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订阅这个号的留学生 都考上了世界前100名校
不得不说,星二代们从小到大的压力,是我们素人小孩无法想象的。
本文授权自:米粒妈频道
ID:MiLimaPinDao
《
爸爸去哪儿
》里的萌娃们,转眼间都长成了大人,陈小春应采儿的儿子Jasper已经11岁了,他西装革履登上
TED演讲
,真的非常有
精英范儿
。
活在聚光灯下的星二代们,从来都很
早熟
,因为他们被迫要过早地面对名利场的复杂人情、普罗大众的凝视和评判,以及互联网时代随时泼在身上的脏水。
王诗龄、黄多多、吴费曼、窦靖童、贾云馨……这些名字一说起来,我们全都非常熟悉。但他们也不过都是十几岁的孩子。
因为自己是明星的后代,从小不缺财富,所以他们避无可避地要受到公众的指摘。
曾经的吴费曼只是比较喜欢发微博,就被人评论说:
“从没见过这么愿意说话的明星小孩。”
他只能无奈地辩解上一句:
“明星小孩跟小孩只是成长环境的分别。”
Jasper
这次的演讲,就是探讨这个话题,他的主题是:
名利和真我,如何在焦虑中寻找平衡。
其实说句良心话,现在的互联网环境,成年人遭遇网暴后精神受创伤的都大有人在,何况是小孩呢?
因为
天生经济条件优越
,拥有父母给予的得天独厚的资源,他们就应该承受凝视吗?不得不说,
星二代们从小到大的压力,是我们素人小孩无法想象的。
而
Jasper
的演讲很圈粉,也正是因为终于有一个小孩能够直言不讳地,把这种不可言说的压力娓娓道来。
在演讲中
Jasper
说,在他小小的身体里藏着两个自己。
一个是大家眼中的
“星二代”
,这个身份让他的一举一动都时刻被人关注;一个是他内心真正的自己,指平凡人中那个不起眼的主角。
他要学会如何与两种身份和谐相处,
认识自己,开发自己。
小的时候,他很享受这种被万人关注的生活:
“在出生的很久之前,摄像机就开始跟踪我,
我就一直处在聚光灯下,
甚至当我还在我妈妈的肚子里时。起初,我很喜欢待在大屏幕上。”
少年时代,他开始意识到一些不对,那些时时刻刻对着他的摄像机,让他觉得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必须完美:
“你能想象总是有摄像机,我的意思是总是,对着你吗?”
后来他转学,他感受到了同学们那种令人难受的凝视:
“突然,
迎接我的是震耳欲聋的死寂,紧随其后的是和我年龄相仿的孩子凝视着我的灵魂深处。
就在这一刻,我意识到有些人关注我并不是因为我,而是因为我是名人之子。永无止息的审视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名声就像我内心的熊熊烈火
。”
这是星二代从小到大都要面临的课题,他们必须尽早
寻找到名利与真我的平衡
,才能不至于陷进焦虑的泥沼。
后来的
Jasper
学会了如何与这种凝视和平共处,他明白了作为一个天生的名人,应该如何自处。
说实话,这并不容易,而让
公众能够更加心平气和地了解这些孩子们的心路历程
,确实需要他们自己勇敢地站上舞台为自己发声。
星二代的怼人时刻,经常登上热搜。
被铺天盖地的网暴逼到忍无可忍,心无城府的小孩们,往往就会选择直接怼回去。
说实话,咱自家孩子在学校哪怕被谁说了一句难听的,咱都会特别气愤,甚至找到老师要求人家道歉。
但星二代在互联网上每天遭受的言论攻击的量级,可是铺天盖地的程度。成千上万条恶评可能在一夜之间涌来,当孩子们直接在网上开怼,可能精神上已经承受了许多许多。
吴镇宇的儿子吴费曼,也曾参加过
《爸爸去哪儿》
,是大家眼中的萌娃。
但是随着他的成长,
他的一举一动也被外界不断点评。
直到最近,他宣布退网。他在社交平台上发文,说要退出微博:
“我选择今天打算退出吴费曼这个身份。”
要知道,此前他一直是以
一个搞笑男的身份5G冲浪
,什么新梗、热梗,他都能第一时间知道。
和那些工作室代发的明星微博不同,费曼的微博经常会发自己的日常碎碎念。
热度有了,
审视的目光便接踵而至
,有人说他长大不如小时候灵动了,有人说他太胖了怎么不减肥。
当上网冲浪,受到的质疑和挑剔多过收获和快乐时,他决定急流勇退。
在退网声明中他写道:
“互联网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上一秒夸你的人下一秒可能在骂你,而我还有很多想做的东西。”
随时挂在热搜上的王诗龄,更是曾经破防过,直接在评论区怼人。
事情的起因是王诗龄在
ins
分享了一波国内旧照,有不少网友误会她回上海了。她耐心解释道:
“是旧照,照片上有拍摄日期,去年拍的。”
后面误会的评论太多,她没法一一打字说明,就简单回复了某位网友一个
“No”
,表示自己还没有回国。
但没想到,这样一个英文单词却引来网友不满,对方“好意”提示:
不要用英语回,都是中国人。
王诗龄没有选择忍气吞声或视而不见,而是干脆回怼:
“是中国人也可以讲英文啊,世界上又不是只有中文一种语言。”
“我爱说什么语言就说什么语言关你什么事?这是我的人生又不是你的,听不懂就是你的错了。
你凭什么教我做事?
