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人游客遭瑞典警察粗暴执法”一事持续发酵,当事人曾先生也因为“不必要的哭闹行为”引来了诸多指责。
尽管,曾先生在接受《环球网》采访时表示,自己当时是情绪失控,不是撒泼打滚;但国内网友并不买账,甚至有评论称,曾先生一家是把“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功夫搬到了国外,但没想到,人家并不吃这一套。
国内舆论对于曾先生的指责并不是无本之木。在当前社会中,的确存在着“按闹分配”的畸形现象。
当个人利益受损或要谋求更多权益,而又没有足够的法律、规则支撑时,“闹”就是一条最佳捷径。怀着“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心理,往往闹得越大,问题解决得越快,获得的利益也越多。
于是,“医闹”“房闹”“婚闹“投资闹”……各式各样的悲喜闹剧在社会中频繁上演,也让“闹”成为了一种避之不及的社会现状。
医 闹
医闹是民间最熟悉的闹剧形式。
在大大小小地医疗事故纠纷中,医闹总是“奋勇地”冲在最前线。
他们聚众静坐
拉大条幅
架设灵堂
大闹医院
甚至动粗殴打医生
其套路和形象,为各类影视剧作品提供了鲜活素材。
医闹从来不愁找不到“活儿”。
在与医院长年累月的博弈中,医闹行业自身在不断优化升级。如今,医闹基本形成了“搜集情报、制造谣言、使用武力、收尾谈判”的全产业链体系,并保持着不错的“闹事成功率”和经济收益。
“左手家属,右手医院”的医闹,彻底吃透了双方的心理。
一方面,家属不信任医疗事故鉴定,不愿意接受时间长、成本高、过程复杂的法律诉讼,转而去求助“变现更快”的医闹;
另一方面,个别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后,为了逃避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或为了控制事故影响,只能选择高额赔偿的方式,尽快了事。
双方带着"私心"的互相妥协,看似各取所需,实则养肥了“医闹”。
更无奈地是,
医闹治理起来具有一定困难。
尽管,2015年“医闹”就被写入了刑法,但面对具体案例,执法部门通常会出于“死者为大”的理由,让家属和医院进行沟通,以息事宁人。以至于不少动手打医生的家属和医闹,最后用一个“道歉”就蒙混过关了。
医闹很猖狂,所以,医生们,练好防身术是关键。
房 闹
房事是大事。
大城市一套房子,很可能关系到三代人的幸福。
随着近两年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加码,房价逐渐呈松动、下滑的态势。这对没买房的年轻人来说是好事,可对买了房的人来说,就是噩耗了。
而那些接受不了“噩耗”的业主,就组织成了“房闹”,向开发商“维权”。
他们堵在小区门口
拉横幅
偶尔还有打、砸行为
总之用尽一切办法,把楼盘的声誉搞臭,让想要买房的新业主“望风而逃”。
面对房闹,大多数开发商会选择“屈服”,给已经买房的业主赔送一些家具、免物业费、车位降价等等,从而能够“重新开盘”。
业主眼中,房闹是在维权;实际上,房闹是不尊重市场规律的体现。
房地产市场中,买和卖是双方自由交易。开放商在卖房时,没有锚定价格只涨不跌。
如果,房价下跌,业主就可以“房闹”;那房价上涨时,开发商可以要求业主返利吗?
投 资 闹
与房价性质一样,投资也是一种基于自由意志的市场行为,但就是有一些投资客只能笑谈成功,不能笑对失败。
一旦投资亏本,他们就会“闹”。
在银行门口拉横幅、静坐
客观地说,投资当中有一些风险的确需要维权,有些投资公司并未显著、如实告知客户风险,尤其在近期网贷公司频频爆雷的现状下,大批的消费者遭受了非市场因素的损失,他们维权合情合理;
但另外一些,基于自我判断投资了股市或银行理财产品的人,实在是没有闹的理由,因为股市交易所和银行大厅里写的明明白白:“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婚 闹
婚闹是中国传统的婚俗,包括“闹伴娘”、“闹新娘”、“闹洞房”等。
设计之初,婚闹是婚礼上暖场、活泼气氛的好事儿。但是,现实中有不少人假借习俗之名,把婚闹变成了恶俗。
比如,闹洞房时骚扰新娘
比如,办婚礼时“公公亲吻儿媳”
比如,把鞭炮放进车里,炸伤新郎
比如,把新郎和两个伴娘绑在一起,
强行上演“鸳鸯双栖蝶双飞”
根据网易数读统计,2012-2017年五年间,恶意婚闹主要出现在以下省份:山东出现47次,位列第一。云南(38次)、河南(15次)、陕西(14次)和广东(8次),其他省份如四川、湖北和山西的奇葩事件,也时而见诸新闻。
婚闹并不能
直接
获取经济利益,却可以满足内心的“猥琐小我”。
婚闹原本是活跃气氛的传统仪式,现实中却成了不会被追责的“犯罪现场”。婚闹者理直气壮、光明正大地完成着“猥亵”或“伤害”别人的行为,把自己平时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合情合理”地做了。
在强大的现实引力面前,年轻夫妻往往忍气吞声。即使大多数人对充满性暗示的婚闹不情不愿,也只能碍于场面和气氛,将婚礼进行到底。
不过也有例外,强烈建议女同胞们向下图中的新娘学习:哪怕婚不结了,老娘也不让别人占了便宜。
特定群体的闹
还有一些闹,是属于特定群体的,比如老人。
因为历史、文化、教育等原因,中国有一部人在缺乏规则约束的环境下长大,而“
声高就是
有理”的道理也随之刻在了骨子里。
尽管说起来有些“政治不正确”,但不可否认,社会上的确存在着“坏人变老,老人变坏”的现象,并且衍生出了形形色色的“闹剧”。
广场舞闹
意为:大爷大妈们要跳广场舞,在此征用你的篮球场
如果你继续挑衅,非要打篮球,大爷会出来跟你理论;
如果你还不听劝,有可能面临着被群殴的危险。
别担心,最后大爷大妈的医药费还得你出。
哎,十年过去了,这个世界还是没有改变。
在大爷大妈主宰的篮球场,想打球,真难!
公交车闹
意为:大爷大妈们年纪大了,在此征用你的座位
对待主动“要坐”的大爷大妈,理智的方法是赶紧让开,
不要惹大爷大妈生气,气得骂你;
也不要冒险感受大爷大妈们的“武行”功力。