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杨幂
获得金鹰节“最佳人气女演员奖”,奖杯为水晶杯。
2016年,
赵丽颖
获得金鹰奖“观众喜爱的女演员奖”,奖杯为金杯。
关于这两位当红小花旦,顶级流量女星,她们分别获得的金鹰节水晶杯,金鹰奖金杯,究竟谁更重要,两人的众多粉丝们,这两年来一直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这里就从金鹰奖和金鹰节的历史谈起,理清一下这个国家级奖项的沿革脉络。
金鹰奖
最早创办于1983年,由浙江广电主办的《大众电视》杂志设立,当时名为“
大众电视金鹰奖
”,1997年更名为“中国电视金鹰奖”,由中国文联和中国视协举办,是历史悠久的国家级电视奖项。获奖者由广大观众投票评选产生。
从2000年起,金鹰奖升格为“
金鹰电视艺术节
”,主办单位增加了湖南广电,具体承办改为湖南卫视,每年固定在长沙举行。(2005年后精简奖项,又改成每隔2年一届)
至于2000年以后,金鹰奖和金鹰节的关系,就好比是电影金鸡奖/电影百花奖和“金鸡百花艺术节”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
或者说,每届多人的金鹰奖“
观众喜爱演员奖
”,从2000年起,已经成为金鹰节评出的一个奖项。金鹰节同时也评选其他奖项,如“
最佳人气演员奖
”、“
最佳表演艺术奖”
等。
1999年的金鹰奖,男女优秀主角奖各设三人,男女优秀配角奖各设三人,然后从男女优秀主角中,观众们再选出一名“男女最佳主角奖”,分别是
唐国强
(《雍正王朝》)和
赵薇
(《还珠格格》)。
2000年,金鹰奖升格为“金鹰电视艺术节”后,金鹰节的主办方,将上届金鹰奖的“优秀主角奖”改为了“观众喜爱的主角奖”,“优秀配角奖”改成了“观众喜爱的配角奖”,
而“最佳男女主角奖”更名为“最受观众喜爱的演员奖”,在继续评选男女主演奖各三人,男女配角奖各三人的情况下,改为从这六个获奖的男演员中,选出一个“
观众最喜爱的男演员奖
”,从这六个获奖的女演员中,选出一个“
观众最喜爱的女演员奖
”。
组委会副主席称:【最佳演员并不一定是观众最喜爱的,这个奖本身是以观众评选为主,所以组委会为了强调观众的参与,特意更名为‘观众最喜爱的演员’,这个奖不是按角色评出的,因此不受主配角的限制。】
最后,在观众的踊跃投票下,拿了金鹰“观众喜爱的男主角奖”的
陆毅
(《永不瞑目》),战胜其他五位获奖男演员,拿了“最受观众喜爱的男演员奖”,
拿了金鹰“观众喜爱的女配角奖”的
周迅
(《大明宫词》),则战胜了其他五位获奖女演员,包括三位获得金鹰“观众喜爱的女主角奖”的演员,获得“最受观众喜爱的女演员奖”。
两人都是分别手捧一金一银两座奖杯,一起领奖合照,双双开走奥迪车。
2001年,第二届金鹰节,金鹰奖再次改制,不再区别主角配角,合并为统一的“观众喜爱的男/女演员奖”【为行文方便,下文简称“
金鹰观喜奖
”】各五人,同时继续设置金鹰节“最受观众喜爱的男/女演员奖”,做为压轴大奖,由观众在得奖的这十人中现场投票产生。最后是
濮存昕
(《光荣之旅》)和
曹颖
(《大雪无痕》)得奖,奖品为价值6万元的纯金奖座。
2002年,第三届金鹰节,“金鹰观喜奖”又被缩减为男女各三人,而金鹰节观众票选的“最受观众喜爱的男/女演员奖”,被主演《激情燃烧的岁月》的
孙海英
、
吕丽萍夫妇
夺得。
然而,这届金鹰节办得不甚成功,因为“最受观众喜爱的男/女演员奖”才是每届金鹰最高大奖,因此其他获得“金鹰观喜奖”的演员,当然有些不是很情愿来给他人捧场抬轿,也就造成了多名“金鹰观喜奖”正式获奖者,金鹰节缺席不到场的尴尬情况,因此,在那以后,金鹰节再次开始了改制。
2003年,第四届金鹰节,“金鹰观喜奖”又被重新扩编为男女各五人,金鹰节“最受观众喜爱的演员奖”被改为“
最具人气演员奖
”【为行文方便,下文简称“
金鹰节人气奖
”】,奖杯为水晶杯,另外金鹰节新设置“
最佳表演艺术演员奖
”,【为行文方便,下文简称“
金鹰节艺术奖
”】,奖杯同样为水晶杯,
而且,
【金鹰节有史以来最关键的一处改动】
:金鹰奖提名男女各十五人,无论最后的“金鹰观喜奖”,还是“金鹰节人气奖”,还是“金鹰节艺术奖”,都是从这三十人的名单中评选出。“金鹰节人气奖”仍旧是观众投票选出,“金鹰节艺术奖”则是评委会专家评选产生。
理论上
在这个改动之后,“金鹰节人气奖”就不再是从“金鹰观喜奖”获奖者中评出的最高大奖了
,而三个奖项的得奖人选甚至可以完全不重合,即使是没有得到“金鹰观喜奖”的提名者,也可能获得“金鹰节人气奖”或者 “金鹰节艺术奖”,这也就造成了持续至今的许多争议,众说纷纭,更无定论。
