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有点自卑
做人难免有点自卑,过日子还是要有点趣味-V-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白鲸出海  ·  ChatGPT官宣周活过4亿,TikTok重 ... ·  2 天前  
阿里开发者  ·  GPU是如何进行算力管理的? ·  3 天前  
白鲸出海  ·  跨境电商 “卷” ... ·  3 天前  
白鲸出海  ·  一款伪直播应用,赚了百万美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有点自卑

选对男人从不依赖父母意见开始

有点自卑  · 公众号  ·  · 2019-08-27 09:30

正文

女生往往不太喜欢妈宝男,我也是。任何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好恶标准,只要记得这份标准同样适用于自己身上。
所以对于女生来说,盲目的依顺父母也不是一个加分项。
如果可以的话,大家走出校园以后,先过一段时间独居生活。
特别是工作地本地长大,家庭条件也不差的女孩子。
不要急着搬回家住,不要急着和男朋友同居,不要急着和熟悉的朋友合租,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找个可以关门上锁的单间,主动选择一段时间的独处,父母家周末去陪半天就好了。这不光是为了培养自己自食其力、自得其乐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打破掉他人(哪怕这个他人是父母)有能力为自己负责的幻觉。
乖女生身上,往往有一种强烈的依顺感,乃至让她们不知不觉选择了一条不好意思为自己打算的道路。
毕业了,有些父母不舍得女儿吃苦,觉得女孩子不住在家里似乎太可怜了。导致这类女生虽然得到了父母宠爱,但被刻意往“乖”“听话”“安稳”这些品质上鼓励培养,还没来得及思考和反省,就过上了父母安排的自以为不错的生活。
她们善良,纯真,以为她人——特别是自己的父母——是有能力做出对自己最有利选择。
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她们没机会独自面对在这个世界。
她们把父母看成自己婚姻生活的指导者,下意识的事事汇报:男方的身价,对自己的态度,约会时候的分岐或者不愉快……每周有一次的约会就是去对方父母家吃饭,早早的获得未婚夫/妻身份。
一场拥挤的恋爱,往往里面每一个人都觉得委屈。
父母认为自己为女儿付出了那么多心血,铺平了那么多道路,看不惯孩子自我的觉醒。
而孩子则一方面质疑父母的权威,另一方面又为毫无摆脱父母影响而心生厌倦。
这种时候,女生很容易把爱,简化成管。
在她们眼里,你爱我,就是你服我的管。就如同她们以为自己顺从父母,就是对父母的爱一样。
等她们终于要独自面对世界的时候,往往是被迫加痛苦的,也许是父母的衰弱,婚姻的变故,孩子的叛逆,再加上价值观的巨变——她们发现自己管不动,也管不了,而且因为年纪的上去,学习能力和耐摔能力总是比年轻的自己差点——年轻时候苦一点不可怕,别人知天命的时候,自己却自暴自弃,才是最痛苦的。
真的爱子女的父母,才不忍心让子女吃到这种苦。
所以,越真正爱自己孩子的父母,越不会管着自己孩子听话。她们知道世界是很大的,幸福是多元的,当孩子成年以后,父母要克服住自己的权力欲望,把对孩子的管束,变成旁观和祝福。
站在孩子的角度,我们也要记得,我们现在是成年人了。成年人之间,是可以有意见不合,求同存异的。要自己百分百听话对方才能满足的,这不是爱,是控制。
如果你们父母在你面对社会的时候,仍然要你依附在他们翅膀下,那么你要记得给自己加油,勇敢地飞出去。
一个大自己几十岁的人,他们的状态和我们的状态,是不一样的。
当我们毕业,人不轻狂旺少年,是多看多想多尝试,而父母的事业规划大概率开始转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保守型。同时,我们所处的社会,60年代和90年代,是天翻地覆的变化;有互联网前和有互联网后,也是父母一辈无法想象的观念冲撞。
盲目依从父母的建议本身,对自己的生活就是一种消耗。
年轻的女生喜欢什么样的男友,和父母喜欢什么样的女婿,核心需求完全不一样。越是喜欢往乖巧、听话方面鼓励女儿的父母,越容易低估自己孩子的能力,无视孩子的欲望。起码截至目前,我不知道有任何一对做父母的,会告诉自己的女儿满足性欲很重要。
我自己估计到时候都不好意思和娃面对面说这个(当然她可能比我们更懂也不一定),只能默默写在公众号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