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回应了有关柑橘类水果的谣言,包括砂糖橘含大量果糖致癌、砂糖橘打退酸剂增甜以及提前上市的耙耙柑对人体有害等。专家表示,正常食用柑橘类水果不会引起健康问题,有关柑橘的谣言是虚假的。同时,消费者从正规渠道购买水果不用担心食品安全问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砂糖橘含大量果糖致癌的谣言被澄清
专家表示,正常食用柑橘类水果不会引起健康问题,谣言中的果糖致癌说法是虚假的。
关键观点2: 砂糖橘打退酸剂增甜的谣言被揭穿
种植户和专家表示,使用退酸剂会影响水果口感和品质,而且农业种植过程中肥料使用有严格要求,不会随意使用退酸剂。
关键观点3: 提前上市的耙耙柑对人体有害的谣言被反驳
专家表示,提前上市的耙耙柑可能是产地熟期差异所致,消费者从正规渠道购买不用担心食品安全问题。
关键观点4: 专家提醒消费者注意识别谣言
专家提醒消费者要从正规渠道购买柑橘类水果,不用担心食品安全问题。同时,对于其他类似的谣言,消费者也要保持警惕。
正文
眼下正是柑橘飘香的时节,砂糖橘、耙耙柑等水果相继上市。然而,关于这类水果的谣言也开始在网上流传:
“砂糖橘含大量果糖致癌”“耙耙柑打了退酸剂不能食用”
等,让不少消费者产生疑虑。
柑橘类水果真的存在这些问题吗?还能放心吃吗?
有传言称:果糖会促进肿瘤生长,而砂糖橘中含有大量果糖,而且现在种植的砂糖橘打了脱酸剂增甜,这种物质是含有重金属的致毒性物质。
根据传言,有研究论文表明,已经得了癌症的小鼠在食用高果糖浆后,肿瘤长得更快了,论文结论是果糖可能会促进肿瘤细胞生长。
对此,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教授范志红表示,过量摄入果糖的确不利于健康,但食用柑橘会带来危害的说法,完全曲解了论文原意。
范志红解释:
“我们正常的食用量不会引起摄入果糖过多的问题。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吃200-350克水果,并不会摄入过多果糖。研究中有害的量,相当于每天吃好几十克果糖,就是吃好几斤水果,或者大量喝果汁。
所以说砂糖橘含大量果糖致癌,实际上是谣言。”
关于砂糖橘打脱酸剂增甜的说法,记者采访了砂糖橘主产地的种植大户。
广西玉林的种植户吴燕说,脱酸剂会影响砂糖橘的口感,对果树也有伤害,而且农业种植过程中使用的肥料是有严格要求的。“使用脱酸剂后可能会比平常提前10天上市,但水果的味道全变了,不香甜了,很影响果子质量。”
广东云浮某蔬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关桥新表示,现在用药检查和处罚都非常严格,种植户们不会铤而走险。“有关部门每年都会来检查用药问题,每次申请用什么药都有记录。”
网上关于提前上市耙耙柑的传言更加夸张:现在的耙耙柑最好不要吃,提前上市的都打了退酸剂。退酸剂含有砷化物,俗称砒霜,对人体有害。
四川眉山是耙耙柑的主要产地,种植户郑显会介绍,
四川多个地区都产耙耙柑,提前成熟上市是有可能的。
“正常情况下,1月底到2月中旬可以食用,但四川那么大,比如攀枝花阳光光照足、温度高一些,现在成熟也有可能。”
在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王惠聪看来,
不管是脱酸剂还是退酸剂,使用后都不是增甜,而是去酸
,想让柑橘提前成熟上市,还有安全的方法,没必要去踩红线。
“它会降酸,但不会增甜,里面的糖没有提高,风味会比较淡,因为它成熟时间不够。想提高糖度、降低酸度,一般都会用叶面肥,这种是合规的。
产地有熟期差异,有晚熟的,也有早熟的。此外,受到监管的产品都不会用退酸剂,因为登记肯定不会通过。
”王惠聪解释。
王慧聪提醒,
消费者只要从正规渠道购买柑橘类水果,不用担心食品安全问题,提前一些时间上市的水果也可以食用。
范志红进一步解释:“无论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肥,还是植物生长调节剂,正规的产品都有国家相关标准,比如叶面肥,里面的重金属不能超标。如果我们用科学的方法来增强植物代谢,让它产生多一些糖对身体没有危害。”
“被限制高消费人员不用还款
也能买机票、高铁票?”
“北京第一二代社保卡即将停用?
不换第三代卡没法刷医保结算?”
“砂糖橘致癌?”
......
一起识别这些谣言!
👇
“谷子”热风靡!中消协曾提醒:“吃谷”谨防四大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