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法律读库
法治新媒体阅读管家,传递常识,启迪法治。Less is More,少即是多。每日向用户推送优质法律类文章1至4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民商法律网  ·  附随义务可诉性的争议与评析|资讯 ·  2 天前  
小纽美国法律咨询  ·  H-1B ... ·  4 天前  
小纽美国法律咨询  ·  申请美国绿卡之前,这个步骤能祝你成功率翻倍~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法律读库

法律人的远方: 不一定有诗,但一定有审结报告等你

法律读库  · 公众号  · 法律  · 2017-08-12 06:17

正文

困了累了,想吐槽。但其实,吐槽是最没有骨气的事情,那些个槽点是不过是自我畅快的一种暂时麻痹。


改变什么了吗?没有!



听到别人和你一样抱怨和愤愤,也只不过寻找了一点点的平衡,似乎还有人和我一样,就足够欣慰和满足,但是这也仅是观众席里又多了一员而已——演出的是谁?演的什么?跟你我有什么关系!


我以前是读机械制造的,曾经也是个“手艺人”,知道每一个成品都需要历经很多道工序,从设计、画图,再到编程、制造,最终由很多个零件以无限的可能组合在一起,变成了我们身边的各种物品。



试想一下,使用人会去追问制造的过程以及原料的挑选吗?不,他们只会在乎这个东西好不好用,够不够实惠。而那些制作者是谁、他们经历过什么,实在没有必要了解(大师作品除外,因为购买的是品牌)


后来,阴差阳错,我读了法律从事实务工作,就经常想,法律是什么?是我一年办了多少案子,还是多少法条烂熟于心张口就来?应该都不是吧,其实大家都知道,它只是管理国家的工具,是国家的产物。说到底,一个工具、一个物,使用者只会在乎好不好用,在用的过程中不断优化和变革,最终目的,也只是为了更加好用。


以前,我听朋友说起过这样一本书《北京折叠》,这部科幻小说创造了一个更极端的情景。



书里的北京不知年月,空间分为三层,不同的人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也按照不同的比例,分配着每个 48 小时周期。


大地的一面是第一空间,五百万人口,生存时间是从清晨六点到第二天清晨六点。空间休眠,大地翻转。翻转后的另一面是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第二空间生活着两千五百万人口,生存时间是从次日清晨六点到夜晚十点,第三空间生活着五千万人,生存时间是从十点到清晨六点,然后回到第一空间。时间经过了精心规划和最优分配,小心翼翼隔离,五百万人享用二十四小时,七千五百万人享用另外二十四小时。



作者有意把每个空间做了隔离,第三空间是底层工人,第二空间是中产白领,第一空间则是当权的管理者。你可能会觉得这一切不可思议,这种空间的分配标准是什么?其实,标准就是:第一空间的“我乐意”。那些蜷缩在看不见的空间的人,是可以随时随地隐藏的,那些底层的人们,享受到的只有更多的工作和更少的时间,书中这种典型的反乌托邦设定,让我们体会到了冷峻的现实感。


是啊,虽然书中描写的是这个世界的荒诞,但是在现实世界中,我们还是貌似严肃的活着,并为此忙碌。



说到这,好像还没谈到远方,高晓松说,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很多文青表示赞同,不是文青的我也赞同。“诗和远方”,是我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是那个努力不变成我们讨厌的样子的人的心声,是那个即使要出走半生的少年,归来时希冀自己的样子(想想也不现实,少年出走,半生归来肯定是老头啊,所以说,这句话纯属矫情)


当年,墨子作为旁观者,看见人家染布时,雪白的布匹进去,然后变成五颜六色了,就痛哭不已;每一个人作为当局者,从一张张白纸被扔进了社会,应当是比墨子要再难过万分的吧。


而我们这些法律人,都怀揣过法律梦,即使因为普通,也是想做一个有情有义、有胆有识、公平正义的普通法律人的,可面对变革和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我们也彷徨、焦虑。但是你想想从前的从前,你最初的样子,自己有没有一点点在进步,生活有没有一点点在改善,社会有没有一天天井然有序。


诗和远方或许被很多人说成不太现实,确实,怎么会有人不想坚持做自己,做自己是件多酷的事情啊!但面对未完成的审结报告和各种法律文书以及各种行政事务,你的远方一定是充斥着更多未完成的案子,你的桌上一定会重新摆满更多未阅读的卷宗。

所以,我们要改变吗?


不,这要看你自己,一路的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是为了能不被世界改变。所谓“知世故而不世故”,即使这个世界再变,法律人都将严肃的活着。


因为我们不吐槽,我们只忙碌!(随感而已,不到之处,大家见谅!)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配图来自网络】

作者马宇飞

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