雷士在国内拥有38个运营中心,在海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经营机构,产品远销海内外。与此同时,雷士集团在全球拥有8个研发中心包括在美国、英国各设有一个海外研发中心;8个制造基地,2个国际标准化研发中心和国家认可实验室,遍布全球的5万+的全球销售终端。

雷士集团董事长王冬雷表示:“在全球范围,中国LED照明产业制造规模毋庸置疑,过去‘重制造 、轻品牌’制约了中国照企的进一步发展,而事实上,近些年全球LED照明市场涌现了一批优秀的中国照企,它们绝对有实力与国际品牌相竞争,并在全球照明市场争取更大市场份额。”


5) 全彩化Micro LED赛局,谁能跑赢?

根据DIGITIMES报道,尽管目前Micro LED实际量产处于只闻楼梯响阶段,但在全球市场声势浩大,估计至今已有超过100个团队投入Micro LED研发。根据光电协进会的统计,台、美、日、法、爱尔兰等国均已有公司投入Micro LED开发,除了一线大厂苹果、Sony之外,根据光电协进会的资料,有面板产业渊源的陈立宜创办Mikro Mesa,已开始申请Micro LED相关专利,并在四川重庆设立开发实验室。

量产时间表

年底、2018年还是5年内?

LED厂预估Micro LED可望在3~5年后步入量产,台湾光电协进会(PIDA)产业分析师陈逸民也预估,Sony试作的Micro LED采用600万颗LED晶片,进行高密度封装,若进阶到4K/8K解析度领域,势必面临更高门槛,因此Micro LED应会先从中小尺寸着力,预估2020年才有机会步入商业化量产。

不过,乐观的业者则预期2017年底便将开始试产,2018年有机会应用在穿戴式装置,根据业界透露即便是苹果(Apple)倾注大量资源,仍受制于Micro LED技术难度导致进度延后,未来Micro LED在全彩化的发展,将成为众厂拼战的决胜关键。

技术瓶颈

成本、全彩化难题

当前,Micro LED面临的主要问题,即全彩化、良率、发光波长一致性问题。单色Micro LED阵列通过倒装结构封装和驱动IC贴合就可以实现,但RGB阵列需要分次转贴红、蓝、绿三色的晶粒,需要嵌入几十万颗LED晶粒,对于LED晶粒光效、波长的一致性、良率要求更高,同时分bin的成本支出也是阻碍量产的技术瓶颈。

现阶段苹果持续加码投入RGB三色Micro LED研发,但面临良率、成本等难题,使得近一年来Micro LED研发进展相对缓慢,业界推测或许与三色LED同时转移至基板的高难度有关,近期业界的试制品多属于单一颜色,未来如何快速突破技术瓶颈,开发出具成本竞争力的全彩化Micro LED,将攸关Micro LED能否敲进主流显示器大门。

供应链业者指出,业界针对全彩Micro LED有不同的尝试与挑战,目前备受期待的是将全彩显示屏制作方式缩小至Micro等级,其将R、G、B三色LED芯片进行排列及移转,但三色LED电流设计截然不同、色彩易偏移是必须解决的首要难题。

另一类作法是使用单一蓝光LED芯片,搭配量子点材料或特殊荧光粉,达成全彩化显示效果,但面临的技术门槛包括荧光粉粒子体积较大,无法配合微型化LED芯片尺寸,而量子点的材料有使用寿命问题,因耐热度偏低及快速衰竭,导致无法大量使用,业界初估透过量子点材料达成全彩化显示,可能仅有数百小时的寿命。

从制程进展来看,RGB三色的全彩化方案在发展初期可望快速吸引业界目光,毕竟在试产过程中,撇开量产良率与成本考量,只要不断重复做就有机会做出展示机种。至于量子点的使用寿命问题若能够突破,便有机会比照OLED面板应用在智能型手机,且成本竞争力将是主要优势。

谁执牛耳?

晶电、欧司朗、苹果、三星……?

从供应链角度来看,一旦Micro LED透过RGB三色达成全彩显示屏幕,这场赛局恐将只有少数业者可以玩,因为全球可同时供应RGB三色LED的业者有限,目前仅有晶电、欧司朗等;但若是透过蓝光LED加上量子点,只要解决量子点材料的供应问题,其他LED厂商都有机会加入竞局,甚至演变成全球大扩产的局面。

回顾约10年前的LED TV设计路线之争,早期RGB LED三色混光应用于LED TV曾引领风骚,在日厂Sony带动下备受看好,但RGB LED成本过高,三色的辉度亦会随着温度上升呈现不同程度衰减,RGB直下式的高阶LED TV最终只停留在少量旗舰机种。

至于以三星为首的韩系TV大厂,采用侧光式白光LED背光设计,虽然机身厚度并未达到超薄化,无法作到直下式的区域控制功能,动态对比值及动态影像画质提升亦不如直下式设计,但因LED颗数大幅减少及设计简化,且与传统CCFL机种价差大幅缩小,成功在市场窜出。

供应链业者认为,新兴技术的竞争力主要在于成本,如今OLED面板技术推进脚步快速,大陆及日厂可能在OLED喷墨印刷技术取得领先,甚至对于韩厂主导的优势进行翻盘,随着全球面板厂相继投入OLED产能,成本降低速度可能超乎预期,而Micro LED在3~5年之后将面临什么样的竞争技术,会不会在众声喧哗中嘎然而止,或是一路过关斩将登上全球舞台,未来2~3年发展将是关键。 (文章根据DIGITIMES、广东LED综合报道)

