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六妈罗罗
六妈关于婴幼儿辅食喂养以及儿童教育、亲子游攻略的靠谱分享,以及少而精的独家团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个妈妈六个娃  ·  再不开学,二胎老母亲就快绷不住了 ·  3 天前  
科学家庭育儿  ·  每天3分钟,就拉开了孩子的差距,尤其数学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六妈罗罗

教育理念不同,我和他还是一同走过了40年|六姥姥专栏

六妈罗罗  · 公众号  · 育儿  · 2020-04-07 09:11

正文

六姥姥书稿将以连载形式在公号刊登,均为六姥姥主笔。此文为六姥姥专栏的第 5
本文有录音:

说起对孩子们的教育,我不由得会想起“猪队友”六姥爷。关于六姥爷,怕是你们已经在罗罗公号里听到过不少“吐槽”了吧?确实,六姥爷对罗罗和刚刚这两个孩子的教育不太得法,为此我俩那些年没少争执。按六姥爷的观点,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挨打的孩子不会有出息。可我不赞成。孩子是要教育,但方法有很多,用武力来“镇压”绝对是最差的一种。

家长是否有绝对权威,是我和六姥爷争执最多的问题。六姥爷当兵出身,在部队干了将近二十年,军人的作风和小时候父母对他教育方式的影响,让他有了孩子绝对不能犟嘴,犟嘴就是不尊重家长,不尊重家长就要挨打的观念。可我认为,孩子有想法就要直说,什么都可以说,哪怕说的不对,也可以大家讨论沟通嘛。理越辩越明,孩子又不是不讲理,怎么就不能发表不同意见了?

另外,六姥爷还总爱打击孩子,经常是孩子刚开口说什么,他立马一句话给你噎回去。罗罗刚上幼儿园的那段时间,每天回家后喜欢把老师教的儿歌和故事说给我们听。3岁多的孩子,无论是表达力还是记忆力,自然都不会太好,复述起故事来,是连回忆带想象,说得天马行空、毫无逻辑。我会在旁边认真地听着,同时配合惊叹的表情,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可他不是,张口就是:“你怎么这么笨,连个故事都记不住。”他并不明白孩子是需要鼓励的,孩子也自然不会明白,为什么在爸爸那里永远得不到表扬。罗罗曾经问过我:“爸爸是不是真的嫌我笨?”我安慰她说:“当然不是,爸爸是怕你骄傲呢,他只会用激将法。”

这些都是很多年以前的事儿了,当时感觉家里整天弄的鸡飞狗跳的,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不堪回首。如今的六姥爷,对于自己当年的做法也进行了反思,现在对六六的教育方式,也完全不一样了。他同意把他过去的做法写出来,就是想告诉大家,他当年踩过的坑,大家不要再踩了。

我在公号里看到有人问过,为什么这么三观不合还不选择离婚呢?我想说,在我们那会儿,东西坏了是要“修”而不是随便“扔”的,离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结婚前在家受到最多的教育就是要“贤惠忍耐,宽容理解”。离婚?我的确没想过。

也有人问,那样的日子里你过得痛苦吗?这倒真的没有。可能当人压根儿不考虑退路的时候,就会去调整自己的心态。我会想,他对我还不错,对我们家也挺好,至于对孩子们的教育,虽然观念不同、方法不妥,但初衷也是为孩子们好,大不了在这方面我多付出一点儿就是了,婚姻中就要互相理解、互相包容吧。

于是我把更多的压力留给了自己,也更加注重教育方式,注重对孩子们的陪伴和沟通,生活态度更加积极,工作上也愈发努力,业绩逐年提升,职位一步步升高。后来我渐渐发现,在对孩子教育的事情上,六姥爷竟不再那么固执了,偶尔也会听听我的建议,尤其是关于孩子考学、择校等大事上,基本都听从我的意见,给了我绝对的决定权。有次我半开玩笑地问他:“怎么不跟我抬杠了?”他说:“孩子愿意听你的,况且你每天家里家外操心,也是怪辛苦的。”听着这个“大老粗”说这些,我还真有些感动。

就这样,我们家虽然有一个不太懂教育的爸爸,但有一个尽心开路的妈妈,孩子们一样可以昂首阔步、一路高歌。现在网络上总在说什么“丧偶式育儿”,有些是调侃,有些我看也真是透着绝望。如果想听老阿姨的看法,我倒觉得,家里有能帮忙的好爸爸自然是幸福,但万一遇到不靠谱的、指望不上的爸爸呢,妈妈们也不必焦虑不堪,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把主动权紧握在自己手里。而握住主动权的唯一途径就是努力,在孩子身上努力,在自己的成长上努力。妈妈们只要足够努力,让自己强大起来,就会拥有掌控全局的能力,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也会顺着理想的方向走下去。毕竟,孩子都是有“趋光性”的,总会向着有更多阳光的地方伸展和生长。

