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新闻周刊
这里是《中国新闻周刊》掌门周刊君,有聊、有趣、有料,每天真诚推送犀利观点+深度报道+暖心好文+有趣视频。欢迎勾搭,和100万小伙伴一起玩耍!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便宜了!平均降价63% ·  14 小时前  
新华社  ·  《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发布 ·  昨天  
新华社  ·  民政部:鼓励增发这笔补贴 ·  3 天前  
江南晚报  ·  江苏省公积金新规出台!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新闻周刊

不学习不成长不清理自己内在不良情绪的人,没有资格成为一个妈妈

中国新闻周刊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5-27 07:29

正文


对大多数妈妈们来讲

难以成为容纳孩子情绪的容器


满满的安全感从哪里来

文/王金现

本文首发于2017年5月29日总第805期《中国新闻周刊》


在我居住和工作的小区内,有很多年轻妈妈。根据我闲暇时的观察,妈妈们对待孩子的方式差异很大。


比如说,有一位妈妈,她的小孩子正跟别的小朋友玩,然后瞥了妈妈一眼,就开始哭了起来。我看到,那位妈妈从容地从包里拿出食物,那孩子边吃边玩,又开心起来。


我好奇地问那位妈妈:“你怎么知道孩子是饿了,而不是热了或者要撒尿呢?”那位年轻妈妈羞涩地说,本能感知也能猜得出来。


显然,这位妈妈,对孩子的需求很敏感,回应得也很及时。那么,孩子内心的感觉一定是舒服的。不仅对妈妈感到满意,也会对自己感到满意,自然也有更大的兴趣去探索外部世界。


但是,我也看到过另外一些养育者。比如有位小孩不慎跌倒了,一位女士大惊失色,然后厉声厉色呵斥:“叫你小心,你就是不小心,看看摔倒了吧?”然后还啪啪两巴掌打在孩子身上。


我感觉到如同打在我心上一样痛:至于吗?这样下去,小孩岂不要时时小心谨慎战战兢兢了?那他还敢独自玩吗?我猜想,孩子的不安全感,大概就是由这样的妈妈的不恰当的回应所造成的吧。


合格的妈妈,能够恰当地觉察到孩子的需求,然后能够及时给予回应。从心理学讲,这是孩子获得安全感的基础。


而有安全感的人,就好比打仗时有根据地,进攻时有供给,防守时有保障。他们内心有很踏实的感觉,对自己感到自信,对外部感到安全,更愿意和别人打交道,也更善于探索创造。


反之,缺乏安全感的人,总感觉自己不够好,是糟糕的,是没人喜欢的。对自己感到羞耻,甚至厌恶。害怕别人看到自己的不好,害怕别人不喜欢,因此恐惧跟人交往。他们还害怕表达自己,甚至觉得自己没有表达意愿和提出要求的资格。潜意识中那种委屈感,随时都可能被压爆。


不安全感,其实根源于分裂式的想法,期待自己是完美的,没有污点的。只有这样,才能被人接纳,被人喜欢。而这种思维模式,很多都来源于幼年时期的母婴互动。甚至可以说,母婴关系的质量,决定着长大成人之后,是否具有足够的安全感。


婴儿虽然不会讲话,但并不是说,婴儿就没有感受。他时刻都在感受着外部世界,而且期待得到回应,特别是妈妈的回应。比如说,最初对于饥饿、冷热的感觉。在婴儿的世界里,这些生理上的刺激,只有经过妈妈的回应,才会变得有意义。如果他能够迅速得到妈妈的照料,可能就没有那么可怕;如果妈妈的回应很迟钝或者缺乏回应,就会给婴儿留下很糟糕的感觉。


一次次的、一个个的感觉碎片,在婴儿内心日积月累,就会形成他对外部世界的印象,也会形成对自我的感觉,以及对“妈妈”的判断。也让他学会了以某种模式,跟别人进行互动。


这一模式的内化,就是成人后的人际关系模式,一生都适用。妈妈既然是婴儿最初的情绪参照,那也就是婴儿最初感知世界的向导。同时,孩子感受外部世界时,因为妈妈的存在和镜映,他能够找到参照,找到自己的感觉。


比如说,一位年轻妈妈带着孩子来到陌生的人群中。孩子表现出哭泣的样子。妈妈说:你是不是感到陌生和害怕呢,不要紧的,妈妈在这里啊。于是那个小孩子真的就不哭了,并且尝试着跟陌生人交往。


问题在于,对大多数妈妈来讲,自己似乎很难成为孩子清晰的镜子,难以成为容纳孩子情绪的容器,比如说,那位看到孩子跌倒后内心充满恐惧的妈妈。因为自己的恐惧,不仅不能镜映孩子的感受,反而像一面哈哈镜一样,扭曲地呈现给孩子一些假象。


从这个意义上讲,不学习不成长不清理自己内在不良情绪的妈妈,是没有资格成为一个妈妈的,也没法给自己的孩子建立安全基地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阅读 | 导演蔡康永:一个带刺的糖果很有趣,一个平滑的糖果最无聊

点击图片阅读 |领导个人事项报告再升级:“隐瞒不报”“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成为这些落马高官共同的标签

点击图片阅读 | 衣锦还乡是在故乡的第100种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