量产Micro LED,他们有备而来

晶元光电

根据工商时报消息,晶电董事长李秉杰表示,可以同时供应RGB三原色芯片的业者只有晶电、欧司朗,进入商业量产化,晶电可以取得商机。 晶电对LED芯片尺寸定义为,现有芯片约200~300微米,小间距显示器芯片约150微米,Mini LED约50~60微米,可视为Micro LED前身,Micro LED仅15微米;晶电企图透过量产Mini LED争取小间距显示屏的市场,以及直下式电视HDR功能中所需的LED。

不过他亦指出,10寸以上的大尺寸市场仍须3~5年时间酝酿;至于穿戴装置、VR的应用在1~2年就可推出样机。

晶电总经理周铭俊也表示,晶电在5年内有机会把Micro LED的营收纳入,他预期2018~2019年在穿戴装置上的应用有可能贡献营收。 周铭俊分析,Micro LED技术的开发主要有三大关键,包含LED芯片、巨量转移技术、后段电路链接等,晶电主要是前段芯片部分,考虑一次搬运的芯片数最大化,Micro LED会以6吋晶圆生产,对晶电来说,磊晶(Epi)没有问题,但是芯片部分,晶电必须将机台从4寸升级成6寸,这对晶电来说,会是较大的设备投资,因此晶电不排除考虑跟晶圆厂合作 ,利用该厂的6寸晶圆生产。

周铭俊表示,Micro LED如果只停留在穿戴装置,很难发挥消化LED厂产能的效果,必须进到手机领域才会有经济规模,他也认同,Micro LED是大市场,也是高风险投资,是相对客制化(Customized)的产品,未来5年变量还很多,完全要看与客户合作开发的情况。

群创

日前,群创副总丁景隆宣布,群创花了一年多时间研究次毫米发光二极管(MiniLED),已经有初步成果,预计一年内技术开发完成,未来3-5年可以陆续看到该项技术应用在医疗、物联网以及车用市场。

群创另辟蹊径 MiniLED一年内完成技术开发,群创副总表示,将在一年内技术到位。

丁景隆表示,全球至少有100个团队投入MicroLED研究,但是坦白说,没有人知道何时可以真正开发完成进入量产,尤其数百万颗LED需要巨量移转,技术上仍然无解。但是台湾有很强的TFT跟LED产业,MicroLED绝对是最适合台湾做的题目,台湾很有机会成为MicroLED赢家,现在是刚开始起跑阶段,群创不会缺席。

群创不止不缺席,在MicroLED尚未开发完成之前将会抢先推出MiniLED。

丁景隆说,MiniLED要数万颗LED还要做到HDR(高对比度)很多人认为也是很大挑战,不过群创已经证明这个技术可行,丁景隆指出,目前一般的面板都是矩行,群创的MiniLED异型面板且搭配软性基板,最适合应用产品是车用,只是等技术开发完成,正式导入车厂还需要时间。

但丁景隆强调,OLED在车载应用上应该是出局了,因为车用产品要求耐高温、可靠度等问题,OLED采用发光材料,有先天上寿命问题,根本不敌TFT。


6)别家充电速度都上天了 iPhone怎么就不着急呢?

如果问问果粉们,现在的iPhone有什么不能忍的缺点,估计有半数以上会告诉你iPhone的充电速度真的是太慢了。尤其是面对充电功率动不动就飙上24W甚至30W的Android阵营,如果你手中还是电池容量更大的Plus机型,这种差距就更明显了。毫无疑问,苹果是知道这一点的,只不过在发布新产品时谁都知道扬长避短咯。

不少果粉都希望苹果能在下一代iPhone上提高充电速度,上周有传闻称iPhone 8要搭配10W的USB-C接口充电器,这似乎在暗示果粉们的愿望要实现了。不过现在事情似乎又有了变数,KGI著名分析师Ming-Chi Kuo认为大家可能还是想多了,不管今年有几款iPhone,标配充电器都只有5W哦!对,和以前一样,只有5W!而且那根USB-A转Lightning接口数据线还会是你最熟悉的样子,而唯一的好消息是iPhone或许会内嵌更高效的USB-C电源IC。

至于无线充电,Ming-Chi Kuo认为会有,只是和大部分厂商的做法一样,想要使用的话必须购买单独配件,想要标配无线充电器?还是洗洗睡吧!



团队介绍

张騄 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

2007-2010年 南京大学电子系硕士,2010-2015年申银万国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2012年新财富电子行业第4名,2012年水晶球电子行业第4名,2012年金牛分析师TMT行业第2名;2013年金牛分析师电子行业第3名;2015年天眼分析师电子行业第2名;从业以来,曾经推荐环旭电子、德赛电池、安洁科技、长盈精密、欣旺达、长信科技、京东方A、水晶光电、歌尔声学、共达电声、欧菲光、茂硕电源等公司股票,推荐后取得良好股价表现。


彭茜  电子行业分析师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华中科技大学金融学学士。2013-2016申万宏源研究所资深高级机构销售,2011-2013国金证券研究所机构销售。 2016年加入华泰证券研究所。


李和瑞  电子行业分析师

西安交通大学金融硕士,西安交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士。2014-2016年中泰证券金融工程/量化、电子行业分析师,曾经推荐中颖电子、润欣科技、水晶光电、雪莱特等公司股票。 2016年加入华泰证券研究所。


顾晨琳  电子行业分析师

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金融硕士,南京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学士。曾工作于日月光董事长办公室,负责企业战略规划与海外产业链并购。 2016年加入华泰研究所,专注半导体产业研究。


胡剑  电子行业分析师

复旦大学电子系学士,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硕士,法国北方高等商学院交换生,2016年7月加入华泰证券研究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