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法律读库
法治新媒体阅读管家,传递常识,启迪法治。Less is More,少即是多。每日向用户推送优质法律类文章1至4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最高人民法院  ·  全国人大代表何雄斌:书写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优异答卷 ·  8 小时前  
最高人民法院  ·  智能车间,又传来了轰鸣声 ·  昨天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大年初五,检察官花式解读“财富签”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法律读库

模拟法庭竞赛:法律人的淬炼之路

法律读库  · 公众号  · 法律  · 2021-01-03 11:32

正文

法律读库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我们会再来

2020年湖南省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复盘


作者:刘鄂(湖南科技大学)


2020年12月,湖南省第六届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在洞庭湖畔的湖南理工学院举办。湖南省内二十一家拥有法学本科专业的公立大学,悉数派队出征。


作为湖南科技大学代表队指导老师之一的我,全程看完了我们队的三场比赛以及一场半决赛、一场决赛。不同于2015年带队时的懵懂,2017年失利时的愤怒,今年终于能静下心来阅读比赛。                            


1

有输有赢的小组赛


第一场小组赛对阵的是长沙学院代表队。他们曾于2018年获得全国高校法庭辩论赛的冠军。


这场赛事,审判长非常有经验,说话毫不拖泥带水,可以说是我这几年所见能力最强的一个审判长。

按照一直以来的赛事章程,模拟法庭的合议庭成员都是主办方请来的真正的法官、检察官、律师(往年还包括高校法学教师,考虑到这本就是高校间的赛事,出于避嫌,现在就不再允许高校教师担任评委了)。


我们请来的外援指导莫律师也认为,这个审判长很可能在现实中就是刑事口的法官。


按照赛事规则,比赛资料采用涂改了当事人信息的真实刑事案卷,比赛人员为:控方由两位公诉人加一位证人(或被害人)组成,辩方团队则是两位辩护人和一名被告人。


此庭审判长对于庭审控制的力度,从被告人入场时就看得出来。当时长沙学院代表队扮演被告人角色的同学入场后即坐,审判长立即提醒其需获法庭允许才可落座。


在对庭的过程中,双方都会使用“反对”之类的技巧。但我方当时连续使用了两次,且间隔时间太短。这样的做法容易打乱庭审节奏,显然不会为控制力很强的审判长所喜。


我在当时的听审记录中写到,“第一次效果很好,于是很快又用,我感觉会糟,结果审判长果然不爽了”。

莫律师也说,“这不是真实的庭审,所有的庭上行为都是技巧的展示,要考虑评委的想法。用‘反对’只是告诉评委,我们知道这个技巧,并且打乱对方的节奏,帮助我们。‘反对’不是目的,只是技巧的展示,下一场我们一定要慎重”。


在我方的被害人入席后,辩护人抓了一个我们阅读案卷时没有注意到的点,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辩护人指出,《法医学司法鉴定意见书》明确提及被害人在受害后入院诊断时,处于“酒精中毒”的状态,这显然是想削弱被害人陈述的证明力。虽然被害人当时应对得也不错,但我注意到合议庭评委们的表情,知道对方踩中了得分点。


我方被害人离席时,有个小细节也没做好,就是审判长让她退席时,她麻溜地就走人了。其实这里应该说句“谢谢合议庭”之类的话,毕竟法庭礼仪也是计分点。


因为所有的比赛得在周末的两天内完成,所以每轮比赛控制的时长大约是七十分钟的样子,审判长会截掉各方一些啰嗦的发言,甚至法庭辩论也会被有意识地控制到两至三轮(通常是两轮)。


2017年时,我们那次的团队就在这上面栽过跟头。当时第二轮准备的发言特别长,当审判长提醒简短点时,发言的同学就用2倍语速超快地念完。


稿子是念完了,效果呢?全无。


为应对这种情况,我在2020年的赛事培训中,还特别提到过这件事。可惜事非经过不知味,与2017年一模一样的情况发生了,在第二轮辩论中,我们的同学还是坚持把冗长且乏新意的稿子念完。


我从合议庭成员们的表情中看到了三个字:不耐烦。


造成这个失分点,责任不在别人,就在我身上。


因为和我搭档的指导老师有个习惯,打赛时他都会特意离开现场,以让同学们无压力,自由发挥。2017年那次失分时他不在现场,自然没有我那么深的痛感。这次我虽然有赛前提醒,但没在队内赛时给队员们足够的应对训练,比如感到其陈述啰嗦时,还是让他们说完。