当然,现在的社会已经足够开放,对女性的尊重程度很高,对离婚这事儿也非常包容。讲我和六姥爷的故事,并不是想告诉你们婚姻中要无底线地忍让,“绝对不能离婚”的观念早就过时了。可婚姻生活里多的是磕磕碰碰,两个人在一起丁丁卯卯,磨合是必经的阶段。如果有一点儿矛盾就任性分手,也是件遗憾的事儿。不如改变心态,想想怎样才会过的更好。这也就是我之前跟你们聊的,要多看对方的好,少抓对方的毛病,在婚姻中不断提升自我幸福能力,才会以幸福的方式去过生活。

我和六姥爷相依相伴已经40年了。就这样吵吵闹闹、磕磕绊绊又彼此扶持着走过了大半生,却更是谁也离不开谁。特别是现在,科技发展了,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一个手机就能办很多事儿。我嫌麻烦没学,他呢,像年轻人一样什么都会,我们一起出门,订房、买票、购物、叫车,他一个手机搞定,真成了我既崇拜又不可或缺的另一半。

或许人越老就越是这样,旧毛病改不了,新毛病又添一堆,他还是那样招人烦,我也比年轻时爱唠叨。可要是和他分开一段日子,我又开始各种担心:没有人给他做饭,他会不会偷懒凑合不好好吃啊?没有人监督他,他会不会又熬夜看电视血压升高啊?真是个让人放心不下的老家伙。前些年他生了一次重病,突发脑出血,真是把我吓坏了。现在我就希望,这个追赶时尚的老头能一直健健康康的,让我这个热爱生活的老太太,一直有个温暖的老来伴。


六姥姥的婚姻稿,我一直很不想发,但上周大家留言想看,我就优先发了。虽然她的原稿我一个字都没改,但并不代表我认可文中的每句话。六姥姥跟一个三观基本完全不契合的老公过几十年,然后说从来不痛苦?从我的角度总觉得不大可能。

认真回想六姥姥的生活,虽然她最后总是想给我们展示积极的一面,但我在生活中都能亲眼所见的各种磕绊和小争斗,她怎么可能不痛苦?即使我觉得六爸表现比六姥爷好不知道多少倍,我有时候也是痛苦的。他要让六六傻玩,我想让从小学中玩,他反对,为了避免矛盾我选择了眼不见心不烦,可现在六六表现不如人意,我还是得承担起责任去引导和教育。七七的教育上我不会再做让步了,可分歧会导致怎样的矛盾,说真的,我自己都不知道。只能说,每一步都认真走,遇到问题,忠于内心做选择吧。

上篇《 俩孩子在打骂下快走歪了,不打不骂反而长了记性|六姥姥专栏 》点赞第一,说和伴侣三观不合,想看六姥姥婚姻篇的朋友们,不知道能否从这篇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虽然我不喜欢六姥姥看起来很阳光的婚姻文,但她说的六姥爷那些年大事儿都听她的意见,确实是实话。只是原因或许也不是啥尊重,而是她可以解决所有选择可能带来的问题,六姥爷的意见改变不了什么事罢了。

在我因为这篇稿子质疑六姥姥说不痛苦是不诚恳时,她说她真的是那么认为的。我不知道是过往的经历在回忆中不断被美化了,还是人都会有些选择性遗忘,或者像六爷爷说的,现在回想起小时候自然灾害吃糠咽菜的经历都觉得幸福。反正,咱们 姐妹们只要知道,在当下的矛盾中,我们感到痛苦是正常的就行 ,或许多年后再回想起,也能云淡风轻地说曾经的过往都不痛苦了。

所以,不管六姥姥说自己在三观不合的婚姻中不痛苦是什么原因,她给的建议是非常诚恳的: 别总烦恼于对方的表现不好,伴侣能靠得上当然好,靠不上就靠自己,把精力消耗在对对方的不满中,对生活毫无益处。能力可以随心改变生活的时候,就改变生活;改变不了生活的时候,就改变心态吧。

不过,会调整心态真的很重要。六姥姥现在能够看起来气色不错,脸上连皱纹都不怎么有,和她心态积极阳光有很大关系。明天就是六姥姥66岁生日了,提前祝她老人家生日快乐,也希望,六姥爷这个追赶时尚的老头能一直健健康康的,让她这个热爱生活的老太太,一直有个温暖的老来伴。

Read More
跟了好久的这些项目,总算可以给大家个交待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