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姚尧
坐观天下而拥抱时代,背靠历史以眺望未来。洞察本质,预测趋势。研究战略,把握机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北方  ·  男子火海被救,2年后跨千里跪谢恩人 ·  22 小时前  
什么值得买  ·  这个节电小玩意,骗了多少农村老人??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姚尧

《姚尧有话说》 第3集

姚尧  · 公众号  ·  · 2020-11-13 14:31

正文

展眼乞丐人皆谤



《姚尧有话说》 第2集 ,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当汉文帝问邓通:“天下谁最爱我者乎”时,邓通应该怎样回答?大家留言非常踊跃,许多留言的水平也非常高。我个人的观点,比较认同这样的三类留言:

一、不能给出具体的答案。

二、要说也只能说是父母。

三、邓通被杀是迟早的事。

下面,我们就来一一解析。

第一, 为什么邓通不能说出具体的答案呢?这不是圆滑世故,而是邓通原本就不具备给出具体答案的资格。俗话说: “站得高,看得远。”那么,邓通站得高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邓通是什么人?说白了,他无非就是个在内廷侍奉汉文帝、陪他开心玩乐的宠臣而已,而且还不是时时贴身侍奉。所以,汉文帝与父母的互动,与妻妾的互动,与子女的互动,与朝臣的互动,邓通都参与了吗?没有啊!

作为一个下级,在没有掌握足够充分信息的情况下,却要对领导的家事品头论足,邓通这样做,合适吗?答案是当然不合适,这是犯大忌的。因此,无论邓通给出的答案是谁,只要说出具体的人名,这个回答都是不太恰当的。

如果我处在邓通那个位置,我觉得比较恰当的答复是这样的,供大家参考。汉文帝问:“天下谁最爱我者乎?”邓通答:“孟子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今陛下爱民如子,则天下人莫不爱陛下。至于谁为第一,则非臣之所知也。”


第二,刚才我们说了,以邓通的身份,是不能给出具体答案的。如果邓通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非得要给出个具体人名,那这个人,也只能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就是自然科学和人际关系的不同。在自然科学里,标准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它客观上的答案。二加三,就等于五,不会因为某人嫌多就等于四,也不会因为某人嫌少就等于六。

可在人际关系里就不一样,答案可能会有很多种,包括客观上的答案、你心里认定的答案、对方心里认定的答案、群众心里认定的答案。在人际交往中,客观上的答案和你心里认定的答案,往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方心里认定的答案和群众心里认定的答案,妥善地回应后两者才能让你更加安全,不至于得罪人。

所以,当汉文帝问“天下谁最爱我”时,这个答案只能在他的亲人里选,否则就是打他亲人的脸。因为你作为家人,竟然还没有外人更爱他,那你算什么家人,对吧?其次,这个亲人不可以在子女中选,因为子女即便心里很爱,也没有多少爱的能力。汉文帝比汉景帝大十五岁,汉文帝去世时,汉景帝才三十一岁。因此,一位年龄还不到三十岁的太子,就算他心里很爱父皇,可是你又能指望他会有什么突出表现,以至于在所有人中脱颖而出,排名第一呢?这是不现实的。

所以,当邓通说出太子时,我想,汉文帝心里肯定也是狐疑的,怎么会是他呢?那你既然这么说,我就检验一下,让他也来吸脓疮,看他愿不愿意?就这样,太子莫名其妙地掉到了邓通挖的坑里,也难怪日后会那么恨他,这都是邓通自找的啊!

因此,在当时的情境下,符合汉文帝心理预期的备选名单只会有三个:一是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二是汉文帝的皇后窦皇后,三是汉文帝的宠妃慎夫人。请问,可以说是窦皇后吗?答案当然是不行,因为薄太后心里肯定会不乐意:“哦,你现在年纪大了,翅膀硬了,当皇帝了,就只想着你老婆对你好了,那我生你养你那么多年,算什么?我为你吃了那么多苦,又算什么?那都不叫爱吗?”所以,你一旦说窦皇后,就肯定会刺激薄太后和窦皇后之间的矛盾。你说慎夫人呢?那更惨,那会让薄太后和窦皇后都有兴趣整她,等于是把她往死路上逼。

因此,且不论客观事实究竟为何,在当时的情境下,如果邓通非要说一个人的话,那就只能说薄太后。至少,别人听到后就算不以为然,也不会因此心生嫉恨,进而采取报复手段。至于邓通为什么最终说的是太子,我想,他的本意可能是要讨好献媚,以便将来文帝去世了,还能继续获得荣宠,没想到拍马屁竟然拍到了马腿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