”
窦靖童也是星二代中的典型。父母的恋情和婚变,从来都会把她裹挟其间。
生她的时候,王菲的专辑里《
童
》那首歌,就专门是写给她的。
因为一直处在大众的
凝视
下,她早早就拥有与年龄不符的成熟。
陈可辛导演曾评价窦靖童,说她是19岁的年龄却有着53岁人的思想。
有一天,窦靖童和陈可辛在一间废弃的旧工厂里聊天,
从音乐谈到人生,
相差35岁的人,却没有半点沟通障碍。
窦靖童说:
“我不想按着社会框架生活,但我又不想做一个愤世嫉俗的人
,那么,只能沿着社会给的这条线,找一条属于自己的平行线,既能活在社会里面,又能隔开一点点。”
这次的谈话给了陈可辛极大的震撼,他能感觉到在窦靖童叛逆的外表下,曾经历过多少次
作为星二代的自我对冲和自我和解
,才让她仅仅19岁,就已经
领悟到了属于“知天命”年纪的圆融。
窦靖童的那段话,其实就是
Jasper
在演讲中所说的,
名利与真我
,到底该怎样平衡。
他们一直在非常努力地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这并不容易。
无论身处哪个圈层,其实都有属于自己的课题。
我们的孩子可能在卷学习,在发愁人际交往,在寻找就业出路。
但属于星二代们的课题,对于他们自己来说同样十分棘手,那就是,怎样才能在悠悠之口和睽睽众目之下,活出一个平和的状态。
其实孩子们,都不容易。
大大咧咧的应采儿,其实一直都
教子有方。
在Jasper演讲后,应采儿在社交平台分享了儿子的演讲视频,并配文:
“
成长就是要学着接纳并运用你拥有的一切。
请让自己内心善良,身体健康,演讲很棒!”
之前在综艺上,米粒妈就很看好应采儿的教育。她那种爱和立规矩并重的教育方法,真的特别适合养育男孩。
因为男孩大家都知道,是一种容易得寸进尺的生物。如果你只给予爱,他会变得骄纵任性;
管得太严呢,他又容易有情感上的缺失。
应采儿是公认的高情商,看得出来她在养儿子这件事上情商也是非常够用。
因为
Jasper
接受的是
港式教育
,中文不行。因为学不会,他急得直哭。可是应采儿没有发飙,而是用共情的方式说自己也在国外长大,二年级才学的中文,也是哭着学会的。
男人终其一生都想要的,
无非是那一份“懂”
应采儿这种共情式安利,
真的超级管用。
在
J
asper
犯错误的时候,她立规矩也是绝不含糊。
Jasper
3岁的时候,她就明确地告诉儿子“客厅是大家的“,即使你把玩具带到客厅里玩,也要及时收回到自己房间,否则就会被丢出去。
平时外公疼孙子,总是会按照
Jasper
的意愿去做吃的,应采儿发现后就立刻反对,教训孩子说:
“有什么就吃什么,这里又不是餐厅”。
而面对网暴,眼看着费曼从开朗热情变得郁郁寡欢,吴镇宇也选择用自己的方式开解儿子。
发觉费曼的情况之后,他就开始有意识地和儿子开玩笑似的“互怼”,经常会嘻嘻哈哈地插科打诨,
借着“黑”费曼的名义,却暗自鼓励他勇敢“回怼”
,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看似是在“霸凌”他,但实则在背后给够了满满的关爱和精神上的支撑。
父母的光环太耀眼,以至于星二代们无论做什么,都会被拿来和父母比较。
就像窦靖童,只要一唱歌,就有人说她的声线像妈妈,而她早已学会了看淡:
“去又去不掉,干脆接受就好。”
Jasper在演讲的最后说:
“
我们曝光在聚光灯下。
可能并不总是光鲜亮丽,可能并不总是美好的,但与其让判断消极地影响我们,与其逃避,
还不如把它作为自我提升和激励的工具。
”
在孩子们建立自我评价体系和坐标的过程中,外界的声音铺天盖地,背后的支撑,唯有父母坚定不移的爱。
当他们学会了如何在嘈杂的世界保持内心的平静,也就
进化成了更好的人。
生而为明星后代,他们没有错。我们这些从他们出生,就眼看着他们成长的观众,理应多一些宽容。
本文系授权发布,作者米粒妈,美国海归、畅销书作者,原500强高管麻麻一枚,专注于科学育儿、亲子阅读、剁手推荐。新书《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火热上市!5-12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频道 (ID:MilimaPinDao ),0-5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爱分享(ID:milima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