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观星老道伽利略
观星夜,知天下大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海证券报  ·  DeepSeek爆火,“六小龙”出圈,为什么 ... ·  2 天前  
中国证券报  ·  中国资产,全线上涨! ·  2 天前  
中国证券报  ·  关于DeepSeek,券商新动作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观星老道伽利略

【开脑洞】为啥美国六代机还没飞起来

观星老道伽利略  · 公众号  ·  · 2024-12-30 07:28

正文

引子: 美军六代机面临着如更高的隐身性、更强的超音速巡航能力和更先进的电子战系统等技术瓶颈,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导致设计方案一改再改,始终无法确定...
美版六代标准:NGAD项目采用 翼身融合与无尾设计 ,配备两台新一代的 自适应变循环 涡扇发动机,具备超音速巡航、全向和 全频谱隐身 能力。通过应用 人工智能 技术,提高战斗机自身的战场态势感知水平,并 具备与无人僚机协同作战的能力
其实我大概猜得到为啥老美的六代机项目迟迟不能试飞:尽管他们的发动机技术更先进,但是六代机由于采用飞翼设计导致飞控太难了,如果仅仅是B2那种战略轰炸用途倒还好,问题是战斗机还需要考虑用极难稳定的飞翼结构去做空中格斗那种级别的机动性操纵、甚至与敌对方战斗机近距离狗斗——这就只能用一大堆气动面来配合微调飞行姿态。
你看成飞这个J36的屁股上这么多气动翼面…
这么复杂的系统靠飞行员控制是不可能的,只能靠飞控程序和电脑在飞行中自动微调,如果是普通的四代机或者五代机,飞控程序相对来说没那么复杂,问题是上升到J36现在这种设计难度,就需要写一套非常NB的飞行控制程序,才能保证飞机能飞起来... 否则上天随便转个弯都能掉下来
所以像美国NGAD那个项目也不是没有推进,实体飞机造出来搁试验场好像也有两年了,但你倒是飞一个啊。老美现在的问题是(便宜)程序员严重不足…尤其是和军方合作的波音、洛克希德马丁等军工企业眼下就那么些程序员…不好完成六代机飞控程序这种高难度任务。遥想当年,为了造F22的时候美军召集了三千多个顶尖程序员临时开发了一套计算机语言来写这些程序。现如今帝国暮年,没有这个实力了…
给大家介绍军迷的热门知识点:J20之父杨伟当年是从飞行器设计专业临时转行客串了一把程序员,带领一大堆同样半路出家的中国第一代程序员自学编程在纸上写出了J10的飞控程序。
更不要提我们86~91年人口高峰期出生的这波孩子,赶上大学扩招和经济腾飞,比前辈们的教育条件更好,铸就了后世历史记载里面的“工程师红利”...现在这些红利开始兑现到中国制造2025的各项惊喜里面。
回到老美六代机的话题:一切问题最终都能转化为经济问题,经济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短期或者长期的成本问题。准确说不是老美没有这么多精英程序员,而是美军用不起…假设招募1000个程序员写三年做完这个项目的第一期,年薪算便宜点50万美元吧,那已经是1000*50万*3=15亿美元…为了保密还得加钱多养一段时间目的是不让他们之后流失到社会上——仅算飞控程序这一块可能就要烧掉二三十亿美刀,试想以老美那种相对我们来说称得上养老的工作强度,靠这么点投入能不能保质保量肝出来还是未知数…事实上冷战结束后老美用于科研的经费没有他们每年投入的总军费看起来那么多,百万军火民工衣食所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