如果当时加以打断,让他们用简短的总结结束发言,多次训练后必然能提高队员们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平时这样的训练不足,队员们在赛场上随机应变的能力自然得不到提升。


这场比赛中,尽管我们有一些失分点,但对方也没比我们好多少。我觉得场面上双方是五五开的样子,甚至我们略占一丝优势。


可结果却不如人意,大比分是我们1比2输给了对方,小比分是269比272。换句话说,我们只要一些细节上卡到位了,这场比赛我们不输的可能性极大。


上午打完第一场小组赛后,紧接着下午就是第二场。此时已是背水一战。


考虑到审判长对于比赛队员的论述要求是简明扼要,打下午赛的同学开始全力改稿子,有的同学甚至将发言砍了三分之一。我和团队的事务助理则去买盒饭,保障好后勤。


事实证明,我们在准确把握审判长审判风格之后,对发言稿进行大刀阔斧的删改,是对的。下午的赛事打得极其流畅,我在赛中就感觉我们有戏了。最终这场赛我们是2比1胜了对方,当场拿到289分的小比分,是全部21场小组赛中最高的。心中的石头,总算是有一块落了地。



2

值得反思的淘汰赛


淘汰赛,我们是和原D组第一名的代表队打。时间是早上八点。当我和搭档邱老师带着比赛的同学赶到现场时,该场无赛事的其他队员还在酒店没有出发。


我难得地发了一次火,“昨天看了第一场,对于第二场队员调整发言内容、状态以应对比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不能理解,为什么今天要打第二轮的,不能按时起床?”


其实我知道,这些同学在邱老师的带领下,反复修改稿子直至凌晨两点,这些学生娃也的确很辛苦。但慈不掌兵,平素老师分工中,本是唱红脸的我,也不得不客串下邱老师的黑脸角色。


当天开赛后,我们发现从审判长到审判员,合议庭成员都与昨天的不一样。这就逼着我们参赛的队员要在极短的时间内熟悉、适应新的审判风格。


事实证明,这方面我们的心理准备还不足。在公诉人宣读起诉书后,公诉人可讯问被告人,辩护人则经法庭允许可向被告人发问。我方当时扮演的是控方角色,对方是辩方。


我发现辩护人每次在向被告人发问后,都进行了极简要的小结,这在技巧上值得学习。而我方队员在辩护人发言时,在很短的时间内先后提出一次反对与一次申请补充发问,我坐的位置正对着审判长。


很明显地发现,第一次时,审判长虽略显反感,但只是驳回了我方的反对请求;但当我方紧接着申请对被告人补充讯问时,因队员语气有些生硬,审判长于是直接说公诉人员不要侵夺庭审控制权。


虽然之后,审判长仍让控方继续发问,但是两位公诉人包括观战的我们都知道,印象分已失。控方再深入追问时,审判长就打断了,说这个讯问的内容可以放在法庭调查阶段展开。


我事后反思了下,此阶段的讯问的确主要应当针对起诉书的内容,而不宜过于展开。否则在比赛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此阶段耗时太多,那么留给法庭调查其他部分、法庭辩论以及被告人最后陈述的时间还能有多少呢?


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我们安排上场队员时,此轮上的两位女同学都是声音相对高亢者,对方虽也是女生,但声音相对沉稳。


完全站在一个中立者的角度来看声音高亢者在语速快的情况下,就会给人发急的感觉;而声音沉稳者即使语速快,场面上也相对镇得住。


下次若我能再次布阵,恐怕在安排公诉人或辩护人时,会有声音一高一低的配置,这样可能攻防的节奏感会更好。


比赛的过程中,我就感觉这轮的结果恐不会太好。最后的结果也的确如此,我们在大比分上1比2输给了对方。但我们的失分是一回事,对方表现好也是客观事实,所以在赛后我真心实意地祝愿对方队员能顺利夺冠。果然,一语成真,她们后来成为了本届赛事的第一名。


打完一次比赛,成长的不只是学生,也包括我们这些从事指导、服务工作的老师们。阅读比赛的能力的确是需要用教训换出来的。


如将模拟法庭比赛分解为:庭前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这四个阶段要做到环环相扣,我们的团队还需要更多的磨炼。


3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