当然,从金鹰节直接承办方湖南方面的角度,为了保证金鹰电视艺术节的人气和观注度,他们当然要将观众投票参与的“金鹰节人气奖”,继续捧为每届金鹰节最受关注的压轴大奖,由在场最高领导颁发,颁奖流程从来也是最长。
而“金鹰观喜奖”和“金鹰节艺术奖”,都是在颁奖典礼中途颁发,在历届金鹰节中,受关注程度均不如最后压轴的“金鹰节人气奖”。
2006年,第六届金鹰节,就首先出现了
张国立
老师(《五月槐花开》)被选为“金鹰节人气奖”,但他却并不是该届“金鹰观喜奖”得主的状况。
当年因为《亮剑》“李云龙”红遍全国的
李幼斌
老师,本是众望所归的人气奖大热门。李老师虽然拿到了“金鹰观喜奖”和“金鹰节艺术奖”,但没有得到压轴的“金鹰节人气奖”,当时还是有资深媒体人为其不平。
某资深媒体人、作协成员的博文评论
张国立和李幼斌两位老师毕竟都是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因此争议还不算大,而金鹰节承办方和组委会长期以来的另一大问题,就在于他们既希望观众们踊跃为自己喜爱的演员投票,让节目获取最大关注和利益,因此经常给一些流量大、关注度高的明星以提名,
却又不情愿当真让那些粉丝众多的偶像明星,就这么靠强大的粉丝投票力,赢了那些演技优秀的演员而得奖,生怕因此会引发公众群嘲,损害金鹰奖项权威性。
2010年,因为《一起去看流星雨》而爆红,吸引了无数未成年粉丝的
郑爽
,年仅19岁就获得了金鹰奖提名,并在她广大粉丝的踊跃投票支持下,在“金鹰节人气奖”的投票中,一路遥遥领先于其他几位实力派女演员。
然而,金鹰节主办方,却绝对不敢把这个分量极重的压轴大奖,因此就颁发给刚刚成名、资历极浅的郑爽。可能是经过协商,这个奖颁发给了“后期票数反超”的海清。
郑爽在出席颁奖典礼时几乎是强颜欢笑,据说还“在台下哭泣,被闫妮递给纸巾”。
2012年,因为古装雷剧《宫锁心玉》大爆特爆、当时红透半边天的
杨幂
,虽然没有因为该剧的“洛晴川”被提名,却因为另一部戏《北京爱情故事》,一个人设原本不佳的女配“杨紫曦”获得了该届金鹰奖提名,也拥有了竞争“金鹰节人气奖”的资格,并靠着广大粉丝踊跃投票,一路领先一众资深女演员,而得到这个压轴大奖。
至于杨幂为何没有重蹈上届郑爽的覆辙,还是拿到了这个奖。想来是因为《北爱》毕竟是颇受好评的主流剧,不是《流星雨》可比的。
杨幂早年是正剧主流圈出道,2005年18岁时就主演过央视播出的大女主正剧《王昭君》,该剧有一群影帝影后和老戏骨给她抬轿,此后还出演过一系列主流正剧,资历也比郑爽强得多。
(杨幂后来完全抛弃传统演员路线,走了流量明星之路,更因为主演《小时代》系列四部曲,可以说是背离了主流影视圈,是此前众人都不曾预料的。)
该届金鹰节另一大新闻,是「
文章反超钟汉良得到人气大奖
」。如果光比肯花钱投票的死忠粉丝,文章这种走主流路线的演员,哪怕他人气最高时,也不可能比得过一直走偶像流量路线、塑造了很多“古装男神”的钟汉良。
所以文章最后票数又如何“反超”,大家心照不宣……因此该届金鹰节,专门发了特设的“观众喜爱港澳台演员奖”给钟汉良做补偿。
2012年,杨幂和文章获得金鹰节“最佳人气演员奖”
2014年,金鹰节的“最具人气男演员奖”再次出现“后排超车、终场绝杀”。
当时因为大爆仙侠剧《古剑奇谭》“欧阳少恭”而获得大批粉丝支持的
乔振宇
,因为在另一部剧《老有所依》里把一个“怂男儿子”的形象塑造得很出色,获得了金鹰奖提名,并在众多粉丝支持下,在“最具人气男演员奖”的竞争中一路领先。
然而,颁奖方似乎并不情愿把这个金鹰节压轴大奖,就这么授予一个让观众极厌恶的角色,(虽然众所周知,乔振宇是因为另一部仙侠剧暴风吸粉,才有的投票竞争力),也可能是嫌乔振宇的资历咖位不够,因此最后得奖者被宣布为资深演员
张嘉译
。
此事当时引发轩然大波,无数花钱不停投了上千万票的乔振宇粉丝,因此在各个网络平台对金鹰节方面抗议、痛骂,最后还是乔振宇本人出面说话,称自己一直很崇拜张嘉译,姑且平息了风波。
2016年,因仙侠古偶剧《花千骨》爆红的
赵丽颖
,获得金鹰提名,其广大粉丝同样在团队号召下,积极踊跃投票,想要竞争“最具人气演员奖”,却同样被宣布为在最后时刻,被刘涛反超,却同时有些出人意料地被颁发了“金鹰观喜奖”。
组委会方面,宁可一如既往地后台操作,并“补偿”式给赵丽颖一个金鹰奖金杯,让她成为正式的金鹰奖得主,安抚其团队和广大粉丝;却不肯顺理成章,给她发名正言顺的“金鹰节人气奖”,也足以说明,从金鹰节主办方的角度,在他们看来是哪个奖分量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