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博龙典藏
分享现代艺术收藏资讯,提高人们生活品质,促进艺术收藏投资收益。
51好读  ›  专栏  ›  博龙典藏

票证收藏的九大误区,你踩到几个?

博龙典藏  · 公众号  ·  · 2020-02-29 11:2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近几年票证收藏日渐受到广大收藏者的青睐,所以,前段时间,小编为大家介绍了粮票等票证收藏的价值。

但是,由于每个收藏者自身的条件不同,认识或想法不同,容易在票证收藏中产生心理误区。

误区一:只收品相好的,不收品相差的


这容易使许多珍稀品种从人们手中流失。

要知道,票证是经过流通使用的,有的不止一次使用。其品相必然受到一定影响,任何一位有眼力的藏家首先考虑的是票证的珍稀程度、存世量及其真正的价值。

误区二:只收成套的,不收单枚的


凡属同一年代成套的自然最佳。

但一些早期的、珍稀的票证,如北京市1953年的“面粉购买证”,天津市1967年的“布票”等等,由于年久或集中销毁等因素是很难集成成套的,哪怕是仅收集到一两枚也算不错了。


误区三:只收省市的,不收县镇的


不少人只愿收集省级及直辖市的各种票证,认为这些才属正式的票证,而对于其他中小城市,特别是县镇使用过的票证一律排除。

这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失误, 不仅错过了收藏良机,也会造成莫大的遗憾。

实际上,越是小城市的票证就越稀少,越加难寻。



误区四:只收图案好的,不收没图案的


实际上,有为数不少的票证珍稀品都没有图案,只有字与边框。

如天津市1960年“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票”,河南驻马店的“白萝卜票”,北京市1983年“大衣柜票”等等,这些不仅没有图案,有的连边框都没有,但如今就备受藏友的青睐。

误区五:只收双面票,不收单面票


一些人认为票证犹如纸币,双面才属正规票,单面票不正规。

事实上,我国许多珍贵的早期粮油票都是单面印制的,而布棉票则98%以上都是单面票,更有数不清的肉糖鱼蛋盐票及各种五花八门的生活票证都是单面的。

误区六:只收当地票,不收外地票


这可能由于自身的经济条件和时间所限,或偏爱故土收藏品。

当然,这样做也有其长处,就是集中精力和时间去专项收集藏品。

只收本地票证并非易事。如果经历了很长时间,只得到一点点成果,这是因为收藏面太窄造成的。

为避免顾此失彼,也为了分享收藏中的机遇,还是各地均收为宜。

误区七:只收便宜的,不收价高的


这可能是由于经济条件所限造成的。

但价高的往往是稀少和珍贵品种,它们的升值空间会更大。

如1962年“火车、轮船、飞机专用粮票”全套两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可用120元购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在1998年其价格就升到300元,实际上,其价位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误区八:只收单体票,不收月份票


实际上许多月份票都 是颇为珍稀物,如京津沪早期票证都是带月份的,要想集齐某 年的 12 个月份票,更非易事。

月份只有很短的使用期限,并 无周转,加上票证收回后销毁,其存世量可想而知。

有些月份 票属后期,系票证停止使用后有部分未及时销毁而流入收藏领 域的,虽数量较多,但也正好满足了大多藏友的需求,也是值 得珍惜的。

误区九:只收各种票证,不收相关藏品


各种票证自然都应该收集,但与票证相关的藏品则更应收集。

这些藏品包括粮本、副食本、工业本、购货本、煤本、粮卡、菜卡、酱油卡、茶叶卡……以及相关的粮油单据、证明和各种票证相关的资料、文件等等,因为这类藏品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这类藏品具有资料性、知识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是不应被票证爱好者忽视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