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服务网络建设,走好城乡“一盘棋”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原则,津市市完成了全市7个乡镇服务站、49个行政村(社区)服务点的标准化建设任务,建成市级有管理机构、乡镇有网点支撑、行政村有专人负责的新时代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津市市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微信小程序方便用户查询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站点,镇级站点配备全新电脑,在服务窗口设置“湘易办”APP体验区,进一步提高各服务网点的技术水平和服务管理。打造广电管家基层服务队伍,把有线电视、IPTV、OTT、应急广播等广播电视设施设备维护维修项目一并纳入基层服务点维修服务范围,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2023年9月,常德首家湖南IPTV津市频道正式开通运行,开设12个点播节目板块,充分利用IPTV“覆盖面广、交互性强、精准入户”的平台优势,围绕惠民服务、产业发展、应急管理三大方向,延伸广电公共服务触角,服务乡村产业振兴。
(二)构建高效便捷的广播传输覆盖网络,扩大群众受益面
目前,津市城乡光纤网络农村“户户通”全覆盖工程基本完成,可传输标清、高清、付费等电视频道175套,有线电视和IPTV用户达70530多户,每年为优抚、低保和特困对象等特殊群体减免收视费用近30万元。
津市将现有“村村响”广播系统升级为应急广播系统,实现省市镇村四级联通,建成市级应急广播指挥中心1处,镇街级广播站9个,村级广播室54个,终端1010个,日常管护确保广播终端在线率达到98%。
在4A景区重点区域加装音柱,利用应急广播终端实现对旅游景区的实时调度,拓展“应急广播+旅游服务”场景应用,实现广播与视频监控的深度融合,切实发挥智慧广电服务乡村振兴和社会综合治理的作用。深度融合津市智慧城市项目,建设“智慧广电+智慧渔政”应急广播视播一体平台,实现对城区澧水沿岸37公里范围水域的信息化监管,助推禁渔禁捕工作和防溺水工作。
(三)提升制播能力建设,打造精彩广电文化
为了与“文化自信”“对表”,津市将本土优秀传统历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和融入广播电视创作生产传播各个环节,让影像津市、智慧广电更广泛更深入地进千家万户,交流引进了包括时政、音乐、生活、健康等诸多内容丰富的5G智慧电台优秀节目。
围绕津市市委、市政府“6+3+1”重点工作,津市融媒体中心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新闻宣传的强大合力,打造公共服务+文化新高地,以“健康生活·快乐工作”为主题,策划“津市达人汇”大型选秀活动,为津市的老百姓提供了一个表达自我、实现梦想的舞台,活动累计超100万人次观看。
建立《融媒体中心品牌工作室运营机制》,推出了一批有影响的品牌栏目工作室,打造“小编带你逛津市”“王子在现场”“小石话津市”“小苏的采访日记”“今天飞哪儿”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栏目。
(四)创新公共服务方式,优化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效能
创新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内容和业务承载形式,设立影音体验、文创展示、电商直播等区间,包含政务接待、市民打卡、惠民利民等多种功能,让群众共享广电融媒文化。
搭建广电公共服务电商直播平台,举办津市市“兰津有礼”超级主播大赛,助力津市好产品出圈出津,促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切实为乡村振兴注入“电商”动力。
升级智慧广电展示大厅,以“智慧广电+旅游服务+城市管理”为重点,打造“津市美景美食文化地图”微信小程序,将津市的美食文化、人文历史与现代科技、时尚设计有机结合,把乡村振兴、红色教育融入文旅地图,实现津市全域旅游的精准营销,带动乡村产业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