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汗族 来自:
蒲公英
你们公司是不是每年都会花相当的精力、时间、成本去补培训相关的记录或课程?而且即使补了很多的培训记录,做了很完美的培训档案,也给员工做了很多的试卷试题,但是在认证落缺陷项的时候是不是依然会有一项:培训效果不到位? 不管你的公司是不是,反正我曾经的公司是了……
在GMP中多次提到“培训”与“继续培训”,而且还单独设立了一节来体现“培训”对于GMP实施的重要性。而公司内部由本公司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进行的培训,对于提升员工技术水平及工作能力、增加部门内及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又是一个低成本而有很好实际效果的途径或方式。但是现在你做的培训是在应付检查还是针对的公司实际需要?我们又如何去开展一个有用而又适合于自己公司的培训呢?下面就是我在做培训过程的总结。
1.培训的分类
这里我把培训大致分成以下几类:基础知识类培训、专业技术与工作能力培训、员工提升拓展培训、管理类的培训、法规要求的培训。
1.1. 基础知识类培训:
这一项主要针对的是生产一线人员,相信大多数公司的一线人员专业学药的很少,有很多是初中、高中学历,有一些坐落在乡镇的企业一线员工高中学历的都很少。对于这种情况应该加强基础知识类培训,主要以专业课中的药剂学、中药学、制药设备、工业药剂学等为基础,结合本公司的生产品种剂型、中、西药的实际情况展开。
1.2. 专业技术与工作能力培训:
对于生产基层管理人员、QA、QC等这类人员在药厂大多是专业口出身有很好的专业知识基础,但是实际工作中要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包括对GMP的理解与公司实际执行情况的结合,偏差、变更等的实际操作,实际发生工艺技术问题的分析,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小试中试如何进行等等。
1.3. 员工提升拓展培训
:
这种培训,视公司情况和领导态度决定是否组织。我认为一个员工在公司工作,一是图公司的待遇,二是图在公司的发展或锻炼。提升拓展培训即为针对员工的未来发展所做的培训,给专业人员提供能力的提升机会,提高公司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给员工创造提高与学习的机会,即使员工最后辞职离开了,离开的人也都会是公司的活广告,会给公司带来更多更好的人才。比如执业药师考试的培训、职称考试培训简单培训等。
1.4. 管理类的培训:
主要是各部内的工作方式、工作流程的确立,部门间工作内容的衔接与交叉的明确。有助于减少部门分歧与扯皮事件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与执行力。
1.5. 法规要求的培训: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品召回管理办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等等现行法律法规本公司具体事务结合的讲解。
2.培训的流程
这里我把培训这项工作内容大体上分为几个工作流程,当然这个流程还可以做进一步的细化:提出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培训的实施→培训的考核→总结及资料归档。
2.1. 提出培训需求:
每年公司都会要求培训的主管部门制定培训计划,但是培训计划根据什么来制定呢?有一句广告词叫“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也就是说有“果”即有“因”,所以制定培训计划的依据应该是先有“培训的需求”。那么各部门负责人或岗位负责人应该怎样提出需求?
这里有四个问题供大家参考:
(1)你认为你或你的下属在日常工作中或专业技术知识上哪些方面有所欠缺或不足?
(2)过往当中有哪些事情发生了而你不知道怎么处理?
(3)上一年度受到来自哪些方面的处罚?
(4)你想要提高哪一方面的工作能力?
2.2. 制定培训计划:
培训主管部门汇总公司各部门的培训需求,依据公司发展、业务、管理、员工能力等实际情况对各部门的培训需求进行调研、分析,制定出公司的年度培训计划,并下发到各部门,分解制定月培训计划。
2.3. 培训的实施:
在培训的实施过程中,主要涉及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讲师;一是培训教材制定。
2.3.1.讲师培养:
专业技术操作人员从各岗位人员中选拔,QA、QC、岗位操作工、班组长等,他们是工作在最前线的人员,有丰富的实际经验;
法规理念、验证、管理类的培训可以从专职人员及各级管理人员当中抽调担任讲师,他们对行业法规、验证的要求大多比较熟悉且有一定经验,由实际管理人员进行的培训还能有效的传递管理思路和理念;
专业技术知识讲师可以从有专业学历背景并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毕业生担任讲师,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执业药师讲师可以请本公司通过执业药师考试的人员做相应讲师。讲师的培养如果是零基础,可以从照本宣科的读教材开始逐步发掘有讲课天赋的人员进行过渡。
注意:讲师要有一定的报酬激励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