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潮音乐
我在等你,和我开启这场音乐的奇异旅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向阳光明草  ·  44年前的难忘记忆:《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 ·  5 小时前  
向阳光明草  ·  44年前的难忘记忆:《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 ·  5 小时前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  盛世华章 精彩津年丨图书馆里 民乐“快闪” ·  昨天  
上海教育  ·  大年初七,欣赏男声合唱《夏》 ·  2 天前  
上海教育  ·  大年初七,欣赏男声合唱《夏》 ·  2 天前  
国家大剧院  ·  今晚19:30 乐中喜闻春之声, ... ·  4 天前  
時間的玩家TimeIsArt  ·  每日临在 | 2025.02.02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潮音乐

刘德华 58 岁生日:普通人只想早退休,他却说「从来不会退休」!

潮音乐  · 公众号  · 音乐  · 2019-09-26 21:00

正文


今年是刘德华出道第 37 年,在歌坛,他是永远的天王巨星;在影坛,他是不老影帝。

 

明天就是刘德华 58 岁的生日了,有时我们更喜欢称呼他“华仔”。


提前祝华仔生日快乐!


“天王”不是随便叫的

小事见人品


前几天微博有个热搜,是#父母眼中的巨星#,打开评论区果然不出所料,许多人留言提名“刘德华”“华仔”。



00后可能对华仔比较陌生,


但在 80、90 年代的大众心里,华仔可是实打实地红遍了两岸三地,红到日韩!


尤其是 93-94 年的香港黄金时代,港片的文化输出比日韩还要厉害。


华仔很早就和韩国演员李英爱,代言过巧克力广告。



去日本开演唱会,连续 8 年获得日本最受欢迎华人偶像冠军。



王祖贤去韩国接受采访,被问到“现在香港谁最红?”


她说“男是刘德华,女是王菲。”




韩流最火的那几年,金喜善、李敏镐轮流来大陆接受采访,


被问到最喜欢的艺人,他们都回答“刘德华”。



就连日漫《蜡笔小新》里,都出现过刘德华的名字。



华仔当年走“帅气王子型”路线,浓眉大眼,男生们都喜欢模仿他的穿衣和发型。


他的穿衣风格是短款牛仔夹克,配高腰牛仔裤。


"三七分发型”是港风代表。


94 年是刘德华事业的重要时期,那时他刚刚算得上“天王级人物”。


正在香港红馆准备他的 20 场演唱会,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他之后在香港歌坛的地位。


结果是,演唱会十分成功,场场爆满。


关之琳、黄日华、梁朝伟、古巨基、陈百祥、吴君如、黎姿、吴倩莲等众多嘉宾捧场。


要知道,一下子能请动这么多大咖,是非常不容易的!


不光是给面子,还是对刘德华本人的认可!

 

20 场演唱会趣味横生,别开生面。一举加深了他的天王地位。



同样奠定他在大陆地位的,还有他的音乐作品。


身在飞碟唱片的华仔,1994 年发行了他的国语专辑《忘情水》。


此专辑一出,迅速风靡大江南北。


很多男生回忆起自己的青春,都会说,


“我买的第一张卡带就是《忘情水》。”


“第一次学的歌也是《忘情水》。”


曾经年少爱追梦

一心只想往前飞

行遍千山和万水

一路走来不能回

那时年轻,


把“曾经年少爱追梦,一心只想往前飞”作为签名很多年。


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幻想过无数的奇遇。


等到青春逝去,


经历过人生的高峰低谷,回来再听,才突然体会到“一路走来不能回”的遗憾。


才发现,现在更打动我的,是后半句。


“忘情水”的热度,直接将华仔推到了 1995 年的春晚舞台。自此华仔不断开启春晚之路!



但即使已经这么火了,你可能仍不知道,


作何表率,才配得上“天王”二字。


王宝强讲述的这个故事,也许能让你对刘德华有更具体的认识!



宝强和刘德华合作于《天下无贼》,当时宝强不如现在有名气,


华仔的一个善意的举动,打动了宝强。


第 40 届金马奖颁奖典礼的后台洗手间,宝强不知道怎么用水龙头,按了很多次都不出水!


这一幕刚好被刘德华看到,


刘德华什么也没说,只是假装没洗好手,又洗了一遍。


“原来水龙头是自动的,只要手伸过去停留 3s,就可以洗。”



什么是天王?这就是天王。


在帮助别人时,还给人留足体面和自尊。


人人都会出错啊

可是他说不能饶了自己


有着“拼命三郎”之称的刘德华,对待工作也是一丝不苟。


他被歌迷看作是“人生榜样”。


《鲁豫有约一日行》,他表示不允许自己演唱出错,提前 2 个月就开始背歌词。


回忆起一次活动表演,现场来了 8 个记者,刘德华要求工作人员升高半个调,


但工作人员却升高了一个调,结果刘德华唱不上来。


活动结束后,刘德华一直耿耿于怀。


很多人如果遇上类似事情,基本就是算了的心态。


算了!偶尔一次失误,再说又不是我的错!


