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来到西部城市,在街头闲逛的时候,总想用“生猛”两字来形容重庆。
随便一个小脏馆、路边摊,都好吃
拉车、挑担运货,在这里很常见
他说是缅甸运来的西瓜,一个30多斤
她给他倒茶水
街头小贩,其实挺心酸
在这里拍照,摊主一直盯着我
看得我不好意思了,就买了把扇子
我以为4块钱一把
找钱时才知道他说的是“10”
于是找给我一沓一元纸钞
蹲坐在路边吃饭
这几人坐这里聊了一下午
穿拖鞋,抽香烟
手里拿着一瓶水
跟我一样,瞎逛
电瓶车、三轮车尤多
重庆小面店铺里记账的老人
店里阿姨把菜送错桌了
他嘟囔了几句,有点不开心
随处可见的火锅店
满大街的香辣味
山城地势陡峭
直径800米,绕行3公里
这里的姑娘腿好看,皮肤又白
想要瘦美,到重庆多走走路吧
(另外,这张图有亮点)
房价感人
天黑很晚,要等到八点
昨晚有点难过。虽然我也说不清楚为了什么。也可能就是重庆夜晚嘉陵江的风太冷了,我对着隔岸的灯火,就想哭出来。
记得上次哭,还是在上海赶地铁上班的早晨。我痛骂过几百次挤都挤不上去的漕河泾站。高峰期地铁上一张张相似的脸,疲惫、压抑、憋屈,不太挣扎。我不敢看他们,因为那就是我。
辞职已经三个月,不愿再回想上班时的种种。千篇一律的日常,不值得单独拧出来思量。
到重庆第四天了。夜幕下的重庆温柔得很,不像白天那般燥热,没走几步,汗流不止,头发湿了,妆也花了。隔岸嘉陵江的凉风吹上阳台,坐久了也会昏昏欲睡。
这是我有生之年到过的最远的地方。
这两个月各个城市跑,对当地景点的兴趣了了。更多时候喜欢躺在宾馆看书睡觉,在傍晚穿着拖鞋到路上走走,在路边买点脏脏的小吃,拍几张乱糟糟的街头照片。
走过的城市越多,就越明白自己终究是个过路人。在任何地方。
留在原地和去远方,都不过是一种生存方式,没有什么特别值得称道的人生。
有时我还挺羡慕整日坐在路边阴凉处打牌的重庆大爷们,或是那瘫在躺椅上卖蒲扇的老头儿。
也时常设想过不出远门不再写字的活法。白天去做一份不用动脑不需站队的工作,晚上回来做饭看书看电影。一条社交状态都不发,也不再胡乱表达。让自己跟着时间快点跑,跑过30岁40岁到老。
这或许也是快活的。一种全部来自现实生活的快乐,也是一种寂静深处的快乐。
但谁知道呢,当早上醒来,重庆江边的风吹向我的时候,我又希望时间它多停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