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春回大地的季节,又到了
开学
的时候。
是不是又在催孩子赶作业?
每每这个时候,感觉多读点书真重要啊,要不从作文上就能看出来了。
别人家孩子的作文:
(图片源自网络)
自己家的是这样的:
看妈妈群里分享的今年教育部长陈宝生在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
抓好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关于读物管理中明确指出课外读物推荐目录为主。
推荐目录?
于是查了一下,写着推荐书目的书单一搜有好多,都不知道哪个是教育部推荐的。
看来看去真是着急,结果去教育部的官网发现了惊喜!
其实在去年5月份教育部就
首次
向全国广大的中小学生发布了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研制并发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文章最后附全部阅读指导目录的全文)。
由110人的专家团队历时一年研制完成。(注:2021版截止发稿前尚未推出)
《指导目录》划分为人文社科、文学、自然科学和艺术四类,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其中小学110种、初中100种、高中90种,统筹考虑了中小学生阅读时间、阅读特点和阅读数量。推荐中国作品比例为76.7%,外国作品比例为23.3%。
《指导目录》是对现行国家语文课程标准和统编语文教材的拓展与延伸,供学生自主选择,不作强制要求。
不要求学生全部必读,提倡精读。
很多家长不知道什么是精读?
如何和孩子一起精读一本书?
很多家长在说到精读的时候脑子里出现的一些词汇是:逐字逐句、勾勾画画、日积月累、反复的琢磨,甚至达到记忆背诵的程度,但这种程度实际已经达到赏析的地步了。
那一本书读到什么样的程度才叫做精读?
精读即深阅读,是希望孩子可以透彻掌握书中某个重要内容时采取的手段。相较于速读,它更加强调进行深度地思考。
一、家长准备
选好共读的书,家长要先看完。
对故事中涉及到的历史、科普知识、故事的相关时代背景资料等要先搜集相关资料,提前做好功课,及时补充,这样可以帮助孩子理解内容。
二、不同年级的孩子需要不同的精读重点
一二年级主要放在字词的认识和积累上。这个阶段,孩子处于识字的关键期,让孩子一字一字指着读给你听,遇到不会的字你可以教他读,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查字典了解一下这个字,既多识了字,又练习了查字典,不过要注重阅读兴趣,不要造成孩子阅读障碍。
三四年级的孩子的精读重点在好词好句的积累。这一阶段是孩子精读非常关键的时期,这时的精读建议着眼于好词好句好段,可以让孩子在看书时拿好笔,把自己觉得好的词、句子甚至是段落圈画出来,最好能专门用一本本子抄下来,既练字又加强记忆。这时候养成积累的好习惯会让孩子受用一生。
如果小学时期能按部就班地让孩子一步步学会如何精读,初中往后就可以放心地放手让孩子自己阅读了。不过,所有的精读都是要以孩子的兴趣为前提,不能为了精读而精读,让孩子爱上阅读是第一步,接下来才是怎么正确地阅读。
三、 读什么书
大家可以参考教育部推荐的《指导目录》
找了几本
《指导目录》
中的书,供大家选择(仅做参考):
“海错图笔记”系列图书是一套多元解读清代海洋生物图谱《海错图》的科普书,以博物达人的视角,从生物学、博物学及生活美学等角度,讲述中国丰富的海洋及滨海生物、植物和风土人情。
本书从74篇考证笔记中精选25篇文章,涉及鱼类、鸟类、甲壳类、哺乳动物等44种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物种,可谓一次酣畅痛快的海洋及滨海生物物种解密,更是一次精彩的古今博物达人思维碰撞。
人有了好奇才想去探索世界,有了知识才能去了解世界,此书兼具好奇之乐、知识之厚,开卷有趣亦有益。
《声律启蒙》为清朝康熙进士车万育所著,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全书分上下两卷,上下卷各15篇。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美妙,韵味十足,流传至今。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的一本关于乡村研究的经典著作。
在这本书中,费老讲述了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书中讲到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搞清楚费老的乡土社会的概念,有助于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
《大国重器:图说当代中国重大科技成果》精选了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的重大科技突破和成果,共五十个案例,涉及基础研究、航空航天、信息技术、材料装备、交通运输、生命科学等重要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本高质量的综合型科普图书,其呈现形式令人耳目一新。图书不仅运用了大量的图片和图表来普及科学,还专门绘制了表现精准的插画来丰富图书的内容,很好直观而又艺术化地展现了新时代的国之重器。打开这本图书,我们既可在文字中品读我国当代科技之进步、社会之发展,又可以在图画中领略这些重器的风采。这本图书的出版是科普创作形式的一次有益探索,也是科普表现形式的一次积极尝试。
《老人与海》是欧内斯特·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于1952年出版。是海明威很有名的作品之一。它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而展开故事的讲述。它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学中的突出地位,这篇小说相继获得了1953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