可是刘德华不行,后来他特意请回那 8 个记者,又再唱了一次。



音乐节目找刘德华去当导师,刘德华的回复是“我不敢”。


可以说,以今时今日的地位,刘德华可以去当导师。但是他不去。


他并没有消费自己的想法,上综艺,挣快钱。


绝不拿已经获得的信誉套现。


娱乐圈很多例子,干成一件事后,就赶快干 100 件同样的事。


但是他说:“我好好的当歌手好了”。



即使如“天王”刘德华,曾经也担心过“偶像度太强”。


出道前四年,大众认可他的演技;


做歌手后,演技开始遭质疑。


如果是我,我会想,质疑很正常啊,谁不被质疑?


本来拍电影名声不错的,也不用那么累,说我唱的不好,那就不唱了呗!


可是刘德华不行,他说,人家越说你不会唱,你就越要去努力(证明)!


事实证明,往往最后能成功的人,都是因为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意志比较强!



克制、自律、专业、拼命、成了他的标签。


他也不懂,“准时、背台词什么时候成了优点。"



说到兴趣高涨,他说很想推广广东歌。


“广东歌太久没有出现在大众视野了。”


但也只是他的一个理想罢了。


是啊,现在的商业趋势是趋向年轻人的。


以前听到年轻歌手说要带领音乐走向世界,心中都还会由衷地表示敬佩。


可是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看着一个热度上去,之后就是没了声音,再看到同类的节目时恨不能立马关掉。


他们身上完全没有了 80、90 年代歌手那种想用音乐改变世界的情怀理想。


现在的节目,也不过是通过一个文化里的分支,去撬动市场,互换流量,博取眼球罢了。


当我看着 58 岁的刘德华为红馆失声而鞠躬道歉,掩面而泣的时候,泪点一下子就控制不住了。


二十天连续二十场演唱会,对任何歌手来说,都是身体和精神的双重考验。


之所以开这么多场,是因为真的一票难求。


而且这一场,本来就应该是一年前举办的


只不过当时因为坠马事件推迟了。



刘德华说,知道很多歌迷等了 1 年多,都没等到一个看演出的机会。


前面的几场演出,他都是靠打针在维持。


什么是宠粉,这就是宠粉!


发张自拍不叫宠粉,


真的把歌迷的心声传达到整个团队,以高效的执行力和有可能会牺牲自己的时间、身体在做的事,才叫宠粉。



演唱会前,他每天练习跳舞,舞伴走了,就单独加练几个小时。


那时他每天都背负着“身体状态不如从前”“不想令歌迷失望”的心理包袱。


既然歌迷选择了你,就意味着你要为那些信任负责。



他身上有一种宝贵的态度,


无论身在哪个角色,都务必要投入最大的精力,每一次都要超越自己。


知道会有压力,有压力也不放弃;高强度的舞蹈动作做不来,就加强身体锻炼。


“自律不是为了约束自己,而是为自己赢得身体和体力的支持,去更长久地维系演艺事业。”


歌迷感受到的是华仔的真实、诚恳,作为一位歌手、演员,应当有的职业态度。



除了刘德华,还有同为歌手的张学友,他们身上都有着相似的品格。


学友今年也是 58 岁,与刘德华同岁。唱跳 3 小时,演唱会从未缩水,依然高水准。


 

他们在音乐路上敬业、勤勉的品格,用三个字来概括,


就是永远要「博到尽」。


香港艺人几乎是榨干自己的,去拼,去博。


必须不能输,只能赢的精神。



就连香港女导演许鞍华,今年也 71 岁了吧,也还在拍电影啊!


罗大佑接受《十三邀》的采访,都要夸一遍刘德华。


讲刘德华要唱歌,又要演戏,还要开歌迷会。尤其是对他从不迟到这点,真是甘拜下风。



真的很难想象,人到底要努力成什么样子,才能被罗大佑当成例子来讲!


做梦都会笑醒吧!


大概,作为“刘德华”时,


他是绝不允许自己有丝毫差错和态度上的不认真的。


那是一种“绝对要配得上观众期待”的,使命感的自我要求。

 

普通人只想早点退休

他却说“从来不会退休”

 

总的来说,刘德华这些年一直在以更沉稳的方向在走,这是很不容易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